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
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王 輝
新疆師范大學,新疆烏魯木齊,830054。
采用文獻資料、專家咨詢等研究方法,以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發展為研究對象,分析發展現狀、競爭格局等,提出發展對策:(1)推進訓練模式由粗放式向集約式轉變;(2)發揮地緣優勢促進人才培養;(3)加大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體育產業開發補給項目發展需求;(4)關注后備人才培養促項目可持續發展;(5)進一步完善現行競技體育運行體制和機制服務于全民健身。旨在通過本研究厘清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發展脈絡,助推新疆競技體育發展,為“十三五”期間新疆競技體育事業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
“十三五”是我國社會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體育發展的環境將更加變動不居,需要面對的問題和把握的機遇也更具挑戰性[1]。而體育是人類在社會化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調節劑,屬于運動與文化的結合體,能夠傳播現代文明,同時競技體育的發展如何關乎國民體質、精神風貌和文明程度等軟實力的展現,各類體育競賽活動的展示是傳播國度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窗口。那么,競技體育優勢項目的延續,潛優勢項目實力的提升,最終實現突破,則是發展大國體育精神,體現體育大國形象的必經之舉。在全球化背景下實現競技體育強國的偉大目標,需要嘗試在“舉國體制”慣有思維模式之外尋找發展競技強國中的新思路和新模式,著實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的發展路徑,使競技體育發展的戰略與國際社會發展需求相符合,搶占話語權與國際地位,提高綜合實力[2]。中國奧運軍團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實現了海外競賽中的歷史性突破,而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多個競賽項目跌入低谷,面臨第一集團其他各國的強烈沖擊,那么對于2020年東京奧運會能否重整旗鼓,是目前我國競技體育面臨的問題,依我國慣性重點發展競技體育優勢項目,對于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投入與關注明顯缺乏系統的培育,更何況很多潛優勢項目在里約奧運會上綻放光彩,取得一次次的突破,所以,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的發展應該作為“十三五”期間發展的重點,以提升綜合競賽的實力。所以,本課題希望通過對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的發展進行專題研究,厘清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的發展的相關問題,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與戰略,達到助推新疆競技體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符合“十三五”期間國家層面進一步發展體育強國的偉大目標,乃至為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盡微薄之力。
以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發展現狀為研究對象,以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競賽格局為實證對象,將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探討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發展的對策。
1.2.1 文獻資料法 在CNKI數據庫以“競技體育優勢、潛優勢項目”為關鍵詞,查閱主題文獻228篇,刪除與本研究無關的文獻,本文參考文獻近40篇。并通過網絡搜索相關信息資料,閱讀有關政府部門報告與體育志等專著資料,并對收集的資料進行邏輯整理與分析。
1.2.2 專家咨詢法 本研究為課題成果的一部分,對于研究過程中的問題分析,與自治區體育局行政部門專家溝通,聽取國內該領域專家的建議,并結合新疆競技體育發展的現狀,合理進行分析,客觀進行評價。
潛優勢項目是指主客觀兩面都具有較好的發展條件,有望較快提升競技水平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的項目,同時指在國際重大競技比賽中多次獲得獎牌或多次取得名次,并有較好的發展趨勢,可較快進入優勢項群的競技體育項目[3]。
結合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的定義與新疆參加近五屆全運會各項目前3名競賽成績的結果可以得出(如表1),新疆競技體育優勢項目主要為馬術、拳擊、射箭、田徑(投擲)項目,因為在近五屆全運會比賽中成績比較突出,在近五屆獎牌總數統計結果中,馬術14.5塊占27.1%、拳擊13塊占24.3%,還有后續發展的射箭5塊占9.35%、田徑(投擲)項目4.5塊占8.41%,而對于參與項目存在發揮的不穩定性,不能列入優勢項目的行列,所以,相比之下跆拳道4塊占7.48%、摔跤3塊占5.61%、足球3塊占5.61%、自行車2塊占3.74%、女子沙排1.5塊占2.8%、跳高1塊占1.87%、射擊1塊占1.87%、散打1塊占1.87%,都在近五屆全運會比賽中具備實力,也獲得過獎牌,即將跆拳道、摔跤、足球、自行車、女子沙排、跳高、射擊、散打等列為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當然,經過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體育局相關主管領導積極溝通之下,也發現目前發展勢頭比較突出的競技體育項目還有籃球、速度滑冰、雪上項目等都可以列入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的行列,而且這些項目將會成為新疆代表團在第13屆全運會上有望實現成績提升的突破口。

