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冬梅+高鴿+劉鑫+趙巖+夏云生+包德才
摘 要:改進燃燒熱測定實驗的點火絲的安裝方式為粗紡棉線壓入式。與傳統(tǒng)的點火絲埋入式方式相比,實驗成功率提高了23%。以苯甲酸為標準物,考察了四種不同面粉為待測物的燃燒熱的測定實驗的可行性。結(jié)果表明,面粉價廉易得,無污染,易于壓片成型,燃燒后無任何殘留,熱值平均相對標準偏差(RSD)為3.2%,是適宜的“燃燒熱的測定”實驗的待測物質(zhì)。
關鍵詞:燃燒熱;點火成功率;待測物;面粉
中圖分類號:O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35-0025-03
Abstract: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heat of combustion has been improved by changing means of pressing the cotton in samp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success rate increased by 23%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Four kinds of flour was taken as the determinand in the test of combustion hea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of 3.2% and flour i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due to its cheap,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asy to forming.
Keywords: heat of combustion; experimental success rate; determinand; flour
物質(zhì)的燃燒熱值是化學熱力學的基本數(shù)據(jù)之一,主要用于判斷化學反應方向和計算化學平衡及相平衡中的能量利用[1]。因此“燃燒熱的測定”是大學物理化學實驗課程中的經(jīng)典化學熱力學部分實驗內(nèi)容,是學生必須重點掌握的熱力學實驗操作[2-4]。
燃燒量熱操作過程中,氧彈里的樣品在高壓氧氣環(huán)境下以近乎爆炸性的方式完成燃燒[5]。燃燒中樣品壓片的緊實程度、點火絲的硬度及安裝方法是影響燃燒成功率的三個重要因素。樣品的緊實程度主要影響燃燒的充分程度,點火絲的硬度大小主要影響電路的連通程度,而點火絲的安裝方式則決定著樣品能否燃燒,是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目前點火絲的安裝方式主要有埋入式及捆綁式兩種。埋入方法是先將點火絲繞成彈簧狀,拉到適當長度后壓到樣品片中[6-7]。其優(yōu)點是點火絲與樣品片的接觸面積較大,不易引起短路,但是在壓片過程中很容易將點火絲壓斷,使體系處于斷路狀態(tài),造成實驗失敗。捆綁式點火絲安裝方式先將樣品進行壓片處理,而后在樣品片的中間位置用小刀刻一深度適合的小凹槽,最后將樣品片用點火絲沿小凹槽捆綁好并與兩個電極相連[8]。這種安裝方式不僅避免了樣品從金屬絲中間滑落,而且使點火絲與樣品充分接觸。但該方法對刻小凹槽的要求很高,增加了操作難度,而且用力過大會使樣品片破碎,造成樣品的浪費。
目前,燃燒熱測定實驗大都以萘為被測樣品[9-10]。但是萘易揮發(fā)升華,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會形成污染,進而危害人體健康。近年來,一些學校改用蔗糖做為被測樣品,以實現(xiàn)測定過程綠色化[11-12]。然而,蔗糖易于熔化并污染壓片機,為測定過程帶來不便。本文應用“燃燒熱的測定”的原理及方法,改進了點火絲的安裝方式,并選取四種不同品牌的面粉作為被測樣品進行燃燒熱的測定,以提高實驗成功率并達到實驗綠色化目的。
1 實驗部分
1.1 樣品熱值的測定
熱當量(C)的測定:精稱點火絲(mFe)及棉線(mcon)質(zhì)量,將樣品壓片后精稱棉線與苯甲酸片(AR,天津光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的質(zhì)量,以獲得苯甲酸質(zhì)量(ms)。將苯甲酸片裝入氧彈(鶴壁市創(chuàng)新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旋緊氧彈蓋。充氧氣至2MPa,檢查氧彈的氣密性。樣品燃燒熱的測試是在鶴壁市創(chuàng)新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的DGNLR-6A量熱儀中完成。記錄初始溫度T0及終態(tài)溫度Tn。取出氧彈后,卸掉壓力,量取剩余點火絲質(zhì)量。依照上述步驟進行四個不同品牌面粉樣品熱值的測定。
1.2 樣品熱值的計算
1.2.1 測定溫度(18℃)下苯甲酸等容燃燒熱的計算
1.2.2 樣品燃燒熱的計算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點火絲安裝方式的改進
