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鵬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交通運輸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交通運輸行業當中,公路建設是一大核心,由此可見,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在公路建設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當前,公路工程施工技術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制約了公路建設更好的發展,因此,對公路工程施工技術進行優化,從而進一步保證施工的質量,促進公路工程建設順利的進行。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技術;施工質量;優化
一、公路工程施工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一)路基施工問題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下沉是由于施工不到位而引起。在通道及下水道的構造與路基銜接處,由于施工材料選用不當,在道路路基碾壓時,壓實密度不達標,造成路基下沉。在經過重物碾壓之后,路基就會出現下沉,在進行路基施工中,路基土壤中的含水量,也是影響路基壓實密度,進而影響路基下沉的關鍵因素。如果含水過多,道路施工時,就無法達到通道施工要求的密實度,從而留下安全隱患問題。導致下沉的另一原因,可能在施工中,對軟如路基的處理不夠合理,在施工前,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在施工時,使用不正確的工藝對路基進行處理,就會出現路基沉降等問題。
(二)基底施工問題
不管是民建還是各種交通運輸設施,都離不開基底施工,一項工程的成敗與基底施工的情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然而,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不同地域的地質條件有著巨大的區別,因此,對待不同的地質,基底的處理措施也不盡相同,這便給我國的公路建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國的公路建設工程遇到的軟土地質情況較多,面對軟土地基時,我國的公路施工技術還是具有較為成熟的處理技術的。但是一旦面臨特殊地質土時,便會顯得比較無力,因為目前并未存在較多的先例以供參考,便難以制定合適的施工方案來進行施工。
二、公路工程施工技術中的優化措施
(一)規范施工技術與技術標準
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所選擇使用的技術與標準,都必須要事先確定。首先要讓施工的參與者,包括工程師與施工工人對技術規范和標準有清晰的認識,并且在相關國家規定的要求下進行公路建設。其次,做好施工監督工作,制定的規范若要落實,需要靠強制的監管,必須要有嚴格的管理措施才能確保施工技術能夠達到相關標準。有條件的公路承建單位,還可以臨時組織專業的施工技術管理團隊,對施工現場進行專業的指導,從而減少因為技術不達標而造成的事故。
(二)優化公路施工流程
公路施工技術的優化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將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進行優化,更重要的還應當對公路工程的施工流程進行系統優化。施工過程中,一個簡單方便的流程是十分必要的,應當避免出現施工流程復雜重復的情況出現,以免不合理地延長工期,增加預算。再者,施工流程的安排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施工人員應當根據自己所面臨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該如何安排施工的流程才能夠最大化的優化施工,避免造成資源的不合理浪費。這樣一來,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建設的質量,對整個公路建設的后期建設都會產生有利的影響。
(三)優化施工材料
對于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的優化工作來說,施工材料的選用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其對于施工技術應用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在對公路施工技術進行優化的過程中,應該針對相應的施工材料進行相應的技術創新,提升施工材料的可靠性和適用性,促使其能夠為公路施工技術的操作和執行做出應有的貢獻,這尤其是對于一些新型施工材料的應用來說,效果是比較明顯的。甚至在很多時候,一種新型施工材料的出現就會帶來一大批施工技術的優化升級,比如以混凝土施工材料為例,新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發和使用確實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了很多公路施工技術的科技水平,促使這些施工技術得到了優化提升,體現出了自身的應用價值。
(四)優化路基施工
在進行路基填方時,應該嚴格控制不合格施工現象,對路基軟土基礎進行勘察,不同的土質采用不同的填方材料,并且保證填方的壓實性,通過鋪筑試驗,獲得相關施工技術的指導參數,確保壓實質量。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經常檢驗縱橫坡度,保證每層的厚度均勻,從而保證平整度。如果路段施工中有橋頭涵洞,應該充分進行填方,保證壓實標準。例如在公路工程的路基填方施工中采用分層作業法,先計算出分塊的虛鋪用土量,然后根據車輛的裝載量確定卸車量,在填筑施工中,先填最低處,逐層過渡到平面上,在原土和回填土的相接處坡度較小時,則用挖掘機將相接處挖成臺階狀,進行搭接的碾壓回填。盡量形成大面積的碾壓施工,而無法碾壓的邊角處則用打夯機進行逐層的回填。
(五)優化基底施工
在面對基底的處理措施時,施工人員應當倍加注意,因為基底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整個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施工人員最好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優的基底處理方式。當然,一般來說,在我國最為常見的便是軟土地基,這個時候,便可以使用夯實基底、濕噴樁、粉噴樁等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證該項工程的質量。但是,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偏遠地區開始著手建設公路,而公路建設也將會面臨越來越多的特殊地質,此時,便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與物力進行針對性的研究,以便能夠甄選出最為合理的方案以解決面臨的困境,同時,也可以為后面的特殊地基處理提供參考。
(六優化公路工程驗收制度
在公路工程基本建設工作結束后,在最終檢驗和驗收環節,需要認真監察公路工程質量,嚴格對照標準來核查公路質量,這是保證公路工程開通后正常運營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為保證公路工程項目竣工后的質量水平達標,幾乎所有工程方和委托方都有自己的一套審批制度,但是仍然有很多條款與實際脫節,或者不能滿足實際檢查核驗工作的需要,流于形式的情況并不少見,對工程竣工后的驗收工作進行優化,是必須進行的一項措施。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建設是一項綜合性與復雜性兼具的任務,并且具有規模大、周期長的特點。因此,要想切實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首先需要對其施工技術進行改善與優化,強化施工技術應用與管理,創新技術形式,改善施工技術與工藝的應用效果,為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霍建勇.淺談工程施工技術管理與方案優化[J].經營管理者,2015(14).
[2]吳曲.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措施探討[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4(4).
[3]廖勇德,林曉賢.基于公路施工技術管理重要性的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