表1 新疆參加近五屆全運會各項目前3名成績分布情況
注:數據來源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體育局
2013年新疆代表團參加遼寧全運會,一共獲得了5金、7銀、3銅的好成績,位于38個隊伍中的19位,是新疆近30年來成績最好的一屆,此現狀與西部大開發戰略息息相關,同時呈現出了多個項目能拿牌,能出好成績的局面,特別是新疆的潛優勢項目主要是自行車、速度滑冰、足球、跆拳道、田徑(投擲)項目等作出了很大貢獻。相比過去,2009年在第11屆全運會中,參加了共21個大項,92個小項的比賽,參賽運動員的人數明顯不足,后備力量也表現出弱勢,而通過對歷屆全運會獲得的成績可以看出,新疆競技體育的發展正在向好的方面發展,但整體實力不強。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新疆競技體育的競爭力主要表現在,適合技能主導類的格斗對抗性項目和表現準確性項目,以及體能主導類的快速力量項目。進一步剖析新疆冬季項目,于2012年,新疆申辦全國第13屆冬運會成功時,全國冬運會設置項目我區只開展了速度滑冰一個分項,運動員只有20多名。近三年來,自治區先后組建了花樣滑冰、短道速滑、高山滑雪等6個分項近60個小項的隊伍。目前,我區已組建了近200名運動員的參賽隊伍,屆時我區伊犁州、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博州、克拉瑪依市、昌吉州、烏魯木齊市、哈密地區、石河子市等9個地州市,將組成9個代表團參賽全國第13屆冬季運動會,5個大項、11個分項、97個小項的所有比賽項目[4]。作為第13屆冬運會的東道主,新疆代表團在全國第13屆冬運會上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說明新疆雖然具備發展競技體育的潛力,但是缺乏人力、物力、財力、管理等方面的通力協作,以及合理科學思想與訓練理念的支撐,同時是今后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本課題將在后面的研究內容中進行闡述。
全運會是我國級別最高的綜合性賽事,在我國的重視程度僅次于奧運會[5]。全運會競技體育競賽成績是檢驗各地區競技體育實力的有效平臺,而新疆作為擁有1/6國土面積的省份,其競技體育的發展狀況與競爭實力值得關注與研究。由于西部地區經濟落后于中東部發達地區,所以,將西部地區各省份在第9-12屆全運會獲得的獎牌進行統計比較,具有可參考的價值,同時具有競技體育在西部地區發展現狀的代表性。通過表2得知,在近4屆全運會上,四川代表隊獲得217.5塊獎牌占31.45%、陜西代表隊獲得82塊獎牌占11.86%、、內蒙古代表隊獲得68.5塊占9.91%、云南代表隊獲得67塊占9.69%、廣西代表隊獲得66.5塊占9.62%、新疆代表隊獲得51.5塊占7.45%、甘肅代表隊獲得39.5塊占5.71%、貴州代表隊獲得33.5塊占4.84%、重慶代表隊獲得30.5塊占4.41%、青海代表隊獲得15塊占2.17%、寧夏代表隊獲得13.5塊占1.95%、西藏代表隊獲得6.5塊占0.94%,從以上數據統計的結果比較來看,新疆競技體育項目的競爭實力處于整體12個省份的第6位,且與西部競技體育最強的省份相比較差距5倍左右,由此可以與全國競技體育強省相比的差距將會更遠,這是從實際數據的角度進行分析,新疆競技體育項目發展的水平,但是,透過現象的背后,新疆地區存在很多沒有能夠挖掘出潛能的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特別是特殊地域人種優勢,沒有能夠很好的應用于推動競技體育項目的發展,所以,在新疆日后競技體育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得以重視,如果期望新疆競技體育整體實力的提升,并達到國家的一流水平,還需要長時間的規劃與發展。

