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可盟,池愛平,曹雪峰,宋婧
?
不同運動規律對體育選項大學生體成分的影響
馮可盟,池愛平,曹雪峰,宋婧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710119。
近年來,我國對體成分的研究較為關注,但在一些體成分數據統計方面仍有一些欠缺。而身體成分是衡量每個人健康水平和體形的非常重要指標之一。本文通過探討不同規律專項運動對大學生人體成分的影響,同時分析不同年限的規律專項運動對大學生的影響,進而來幫助大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鍛煉意識與身體形態觀念。
大學生;身體成分;運動規律;專項運動
人體的基本成分是水分、脂肪、蛋白質和礦物質,他們之間達成平衡可以對人體健康產生非常大的意義[1]。身體成分指的是身體脂肪組織和非脂肪組織的含量在體重中所占的百分比[2],可以用以監測營養狀況、體液平衡狀況和評價生長發育等。20世紀50年代,人們逐漸地承認了一個觀點:身體成分對運動能力的影響及作用愈來愈重要??茖W研究表明,規律運動對身體構成成分起改善作用,使身體組成成分達到相對合理的狀態;不同項目的規律鍛煉對身體成分的各項指標有著差異影響。身體成分之間的合理比例,可以幫助鍛煉者發揮最佳運動能力,同時保持身心健康;定期監測身體成分,密切觀察自己身體成分各項指標的變化,明確脂肪,肌肉在體內的存在狀況,可以針對自身的情況,密切關注皮下脂肪過厚的部位,塑造健康完美身材[2]。
選擇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的2014級的學生。(2014級學生有著一年專項訓練的基礎)其中2014級學生選取77人,女生16人,男生61人。
規律運動組的定義是到目前為止,從事規律運動的時間已經超過6個月并且現在處于鍛煉維持期的大學生。規律運動是指每周至少參加運動3次,每次至少持續30min的體育鍛煉活動[3]。
從事某一運動項目一年以上鍛煉的學生計入某運動項目組。
按照亞洲人常用指標將大學生肥胖程度進行分組:BMI≤19為偏輕,19<BMI≤24為標準,BMI>24為超重組。研究對象的具體基本資料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1.2.1 文獻資料法本課題研究過程中,根據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需要,通過在中國知網和萬方論文網上,輸入關鍵詞“規律運動、人體成分”進行檢索,從宏觀層面上,對高校游泳的研究現狀和不足之處進行搜集整理和了解,再在結果中檢索“大學生”,對檢索到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從而梳理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2 實驗法 體成分測試方法:受試者光腳站在身體成分分析儀(IN BODY230)上,雙手握住儀器手柄,拇指按在手柄相應位置,點擊開始后,待儀器數據分析結束后,取走紙質版數據??疾熘笜税˙MI、體脂、體水分率、肌肉量、骨量、基礎代謝。
1.2.3 數理分析法 對所有數據進行Excell表格進行錄用和整理,并采用GraphPad Prism5對所測數據結果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用平均值加減標準差(X±S)來表示,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2014級體育教育專業學生2014、2015年的身體成分狀況如表2所示:

表2 2014、2015年大學生身體成分測試BMI狀況(n=77)
由表2得知,2014年大學生的BMI大部分處于標準水平;由于男女人數比例懸殊,所以在較輕水平上,女生人數低于男生人數,但在比例上,女生高于男生;在超重水平上,女生不存在超重問題,男生超重人數及比例都較高[1]。一年專項訓練后,整體數據變化不大;但男生在較輕水平與超重水平上都有一些不顯著的變化;女生全部進入標準水平。
2014級學生無規律運動組的身體成分各項指標的具體比較分析如表3:

表3 2014年與2015年大學生身體成分各項指標配對T檢驗結果
注:P<0.05是顯著性相關,P<0.01是極顯著性相關。
2014—2015這一年間,無規律運動組大學生的總體體重上升明顯,而體重增加表現在體脂百分比的增高而不是肌肉量的增加;這一年間體脂百分比有著較大的提高;而體內肌肉量卻有著下降趨勢。在表中可以看出,體重數據呈顯著性變化(P<0.05),而肌肉量數據呈極顯著性相關。
2014級不同選項學生規律運動組中不同運動項目對身體成分各項指標的對比如表4。

表4 不同選項對身體成分各指標的對比結果
注:*表示各選項運動2014年與2015年的對比具有顯著性變化,**表示具有極顯著性變化。
由表4可知,從事健美操、游泳、羽毛球、網球、籃球選項的這些學生體重變化不明顯,從表中可以看出,體脂百分比出現了顯著性的差異,肌肉量則出現了極顯著性差異[1]。而從事田徑、武術鍛煉的這些學生體重、體脂、肌肉量變化都不明顯,沒有顯著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規律運動組與不規律運動組身體成分各項指標的比較分析如表5:

