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萍
冬蟲夏草向來被視為滋補佳品,其性甘平,可補腎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腎虛精虧、陽痿遺精、腰膝酸痛、久咳虛喘、勞嗽略血。
最近,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tài)研究所王成樹團隊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根據基因及產生模式,冬蟲夏草不含抗癌成分蟲草素和噴司他丁。冬蟲夏草多年來的抗癌神話就這樣被打破了嗎?
《中國藥典》(2015版)第一部115頁記載,冬蟲夏草為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和幼蟲尸體的干燥復合體。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散發(fā)時挖取,曬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纖維狀的附著物及雜質,曬干或低溫干燥。
王忠壯教授介紹,冬蟲夏草因冬天為蟲子埋于地下,到了夏初之時,蟲體內充滿的真菌便從蟲體的頭部長出,形成子座,露于地面,因而被稱為“冬蟲夏草”,又名“蟲草”、“夏草冬蟲”、“冬蟲草”等。冬蟲夏草產自我國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肅等地,自然生長在海拔3 000~5 000米高原和高山地區(qū)的草坡或灌叢中,只有不到8%的幼蟲被冬蟲夏草菌感染而長成冬蟲夏草,每地每年也只有約20天時間可以采集。因其生長環(huán)境較為苛刻,培育困難,人工培養(yǎng)冬蟲夏草僅限于實驗室,無法實現大規(guī)模推廣,導致冬蟲夏草數量稀少,價格昂貴。
對于此次王成樹團隊的研究結果,王忠壯教授談到,早在2013年,王成樹團隊便通過研究表明,冬蟲夏草中不合蟲草素,而此次研究完整地解析了蟲草素在蛹蟲草中的生物合成機理。公眾不能因為冬蟲夏草不含蟲草素就斷定其沒有抗癌作用,臨床使用的抗癌中西藥一定含蟲草素嗎?
冬蟲夏草含有多糖類、粗蛋白(25%~30%)、蟲草酸、脂肪、粗纖維、維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物質。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冬蟲夏草具有擴張支氣管、祛痰平喘、改善肺纖維化、延緩慢性腎衰竭、抗腫瘤、提高免疫力、調節(jié)心血管系統、抗氧化等功能。
王忠壯教授強調,國家規(guī)定冬蟲夏草是中藥,既不是普通的滋補食材,也不是藥食兩用物質,因而服用前必須找中醫(yī)辨證,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早在2010年,國家質檢總局就發(fā)布了《關于冬蟲夏草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嚴禁將冬蟲夏草作為食品原料生產普通食品。
冬蟲夏草補肺陰也補腎陽,形體強盛(如聲高氣粗、脈搏有力的實者)、體質偏熱、血熱或濕熱內盛者均不宜服用;冬蟲夏草有“助陽”作用,兒童勿用;有表邪(外感傷風咳嗽、鼻塞、流清涕、畏寒發(fā)熱)者及其他急性咳嗽者不宜服用;冬蟲夏草治療老慢支時,只在無痰或少痰時服用,對過敏性哮喘無效。過量服用冬蟲夏草還會導致不良后果,如腎功能惡化、面部及四肢浮腫加重、尿少、心慌氣短、心律失常、頭痛、煩躁、面部紅斑等。雖然冬蟲夏草對腎有補益作用,但也僅限于腎功能不良者,對于腎功能衰竭者并無太大作用。
2016年2月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了《關于冬蟲夏草類產品的消費提示》,其中指出,檢測檢驗的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產品中,砷含量為4.4~9.9毫克/千克,超出保健食品國家安全標準中砷的限量值(1.0毫克/千克),因而長期服用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產品會造成砷攝入過量,并可能在人體內蓄積,存在較高風險。
對此,王忠壯教授表示,由于冬蟲夏草野生于青藏高原及其周邊部分地區(qū),生長環(huán)境無法控制,砷含量超標亦無法避免,但其作為中藥,需要服用到一定劑量才會起效果(《中國藥典》(2015版)中明確說明,每日需服用3~9克)。短時間根據醫(yī)囑按量服用,對治病有益,切不可隨意長期大量服用以滋補身體。
《中國藥典》(2015版)中明確:冬蟲夏草由蟲體和從蟲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相連而成,蟲體似蠶,長3~5厘米,直徑0.3~0.8厘米;表面深黃色至黃棕色,有環(huán)紋20~30個,近頭部環(huán)紋較細,頭部紅棕色;足8對,中部4對較明顯;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淡黃白色。子座細長圓柱形,長4~7厘米,直徑約0.3厘米;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上部稍膨大;質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微苦。
王忠壯教授介紹,優(yōu)質的冬蟲夏草有草菇香氣,蟲體整潔,色澤黃亮,豐滿肥壯,堅實;用手折時易折斷,斷面不空心,呈玉白色,中心部可見蟲體黑色消化管痕跡,呈半圓形或V形彎曲的蟲樣紋理;子座短小,完整無斷裂;無霉變和雜質;用開水浸泡,蟲體會慢慢膨大而變軟,子座顏色加深呈黑褐色,蟲體和子座緊連,不脫落。通常認為,西藏那曲、青海玉樹地區(qū)所產者質優(yōu)。
冬蟲夏草價格昂貴,有不法分子以次充好,甚至造假售賣。王忠壯教授提醒消費者,要根據上文所描述的冬蟲夏草特征仔細辨別優(yōu)劣,且一定要在正規(guī)渠道購買,切勿貪圖便宜在小商販處購買,最好請有經驗的中藥師鑒定把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