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媛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不管是國家層面的綜合實力,還是社會各方面的軟實力都大大提高了。教育事業,在這股發展浪潮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地理環境因素和交通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在經濟不發達,發展尚且落后的山區,教學依然存在著諸多困惑,其中,最為突出的表現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上。山區農村高中生與城鎮高中生相比,不僅知識面較窄,知識儲備較少,獲取知識的渠道偏少,而且,山區農村高中生對于語文學科不重視,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興趣不濃厚的現象也比較普遍。這些都給語文教學的成效性帶來了不少的挑戰。本文針對這一現狀,嘗試著對其背后的原因進行探討和分析,并就如何解決問題也提供了一些對策,以供討論和學習。
關鍵詞:高中語文;山區;困惑
近些年,教育改革不斷發展和深入,教育模式也緊隨時代的發展,不斷的適應新的社會進步的需要。但在展望我國教育事業,特別是高中教育事業的未來時,我們也不應忽視了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些許問題,特別是師資力量、硬件配套設施都相對薄弱的山區農村高中教育。山區農村學生語文基礎偏薄,語文教學也是存在一定的困難。不管是社會大眾,還是教育主管部門,對這山區農村教育問題,特別是語文這一基礎性學科,都給予很高的關注,都希望能逐漸改善現狀,并最后解決問題。因此,如何解決偏遠山區高中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困惑,改善語文教學質量,就顯得十分有探討的意義。
一、偏遠山區高中學生語文學習困惑的原因
(1)學生自身的求知欲望不強烈。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目的不明確,不明白自己在每一堂課中應該具體掌握哪些知識,從而不能合理地集中和分配注意力。學生對語文學習沒有動力,認為語文課程學的就是母語中文,不管認真學習與否,都能基本掌握,而且到時候考試結果不會相差甚遠。對語文缺乏興趣,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學習古詩詞和古文的時候,如果不能理解作者寫下此文時的心境、背景,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那將很難與作者產生共鳴,而且還會因為文章詩詞的生澀難懂,更加提不起學習語文的興趣。對老師有距離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愿與老師過多交流,碰到難點不喜歡主動詢問老師,課堂互動十分少,這也是學生自身常見的原因。
(2)語文學習環境的原因。相較于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區,地處僻遠的山區鄉村,經濟落后,信息閉塞,更談不上深厚的社會文化底蘊。學生在這種社會環境中成長,受到的文化熏陶極其有限。經濟上落后于發達地區,家長的文化知識和綜合素質偏低,辛勤勞作主要是滿足孩子基本生活的物質需要。對于孩子科學文化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則完全交給了學校。絕大多數山區學校的硬件設施如電子閱覽室、圖書館等,又相當匱乏。除了一本語文書,除了語文老師和每周的語文課,其他接觸和學習語文的途徑少之又少。
(3)教師隊伍的綜合質量不高。偏遠山區大多地處深遠,交通不便,離市中心較遠,教師和外界環境交流不易,再加之偏遠山區對教育資金的投入有限,教師無法經常性地參加培訓,很難學習新的知識和教育理念,對教學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及時,長期以來教學模式固定、單一。
二、處理學生語文學習困惑的對策
(1)幫助學生養成對語文學習的正確態度。在日常課程教學中,我們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我們最大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和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在課程之余,教師要多跟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對于語文這門學科的真實想法。只有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我們才能一步一步循循善誘,更好地教育學生,使學生認識到學習語文不僅是自己的事情,不僅關系到分數,更對自己以后在社會中的成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只有教師首先不斷的去反思自己的教學手段,去努力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然后才能更好的指引學生去端正自己對于語文學習的態度,也才能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學生。
(2)保證基礎的教學硬件設施。現代化的教學硬件設施對改善學生學習環境,促進學習取得良好的成效不可或缺。為了確保山區高中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同時也為了踐行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加大對教育資金的投入,改善落后的辦學條件,轉變山區教學缺乏基礎教學硬件設備的局面。政府撥款投入教育是主要力量,作為補充的,我們可以發起教育公益活動,募集社會資金成立教育基金,保證能夠及時地給山區提供一些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使缺少的硬件設施得到補充,讓陳舊的教學硬件得到更新,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改善偏遠山區的教育,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加強山區教師的知識更新。從事偏遠山區高中教育工作的教師,因為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交通等因素影響,無法定期學習最新的教育知識,對于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接觸也較少,導致教師自身知識結構體系不完善,教學技能滯后等現象。因此,必須加大對偏遠山區高中教師的培訓力度,盡可能地給他們創造條件和機會,給他們定期培訓最新的教育知識,讓教師們與時俱進。可以與城市高中建立聯系、合作,多跟城市高中教師交流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偏遠山區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譚紅梅. 淺議山區高中語文教學現狀及對策[J]. 讀寫算:教師版, 2017(7):127-127.
[2] 李世琴. 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如何提高貧困山區高中生語文素養——談談我的教育感言[J]. 語文學刊, 2011(12):114-115.
[3] 潘慶淑. 讓山區民族學生在語境的感悟中成長——淺述山區民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J]. 教師, 2014(22):3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