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文在寅對中國的國事訪問開啟了兩國關系的全新氛圍。習近平主席與文在寅總統舉行會談,雙方都表達了對發展中韓關系的重視,并肯定了建交25年來兩國關系所取得的成果。中韓簽署了經貿、綠色生態產業、環境、衛生等領域的雙邊合作文件,宣布中韓正就自貿協定第二輪談判進行積極準備。因“薩德”問題陷入僵局的中韓關系正在重回正常軌道。
這一新局面的出現符合中韓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但是韓國有一部分政客和媒體使出渾身解數找茬,誤導公眾的注意力,扭曲文在寅訪華的全貌。
剛被選下臺的自由韓國黨指責文在寅來中國訪問“朝貢”“謁見”也就罷了,韓國的體制里,反對黨正事反說、好事壞說司空見慣,人們并不奇怪。
但是14日韓國一些記者在采訪文在寅參加的中韓經貿合作交流會活動時,與活動組織方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雇傭的保安發生沖突被打,韓國一些媒體將矛頭指向“中方”,韓國記者協會和新聞廣電編輯人協會發表聲明,措辭強硬,好像中國政府該對這起事件負責。韓媒還有報道說,韓方已“要求中方道歉”。
上述協會看來有些糊涂了。有記者被打,當然不是好事,韓國記者在這當中是否有粗魯行為在先,我們不做評論,但那場活動是韓國人組織的,保安也是他們從中國市場上花錢請的,那些保安受他們指揮。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才是要決定是否要為保安打人向記者道歉的組織。這個鍋怎么甩也甩不到中國政府頭上。
從本質上說,這是韓國人與韓國人之間打架,因為那些保安是對雇傭他們的韓國公社負責,是在幫助他們教訓從韓國來的“不守規矩”的記者。現在要掰扯,也是那兩個韓國記者行業協會以及媒體與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彼此之間掰扯。媒體方面可以指責:你們為何請這么兇的保安來?那家韓國商會則可以反問:你們為什么派這么這么不講道理的記者來?
當然,這件事發生在中國,中國有義務對事情做治安層面的處理,如果這當中有人觸犯了相關法規,就應依法追究。但這應當是一般性的治安追究,而與外交沒任何關系。中國官方可以禮貌性地對受傷韓國記者表達慰問,因為他們遠道而來,卻在中國土地上被“韓國商會雇的人打傷了”,安慰安慰總是應該的。
但是中國官方決不能因此道歉,中國公眾不會允許自己的政府在沒有做錯事的情況下對外國人隨意道歉。如果韓國媒體認為得到一個道歉才能夠出氣,那么請他們去向韓國的商會要,或者他們可以去向韓國政府要。誰讓韓國政府提出那么高的安保要求,那家商會又對現場秩序那么重視,給雇來的中國安保人員下達導致后來沖突的指示。
這完全是與文在寅總統訪華沒直接關系的外圍事件,更不是中韓之間的外交事件。一些韓媒開足馬力炒作這件事,顯出了它們的格調。而它們的記者沒完沒了向中國外交部“討說法”,尤其反映出它們的任性、不講理。
韓國社會很希望改善同中國的關系,一些韓媒在這當中無事生非,態度驕橫,代表了一部分韓國人想掩飾他們發展中韓合作愿望的迫切,更愿意制造中國求著韓國改善關系的印象。那部分韓國人好面子,愿意被哄著。這種心態有點畸形,但中國社會不必與之較勁。只是那部分韓國人應做事有度,表演別太夸張了。▲
環球時報201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