表5 規律運動和無規律運動對身體成分各指標的對比
由表5可知,一年時間后,兩組大學生的身體成分中的一些指標發生了變化,規律運動組與無規律運動組相比,體重較重,體脂百分比較低,肌肉量較高。雖然兩組成員人數相差較大,數據準確率被相應降低,說明兩者間的較明顯的差異。規律運動對肌肉量的增加效果顯著。而體脂改變不是特別顯著的原因除了數據問題,還有多重因素影響。影響體脂含量的主要因素有遺傳、疾病、藥物、飲食習慣、鍛煉等,本研究表明體脂變化不顯著,說明運動不是影響體脂百分比的唯一因素。另一方面,運動的強度、時間等因素也會影響到體脂的變化[4]。
人體內各組織成分之間的數量是隨著人體體內生理狀況的變化而變化,這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人體內同時受到內外部多種因素作用下,不同組成成分之間會出現一定范圍的波動[5]。測試數據表明,體重出現顯著增加,其原因可能與運動強度變低、運動時間減少、生活方式改變有著較大的關系;體脂增加不顯著的原因可能是,這些學生有著一定的運動基礎與較好的體質基礎,大學后雖然沒有規律運動,但是每周仍有一些業余運動,并不會放棄所有運動;而肌肉量下降的原因是這些學生由于專業性質影響,在2014年前有著很大強度的訓練與運動,體內的肌肉量達到一個小峰值,而在2014年后訓練松懈,運動量過小,體內肌肉量出現減少,而不是正常發育水平上的上升趨勢。
BMI受多重因素影響,其中包括個體生活方式、運動鍛煉方式、遺傳因素以及社會評價和時代審美觀。由于體育學院這一專業性質影響,在進行專項訓練前,每個人都接受過一些零散的訓練,所以專項訓練前的BMI大都在標準水平,規律的專項訓練并沒有過大的負荷,所以前后變化不大;由于專業性質影響,較輕水平的BMI出現比例較少;而對于超重問題,女生一般對自己的身材有一定要求,相較于男生更在乎自己的外表,所以,不會出現超重問題,而男生更希望自己體型健碩,所以超重的男生更多情況下是肌肉量較高引起的,而不是脂肪過多造成。
從事健美操鍛煉的幾乎都是女生,這些學生都對健美操有著很大的興趣,又對自己的體形有較大要求,所以在運動和訓練中就會特別刻苦,并且會增加運動時間與次數,所以其體脂與肌肉量發生了較大改變;但在體脂減少的同時,肌肉量也增加明顯,所以體重不會發生特別大的改變。
游泳在水中進行,水的導熱性較強,人在水中不運動也會造成熱能的損耗,這一損耗需要耗費體內的糖與脂肪功能;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00倍,人在水中運動承受著更大的壓力與阻力;水的粘滯性是空氣的13倍,在水中運動有著更大的阻力。由于受到項目特性的影響,所以游泳更容易鍛煉到全身的肌肉,較少體脂百分比,提高肌肉量。
很多研究表明羽毛球運動在個體肌肉含量的增加中起到了較大的作用,并且長期參與羽毛球運動的大學生,對其運動前后的肌肉含量進行對比,肌肉量增加明顯。在本研究中分析這些學生,發現其運動強度越大,運動時間越長,復雜的技術動作與運動形式,對體力損耗極大,并且在長時間的運動下,脂肪動員較為明顯,體脂百分比則有著明顯的下降;而在不斷的揮拍、跑動、跳躍等身體協調全身肌肉動員的情況下,其肌肉量的增加是必然的,且數值變化會有著極其明顯的改變。
網球在有氧與無氧運動交替的狀態下進行,可以使人得到全身的協調鍛煉,消耗體內多余熱量,所以數據表明體脂百分比是呈下降趨勢的,且趨勢較為明顯;肌肉量方面,除了網球本身可主要鍛煉的前臂肌群和腹外肌外,參與網球運動的人,為了鍛煉自己的接發球速度與揮拍力度,都會選擇在健身房鍛煉自己的胸部肌群及全身用力肌群,所以使肌肉量產生顯著差異。其原因與這一專業的運動習慣有關系。
田徑專項的學生在專項期前都有較長時間的田徑基礎訓練,所以對專項期間的訓練內容有著一定的免疫性,相同的訓練內容對人體成分的改變刺激較?。磺矣捎谏险n強度較小,其刺激對人體成分不造成太大的改變;所以在專項期間,一部分人的體脂會增加,但仍有一些人會選擇自己加量練習,刺激機體成分改變。其原因與專業性質、課堂強度相關。
武術動用全身肌肉,進行全身性活動,對體脂的減少、肌肉量的增加都有著較大的作用;觀測其運動狀況,發現其運動強度較大、運動時間較長,其體脂、肌肉量的變化幅度都應加大;但是樣本量較少,不能說明專項問題;且在學生中有肥胖個例發生,該學生體重增加幅度較大,其體脂與肌肉量都呈現增加趨勢,這一數據影響了其他同學的數據,使體脂百分比處呈現出了無變化的狀態。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
籃球對個體肌肉量的增加有較明顯作用,且對于長期參與籃球運動的大學生,其前后肌肉量的增加特別明顯。在專業性質方面,籃球中的跑動、跳躍、技戰術、傳接球等都需要耗費很大的體能與大腦注意力,且會消耗大量的熱量,動員全身肌肉,降低體脂,增加肌肉;由于運動強度較大,進一步誘發了體脂與肌肉的改變;學生對其的興趣更促進了運動的積極性,自主的改變運動強度,促使成分發生改變。
總而言之,運動鍛煉是可以降低體脂、增加肌肉、減輕體重的,但這一情況并不是決定的。其影響因素除了運動的強度、時間、每周次數外,飲食、生活規律、休息狀況、心理因素也會影響運動的效果。