表2 西部各省第9-12屆全運會獲得獎牌統計情況
注:數據來源于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
奧運會是世界競技體育盛會,同時代表著綜合國力的展現,而我國各地區競技體育發展的積極程度,決定了國家經濟體育后備人才的儲備與選拔。本課題將對西部地區各省在近3屆奧運會獎牌的數量進行統計(如表3與圖1、圖2、圖3、圖4),統計的結果按照金、銀、銅的獲得進行分類,新疆在西部12個省份的排名處于第7位,獲得1金、1.5銀、1.5銅的成績,主要依靠新疆競技體育優勢項目拳擊、射箭所獲得,那么這一成績的排位顯示了新疆競技體育的發展有優勢項目,但是整體競技水平偏低,因此,我們不得不思考制約新疆競技體育發展的若干因素主要存在哪些,應該如何去發展今后的新疆競技體育,如何將優勢項目的效應發揮到最大,著力發展潛優勢項目,使得新疆競技體育整體實力提升,最終服務于國家層面的競技體育綜合國力。四川代表隊屬于西部地區競技體育水平最高的地區,是否可以借鑒相同地域成功的經驗,并且充分融合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特色與特點,展開高水平的傳統項目的扶持,使得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得到發展的空間與支持,相比之下西部地區擁有競技體育發展的幾個共同點,即經濟發展滯后、少數民族聚居、民俗民風濃厚等,這也應該是我區競技體育發展過程中應該考慮的因素,只有結合地區特點,務實訓練的環境,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才能期待新疆競技體育整體實力的綜合提升。

表3 西部各省第28-30屆奧運會獎牌數量統計
注:數據來源于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

圖1 雅典奧運會西部各省奧運會獎牌數分布

圖2 北京奧運會西部各省奧運會獎牌數分布

圖3 倫敦奧運會西部各省奧運會獎牌數分布

圖4 西部各省第28-30屆奧運會獎牌數總體分布
通過收集歷年全運會新疆競技體育運動項目的運動成績,根據競技體育優勢項目與潛優勢項目的分類定義,將其歸類(如表4),新疆競技體育優勢項目有:摔跤、馬術、射箭、拳擊4個項目;而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主要有:速滑、射擊、田徑(投擲)、跆拳道、足球、柔道、沙排(女)、自行車、散打、400m欄、花樣滑冰、籃球(女)、3000m障礙、跳高、舉重、100m欄、體操、乒乓球、七項全能等19個項目,其中速滑、跆拳道、足球、沙排(女)、花樣滑冰等項目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項目,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新疆競技體育優勢項目與潛優勢項目的發展具有相當的群眾基礎,比如摔跤、馬術、射箭、拳擊4個優勢項目與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地域優勢有關系,摔跤是蒙古族的傳統技藝,馬術是哈薩克族的傳統技藝、射箭是錫伯族的傳統技藝、拳擊是維吾爾族的傳統技藝,這些都是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中的娛樂與競賽項目,被廣泛的流傳在少數民族地區;除此之外,在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中,如速滑、足球、籃球、田徑、沙排等項目也是擁有天然的地理資源與人種資源優勢,新疆位于我國的西北部,雪季時間長達6-7個月,擁有天然的牧場,多種地貌并存,而不同的地貌孕育著不同的少數民族文化與少數民族生活習慣,乃至不同身體素質的民族群體,所以,從整體分析的情況看,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較多,優勢項目缺少,大力扶植潛優勢項目向優勢項目轉變是必經之路,同時利用地域性優勢發展特色體育項目運動,抓住民族情節中的民俗傳統項目,擴大優勢項目的影響力,將如何提高訓練水平與競賽水平作為重點,充實新疆競技體育發展的資源庫。

表4 歷屆全運會新疆競技體育優勢項目與潛優勢項目成績統計分布及所占百分比
備注:數據來源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體育局
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是新疆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發展的后備保障,本課題研究通過數據統計(如表3),將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劃分為3個梯隊,即第1梯隊—金牌梯隊(如圖5):速滑、射擊、跆拳道、自行車、舉重、100m欄,作為新興或曾經在國際與國內大賽中國獲得過金牌的實力,應該重視起來;第2梯隊—沖金牌梯隊(如圖6),此梯隊為除第一梯隊以外且獲得過獎牌的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田徑(投擲)、足球、柔道、沙灘排球(女子)、散打、花樣滑冰、跳高、七項全能等項目,該梯隊形成了新疆競技體育總體實力提升的中堅力量,同時也具備沖擊金牌或取得更好的成績的可能,同時經過多年的積累類具備一定的群體優勢;第3梯隊—沖獎牌梯隊(結合圖6和圖7),主要在相關競賽中獲得過前8名的優異成績,主要集中在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400m欄、籃球(女子)、3 000m障礙、200m欄、體操、乒乓球等項目,此梯隊中的一些項目現在已經處于廢棄的邊緣,如體操項目屬于早期發展項目,盡管體操協會存在,但是目前已經很難有組建梯隊進行比賽了,但是,該梯隊中的籃球(女)、乒乓球、田徑項目,仍然具備良好的發展勢頭,經過與自治區相關負責人交談了解到,以籃球(女)代表的后起項目,有望在未來體育競賽中創造佳績,取得更好的成績,所以,對于第3梯隊中的項目發展,應該值得關注,也屬于新疆競技體育后備力量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

