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盧長銀 白云怡 翟亞菲
《半島會走向嚴重軍事沖突嗎?》是《環球時報》2018年年會第三個議題,來自中國、韓國共8位嘉賓就朝鮮半島局勢談了各自看法。與會嘉賓既談到局勢的復雜多變,也強調朝鮮半島不能生戰、不能生亂,不能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韓國學者告訴大家,朝鮮半島不能再上演民族大悲劇,韓國不可能先發起攻擊。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援:半島戰否?可以提供一個參照系,緊緊盯著首爾,如果首爾發生大規模人口疏散或政府機構和企業搬遷,那么朝鮮半島有可能發生戰爭,否則任何預測都沒有實質意義,畢竟首爾距離停戰線太近,美國若拿韓國人民的生命做賭注,是對韓民族的犯罪。當前,朝鮮半島局勢空前緊張,軍事威脅、經濟制裁都已走入死胡同,“解扣”必須對癥下藥,尋找第三條出路來讓朝鮮“去核”。總之,朝鮮半島問題不能情緒化,意識形態化。朝鮮半島不能生戰、不能生亂,不能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
韓國外國語大學中國學系教授康埈榮:1950年到1953年在朝鮮半島發生的戰爭,讓大量家庭離散,很多人亡故都回不了家鄉,這是民族的大悲劇。韓國辛辛苦苦奮斗70多年,才有今天的成就,因此,我們不能再看到戰爭,韓國應盡量避免戰爭在半島發生。可能外國朋友不太能夠了解這種感受。我認為,應找到解決朝核問題的方式,讓大家都能接受。韓國人和東亞有關國家一定要避免戰爭,韓國不可能先發起攻擊。即使從目前情況看,朝鮮半島爆發戰爭可能性比以前大,但就全局看,真正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并不大。在朝核問題上,有中國與俄羅斯的存在,除非朝鮮直接軍事威脅美國,美國不會輕易用軍事的手段先發制人。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中將王洪光:朝鮮半島極有可能在短期走向嚴重的軍事沖突。前幾天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稱愿意不帶任何先決條件與朝鮮談判,不到一天就被白宮發言人“打臉”,我判斷這是美國在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但特朗普對朝鮮的政策沒有變。如果朝鮮戰爭爆發,責任方將主要在美國,如果美國不想挑起戰爭,戰爭就打不起來。在克林頓時期,美國曾與朝鮮達成“去核”協議,當時朝鮮也按照協議拆除了部分核設施,但小布什上臺后,美國政府卻毀約,還把朝鮮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這致使朝鮮完全失去對美國的信任。打開朝鮮半島和平大門的鑰匙在美國手中,但美國卻很難去使用它。
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朱鋒:誰在主導朝鮮半島的戰爭與和平?我認為,第一個因素,求和的鑰匙在平壤手中。朝鮮經常講美國對其的敵對政策,但任何國際關系都應該是務實的,許多國家都感到美國對其存在威脅,但多少國家會像朝鮮這樣追求核武器?第二個因素,是看美國,特朗普上臺后廢除了奧巴馬的“戰略耐心”政策,美國近期進行的大規模軍演和語言攻擊都像是在火上澆油。倘若半島發生戰爭,哪怕是1%的可能,中國社會今天也需要有充分的政策與心理準備。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從目前半島局勢看,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是多年來最大的。核導技術進步,讓朝鮮政權希望在擁核道路上最后一搏。受到美國及其盟國接二連三的軍事打擊威脅,朝鮮認為只有只爭朝夕擁有核導彈才能有效威懾敵方,讓對方不敢對朝鮮發動軍事打擊。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朝是舉著兩把刀子,一把刀對朝鮮進行空前緊張的打擊威脅,另一把刀是說服包括中國在內的聯合國所有成員國切斷同朝鮮所有貿易,從經濟上震懾朝鮮。結果必然導致朝鮮政權加速發展核武器,反過來又促使特朗普更多地使用兩把刀。盡管戰爭可能性大于過去任何時候,但無論朝鮮還是美國都有顧慮。重要的是中國和俄羅斯堅定反對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以任何理由在半島發動戰爭,這將是非常重大的維護和平的力量。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人們都在討論半島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有多大,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卻是半島形勢迅速走向緩和的可能性有多大?我認為戰爭近期不可能爆發,而且形勢甚至可能會戲劇性地走向緩和。原因是朝鮮言戰最激烈,但避戰最積極;美國是備戰最積極,但開戰阻力重重。
發展核武器已成為朝鮮發展經濟不可逾越的巨大障礙。朝鮮核武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但在這個過程中,朝鮮面對的局面不是越來越安全,反而是越來越不安全,可以說現在朝鮮半島面臨著50年來最危險的時刻。朝鮮政權面臨兩大威脅,第一是軍事威脅,來自美國與韓國;第二是朝鮮經濟不可持續的威脅。兩大威脅一個都不能忽視,朝鮮也提出雙軌戰略——發展核武器解決軍事問題,發展經濟解決經濟威脅。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朝鮮一邊發展核武器,一邊在全國搞23個經濟特區,結果由于搞核武器遭受一系列國際制裁,現在經濟特區的狀況是全部停頓,不僅新建的是一片荒地,老的也都空著。
遼寧社科院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呂超:目前半島局勢到了空前緊張、無以復加的程度。不過,我認為打不起來。發動戰爭的鑰匙朝鮮和美國雙方都有,但美國也不想打。美國打伊拉克戰爭花了兩萬億美元,如果打朝鮮將不只是兩萬億,9萬億也有可能。美國現在是腰包最癟的時候。如果美國發動突襲未必可以速勝,拖著會很困難。如果像打敘利亞那樣,從海上發射導彈,那勢必引起朝鮮對首爾進行攻擊報復。朝鮮重要的設施都在地底下,具有很強的防空能力。美國沒有必勝的把握,朝鮮更沒有可能打仗,現在受國際制裁,沒有石油儲備,糧食不足,腰包最癟。
復旦大學教授沈丁立:朝鮮是超級現實主義的國家,非常在乎安全,寧愿過苦日子也要搞核武器。朝鮮有勇氣保護自己,但沒有勇氣“邀請”別人摧毀它,這是基本的理性。同樣,朝鮮進行6次核試驗后美國沒有對其采取先發制人的攻擊,看得出美國也“貪生怕死”。在這一點上,特朗普很有理性,不會一夜醒來就對朝鮮動武。當然,如果美國不斷講自己不會做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會造成美朝雙方之間的誤解和誤判,最后變成“理性講非理性”的話,最終造成非理性的判斷與結果。▲
環球時報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