摘要: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伴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往往表現出的嚴重的逆反心理。但是由于他們的思考能力和思考范圍有限,但又存在著較強的獨立性的特性,再加上學校以及社會對孩子學習和素質要求的提高。因此,這個階段必須使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語文上的教導正是處理這一現象的解決辦法,它在初中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其重要性,通過語文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利于疏導學生叛逆心理,逐漸去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和意識,使個性發展和人格的養成得到完善,從而幫助學生幫助初中語文教師疏導學生的叛逆心理。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疏導;初中生;叛逆心理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校和教師也越來越強調注重學生個性發展。不同于理工課程的理性和邏輯性,通過對于語文的學習,從而培養出來的語文素養內涵是極其豐富的。語文是門感性的課程,同時語文作為中學教學中的基礎學科,它與學生的發展又密切相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研究中學生的叛逆心理,并采取有效措施疏導他們的叛逆心理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些年來,中學生叛逆心理研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研究中學生叛逆心理的相關專著和論文也不斷地出現。但是目前缺少語文教學中學生叛逆心理的專著,本文淺談了此熱點話題,希望對語文老師有所幫助。
1 叛逆心理的分類定義及影響
叛逆心理是指人們為了維護自尊,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是初中時期青少年的一個突出的心理特點。中學生在學校中的叛逆心理進行歸納,常常根據成因及影響分為幾大類。
1.1自主叛逆心理
它往往是由于現代的學生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比較大,主體對外界的不滿和不科學的認識而導致內心的壓抑無法得到正常排解所產生的逆反心理,致使他們覺得生活無意義且開始憤世嫉俗。由于學生內在因素而產生覺得所有的一切都在與他作對的一種叛逆心理。
1.2情景叛逆心理
它是指青春期的初中學生由于沒有適時引導或者不適宜,對于應該接受的引導信息,所產生的一種逆反心理。特別如果對于外界的一些做法和要求沒有和他們的達到一致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引發他們的叛逆心理,常常無動于衷以示不滿的叛逆心理。
1.3可信度叛逆心理
它是指主體由于對信息源信度的懷疑、較強的獨立意識和自尊心,較強的對立心理和好奇心理而產生的一種逆反心理。家長簡單粗暴、專斷的教育方法,父母經常不在孩子身邊、關系不和諧或者離異,對于初中學生來講必然產生一些必然的心理矛盾出現出逆反。
2 語文學科在心理疏導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語文學科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在進入初中階段,這一承上啟下的階段,語他依然有著非常重要的基礎地位。此外,初中階段語文教學不僅關系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而且關系到整個基礎教育的質量同時中對學生進行叛逆心理的疏導也非常重要。
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它文化得以傳承的載體。此外語文因為人的交際交往而存在,是一種可以感知的外在表現形式,離開了人和人的文化,也無從談起。學生通過對自身認識,通過語文的學習,學生將吸取人類的智慧和文化逐漸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奠定正確的價值觀。
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因為語言不是孤立的,依賴于語境和它所承載的情感與文化。真正在具體教學中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并采取自主合作的開放式學習方式,使學生遵循語文的特點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
3 語文學科中的心理教育資源
語文教材具有教育意義的集合體,只要教學處理得當就能起到效果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性。語文教育工作者,用心研究教材善于發現其中蘊含著的美的元素,并且運用自己的智慧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滲透到學生的學習中去。語文教師要把教材中那些表現向善向好的課文,比如《陋室銘》《愛蓮說》等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讓學生理解這些品質。語文教師要通過閱讀教學去教育學生,應該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當然適時地的引導,讓學生真的有所感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這才能達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通過改進教法,改變死氣沉沉的課堂,使其充滿盎然生機與生命的活力。事實上語文教師應該做好充分準備,吸引學生耳目,調動學生準確地理解并掌握課文。老師要多開展語文課外活動解放孩子的空間,讓他們接觸自然從而疏導學生叛逆心理。初中語文課本中有文質皆美的現代文,經典古詩文以及當代的經典之作。這些教學內容能夠從學生的各方面特別是疏導學生叛逆心理起到很好的作用。
4 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策略
教師要想讓學生對本學科積極學習,就需要利用學科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讓學生對能充滿興趣。特別是所謂的偏科,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培養學生對這一學科的興趣,阻止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如,教師實施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圖片以及視頻等方式,表達語文教學的內容,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初中生的情感需求。
抵制叛逆心理的產生屬于教師和學生的雙邊過程,處理不當就會導致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和諧。教師要對課堂進行精心設計,使學生愿參與到這一學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引導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入到一個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中去,從而克服逆反心理。教師恰當評價學生對每個學生在學習和發展過程中一直充滿學習熱情,克服叛逆心理有重大意義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
5 結語
語文教學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能夠有效排解學生的負面心理。此外,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者要充分的認識到叛逆理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并且意識到科學合理的方法在語文教學疏導心理的重要性。總之,教師和學校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導致學生厭學、棄學,所以聯合社會和學生家庭督促引導孩子顯得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劉曉敏.初中語文教學中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研究[J].中華少年,2017 31 71-72.
[2] 王婷婷.初中語文教學中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研究[D].魯東大學,2013.
作者簡介:
張莉,1965.06,女,遼寧省撫順市,本科學歷,中學語文一級教師,撫順市第八中學,研究方向中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