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礦新
地理與美育,看起來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前者是研究地理環境的結構分布、變化規律及人地關系的學科,后者是培養年經一代感受美、鑒賞美和表達美的興趣和能力手段。但細細品味,地理與美育的關系還相當密切。地理學科雖然比一般學科更重于理性,以說理為主,但一味追求理性的東西,會把課堂變成死氣沉沉、枯燥乏味的一潭死水,要讓地理教學過程變成一弘活水,必須注入美的情感,滲透審美教育,讓學生在接受理性觀念的同時,能感受美,獲得豐富的美感,使地課教學成為一種生活活潑的、引人入勝的活動。下面我就五方面談談如何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滲透審美教育。
一、努力發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
地理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美,自然美能陶冶學生的性情,并在潛移默化中啟迪和教育學生,激發學生振興祖國的熱情,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
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態的自然美可歸納為三種類型:一為“雄偉”,即壯美,陽剛之美。如劈地摩天,氣冠群侖的東岳泰山;“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的瞿塘峽;奔騰不息的黃河;“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的錢塘怒潮等等就是這種雄偉之美。二為“秀麗”,清新、柔和、陰柔之美。如蒼秀涵幽的江西廬山;秀美之姿的桂林山水;風光綺麗的杭州西湖;含蓄優美的姑蘇園林等等就是這種秀麗之美。三為“奇美”,大自然中有許多奇特的景象,曲折離奇,變幻莫測,令人感到怪異。如山東的“蓬菜仙境”,四川峨眉的“金頂寶光”等等,不勝枚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努力發掘,并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充分發揮想象力,細細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從而獲得最佳的審美效果。
二、努力創設地理教學過程的行程美
地理教學過程決不應歸結為講、抄、背、考枯燥死板的模式,而應是一種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美的行程。為此,教師應精心設計好地理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生感到上地理課就象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一)創設友愛、融洽的學習環境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共同活動,要使學生樂學關鍵在于教師樂教。對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感情在于:對教育事業的愛,對所教專業的愛,對學生誠摯的受。上課時教師首先要進入“角度”。再以這種美的情感來潛移默化地感化學生,使學生樂于受教,樂于學習。
(二)創設愉快、優美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內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感到驚奇、刺激、疑惑、懸念,生產“逼人期待”的教學魅力,從而打動學生的感情,誘發學生的審美情趣。
我在“太陽系成員”一節的教學中,采用了錄像設疑教學法,先用錄像向學生們展示了宇宙太陽系中的太陽、九大行星、小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等各個成員,那浩瀚空蕩的宇宙、千姿百態的星球,在詭譎變幻的音樂背景襯托下,使學感到神奇、刺激、有趣,同時也獲得了強烈的美感。接著,我設計了一系列懸念,引發學生思考。如太陽為何能主宰整個太陽系?九大行星與太陽區別在哪里?九大行星都有衛星光環嗎?小行星也同九大行星那樣是球形的嗎?彗星的彗尾中含有“氰化物”,當彗星掃過地球時,會毀滅一切嗎?一閃即逝的流星有軌道嗎?你覺得太陽系中最美麗的星球是哪一個?為什么?等等。地理教師應在有疑處解疑,在無疑處設疑,使學生在觀看錄像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認知與審美的同步發展。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要務求教態美、語言美、板書板畫美、教具美,以此表達地理學科特有的自然美,和諧統一的韻律美。如在“我國主要山脈的分布”的教學中,我采用講畫同步教學的方法。用采色粉筆,邊講邊畫中國輪廓圖,填繪主要山脈分布。由于現場作圖,學生從驚訝、敬佩到愉悅,情趣高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畫同步的和諧節奏,使學生的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相結合,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不僅受到美的感染,不知不覺地進入畫境,愉快度過了45分鐘,而且地理空間要領十分清晰,識記效果好。
三、努力追求地理教學手段的藝術美
圖片、畫片、標本、模型等是傳統的地理教學手段,教師在教學時要選擇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藝術性強的教具,使學生愉快地看而不厭。如在“自然帶”一節的教學中,我精心挑選了幾張色彩鮮明、畫面生動的地理景觀圖片,讓學生欣賞各個自然帶的美麗景色,并比較它們之間的明顯差異。學生們興趣盎然,一面欣賞著茂密的熱帶雨林,濕秀時原野一片蔥綠的熱帶草原,蒼勁挺拔的針葉林……,一面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幻燈、投影、電影、錄像、計算機等現代化地理教學手段越來越廣泛地被引進到課堂教學中。它們可以直觀形象地再現地理事物和現象,配上優美的音樂和生動的解說,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更增加了真實性、新穎性和越味性,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動機和提高學習積極性,使得教學環境和氣氛更加生活優美。
四、努力錘練地理教師自身的語言美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作為地理這一學科,涉及的門類多,聯系的事物廣,知識的跨度大,更需要具備較高的語言素質和修養,才能完成教學任務。地理語言除了要注意科學性、思想性。目的性之外,更要注意語言美。美的語言往往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作為地理教師必須錘煉自己,掌握這門語言藝術。
總之,一位地理教師,應該象一位多才多藝導演兼演員,用生動的語言,出色的表演,把幾十名學生的注意力及引過來,讓他們隨著你聽、看、想、做,輕松地度過45分鐘。學生不僅學到豐富的地理知識,而且還陶醉于藝術享受中。使他們不愿下課,又盼著上課,這是教師語言美的魅力所在。
五、努力設計地理課外活動的鑒賞美
地理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在活動中,除了要擴大和加深地理學習的內容,還要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訓練,同時又可以在活動中進行形象生動的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他們具有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在天文興趣小組的活動中,我設計了這樣一些美的活動形式:①組織學習用小型望遠鏡觀測美麗的星星,皎潔的月亮,讓學生在無限的遐想中感受美。②組織觀看《飛碟之迷》、《地球奧秘》、《月球探索》等等錄像資料,使學生對宇宙的浩渺、宏大產生一種強烈的興趣和美感。③組織學生翻拍天文照片,并形成“天文奇觀”“九大行星”等幾個天文知識系列,讓學生在選擇、整理、翻拍的過程獲得豐富的天文知識,并且培養學生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