圖5 歷屆全運會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金牌總數成績典型分布

圖6 歷屆全運會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獎牌牌總數成績典型分布

圖7 歷屆全運會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1-8名成績總數典型分布
體育資源需要整合才能夠發揮最大效應,而競技體育項目的發展尤其需要。目前,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應該由“粗放式”訓練培養模式積極向“集約式”訓練轉變,并且高效利用地域優勢、人才優勢、文化優勢等聯合發展,提高體育資源的使用率。
地緣優勢為新疆本土競技體育發展提供了后備基礎,處于亞歐腹地,具有良好的國際對接環境,需要進一步展開與中亞各國的合作與交流,并借助西部援助的東風發展優勢與潛優勢項目。同時,將新疆競技體育人才通過各種通道輸送國內體育先進省市,形成合作與交流的機制,共同培養、共同開發,形成優勢互補,實現“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培養目標,從而達到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發展的目的[7]。
加大對競技體育產業的開發與利用,是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發展的另一途徑,尤其是對潛優勢項目無形資產的開發,新疆競技體育發展的資金投入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為主,能否進行自我盈利,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而聚集社會融資投入競賽,企業聯通培養與開發競賽項目,是競技體育發展的新形式,也是體育產業化的重要舉措,同屬于解決競技體育發展的資金困境的出路。所以,通過體育產業開發競技體育項目賽事補給項目發展是改善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體育場館設施運營成本高的問題必經之舉。
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后備人才的培養值得關注,首先,屬于教練員團隊的補給,需要逐步提高教練員的文化、業務素養,改善認知能力,從根本提升教練員業務能力;其次,運動員的后備力量儲備,在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發展過程中,運動員的儲備質量需要依靠數量,以及不同年齡階段的運動員組成,所以,加強后備力量的梯隊建設,才能形成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后備人才的良性循環[8]。依靠教育部門與體育部門的合作,依托高校,實行上下延伸、橫向聯合開放辦學模式,充分發揮“體教結合”的優勢,完善省、市、縣三級培養體系,疏通后備力量輸送機制,提高優秀隊員輸送的獎勵力度,最終實現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人才培養的時效性。
“舉國體制”固然有其優勢,那么對其模式的調整與改革,需要依據新疆地區的特點進行實施,建立政府主導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對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發展的規劃與引導,對適時調整競技體育發展的地方性考核制度和政策法規也很重要。引進市場機制,改變投入與產出的方式,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資方式,緩解競技體育職業化與大眾化之間的壓力,促進新疆降級體育潛優勢項目發展自身的同時服務于全民健身。
[1] 鮑明曉. “十三五”我國體育發展戰略研究[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6(02):1~6,45.
[2] 丁燕華,劉志民. 全球化背景下的競技體育強國研究——冬夏奧運平等指標探析[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7~11.
[3] 田麥久,石 巖,黃竹杭,許小冬,蔡 睿. 論我國2008年奧運會潛優勢項目的確定與超常規發展策略[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2):1585~1592.
[4] 天山網.新疆代表團參加第十三屆全國冬季運動會所有比賽項目[N]. http://news.ts.cn/content/2014-10/14/content_10600651.htm.
[5] 王顯生. 全運會發展審視[J]. 體育文化導刊,2010(04):3~6.
[6] 李 昆,樊 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拳擊后備人才現狀分析[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7(03):90~93.
[7] 劉秀峰. “兩個合作”是發展新疆競技體育的重要途徑[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02):1~3.
[8] 陳立農. 廣東省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06):18~23.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Xinjiang Competitive Sports Potential
WANG Hui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competitive situation and the reserve tal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1)promote the training model 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 change;(2)play a geographical advantage to promote personnel training;(3)increase competitive sports potential advantage project sports industry development supply project development needs;(4)concerned about the preparation of reserve personnel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jects;(5)further improve the current competitive sports system and mechanism to serve the national fitness. This paper aims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Xinjiang competitive sports potential advantage projec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Xinjiang,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Xinjiang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Xin Jiang; Competitive Sports; Potential Advantage Project
1007―6891(2017)06―0009―05
10.13932/j.cnki.sctykx.2017.06.03
G808.22
A
2017-05-11
2017-05-16
2015年國家體育總局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新疆競技體育潛優勢項目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232SS15119;新疆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軟實力研究”,項目編號:XJEDU040614C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