大學生的BMI值基本上處于標準水平;女生無超重情況且較輕比例極少,這與她們的訓練基礎有著很大的關系[6];而男生相對于女生的較輕比例與超重比例都要高,出現這種情況與他們在訓練中要求大肌肉量有關。因此,大學生應積極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建立正確的健康作息,無需過分苛刻身材,堅持健康第一。
無規律運動組的體重、體脂百分比都有著較顯著的上升趨勢,且肌肉量的下降呈顯著性變化,這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運動量減少都有著較大的關系。建議大學生多利用自己的時間用于體育運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規律運動組中,不同專項對身體成分的指標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在體重方面的變化不明顯,這與體脂較少的同時肌肉量的增加有較大關系,說明運動具有減脂增肌作用。建議大學生在運動訓練中,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確定適宜的運動量,提高運動的科學性,增強運動效果。
規律運動組與無規律運動組進行比較,發現肌肉量的增加呈極顯著性差異,體脂的下降變化趨勢較小,說明運動減脂必須伴隨生活習慣的改變[7]。建議大學生在堅持運動的前提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飲食,多重方法共同達成減脂目標。
[1] 潘明榮,陳嵐嵐. 規律運動及不同體育項目對大學生身體成分影響的研究[J].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4):306~309.
[2] 鄒中鵬. 有氧啞鈴操對老年女性肥胖人群身體成分影響的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11.
[3] 郭麗娟,田寶剛. 健美操運動12~14歲女隊員體成分特征分析[J]. 青少年體育,2016(04):119~121.
[4] 曲姍姍. 不同有氧跑運動方案對糖脂代謝影響的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08.
[5] 楊建雄,刁素建,尹 琴,王哲英. 高校體育專業與非體育專業學生人體成分的比較研究[J].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02):64~66+70.
[6] 王 凱. 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與干預措施分析[J]. 湖北體育科技,2011(03):351~352.
[7] 張 波. 青年女大學生骨密度與身體素質水平的相關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xercise Rules on the Body Compos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ENG Kemeng, CHI Aiping, CAO Xuefeng, et al
College of P.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body composition of our countr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it, but some statistics in body composition data are still lacking. The body compos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measure each person health and shap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rules of special effects of exercise on body composi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special movement of different ag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good exercise consciousness and physical concepts.
College students; Body composition; Exercise rules; Law special campaign
1007―6891(2017)06―0043―04
10.13932/j.cnki.sctykx.2017.06.11
G804.21
A
2017-05-03
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