圖1為本實驗的壓片模具的底模(A)、中模(B)及墊片(C)三視圖。底模雙面均有凹槽,一面較深而另一面較淺。中模頂端為凹面,而墊片中間有一小孔及放置棉線用的淺凹槽。
圖2為改進后的點火絲安裝方式示意圖。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處理墊片:將對折后的點火絲部分穿過墊片,使其一端成為引線孔。把事先量好的約5cm的棉線放入引線孔,使點火絲帶線徹底穿過墊片,則棉線穿過墊片的小孔。
(2)放入藥品:棉線一端置入墊片的凹槽,將該墊片放入底模較淺凹槽端。將中模置于墊片上,保持中模凹面朝上。將稱量好的樣品倒入中模并調(diào)節(jié)此端棉線的高度,準備壓片。
(3)壓片及取片:調(diào)節(jié)適當?shù)母叨群筮M行壓片,而后將帶有樣品的中模凹面朝上放在底模深凹槽面,線頭則放入底模深凹槽中,將樣品片沖出。
(4)安裝樣品片:將一端已帶有樣品片的棉線另一端綁于約6cm長的點火絲上,而后將帶有樣品片的點火絲架在氧彈電極的兩端,完成樣品的安裝。
表1給出了點火絲安裝方式改進前后學生的實驗效果。從表中可見,埋入式點火絲安裝方式成功率僅為76.4%,棉線壓入式點火絲安裝方式明顯有利于樣品的引燃,實驗成功率最低時亦為86.7%。可見,棉線壓入式點火絲安裝方式可以使棉線與樣品接觸較為緊密,同時避免了充氧過程中高壓對于樣品片及點火絲的沖擊。此外由表可見,棉線的品種對棉線壓入式點火絲安裝方式的實驗成功率有較大的影響。采用粗紡棉線對于實驗有利,其實驗成功率為93.7%,比采用精紡棉線的成功率提高了7%。棉花的燃點為150℃,而經(jīng)加工的布藝的燃點卻增加至300℃左右,因此捻度高而毛羽少的精紡棉線不易被引燃,實驗中會產(chǎn)生棉線與點火絲的接觸點已斷,卻未能進一步引燃樣品片的現(xiàn)象。endprint
2.2 樣品燃燒熱的測定
表2給出了苯甲酸在室溫為18℃、氣壓為99.325kPa條件下燃燒熱的測定結(jié)果。由表可見,未點火前的反應初始平均溫度(T1)為25.741℃,點火反應后終態(tài)平均溫度(T2)為26.973℃。應用公式(1.1)計算出測定體系的平均熱當量為6939.1284JK-1,三次測定的相對標準偏差(RSD)為0.0034。
隨機選取了四種不同品牌的面粉進行燃燒熱測定實驗。在處理樣品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面粉易于成形,且對壓片機不產(chǎn)生額外污染,易于清理,且燃燒后無任何殘留,為完全燃燒狀態(tài)。
表2給出了四種不同品牌面粉在室溫為18℃,氣壓為99.325kPa的燃燒熱測定結(jié)果。由表可見,不同品牌的恒容燃燒熱值不同。面粉一的平均恒容燃燒熱為-10.2576kJ·g-1,RSD為0.0152;面粉二的平均恒容燃燒熱為-16.2886kJ·g-1,RSD為0.0649;面粉三的平均恒容燃燒熱為-9.2886kJ·g-1,RSD為0.0425;面粉三的平均恒容燃燒熱為-16.2886kJ·g-1,RSD為0.0425;面粉四的平均恒容燃燒熱為-10.1881kJ·g-1,RSD為0.0054。可見,隨機選用四種品牌的燃燒熱的實驗,符合實驗允許的范圍。
不同生產(chǎn)廠家的萘與面粉價格分析如圖3所示。由圖可見,在所調(diào)查的廠家中萘最低價格為9.5元/250g(天津市百潤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最高價格達22元/250g(山東魚臺縣濟寧泰諾化工有限公司)。與此相反,面粉的最低價格為1.1元/250g,最高價格也僅為1.8元/250g,與萘的價格相比便宜了近9倍。
3 結(jié)束語
改進了燃燒熱的測定實驗裝置并考察四種不同面粉的燃燒熱值。結(jié)果表明,棉線埋入式的點火絲安裝方式實驗成功率可達93.7%。粗紡棉線因其捻度低而毛羽多而引燃接觸面積較大,是適宜的棉線選擇品類。面粉價格低、無污染,測定中成型性較好,燃燒后無任何殘留,熱值測定與品牌標識偏差較低,符合實驗允許的范圍,是適宜的“燃燒熱的測定”實驗的被測物質(zhì)。
參考文獻:
[1]司原昌,粟智.液體燃燒熱的測定[J].光譜實驗室,2013,30(6):3240-3245.
[2]曾仁昌,賴煥然,潘湛昌.乙醇燃燒熱測定實驗的改進[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0(7):142-143.
[3]孫文東,陸嘉星.物理化學實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8.
[4]謝愛娟,羅士平,紀梁,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shù)在燃燒熱測定中的應用[J].實驗科學與技術(shù),2014,12(5):56-58.
[5]黃成,彭敬東.燃燒熱測定實驗技術(shù)的改進[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8(5):169-172.
[6]王心滿.幾種燃燒熱實驗壓片方法比較與改進[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6(5):80.
[7]郭林,聶昌庭.燃燒熱測定實驗技術(shù)的改進[J].大學化學,1988(06).
[8]張建華,徐常威,郭云萍.改革樣品壓片模式大幅度提高燃燒熱實驗的成功率[J].大學化學,2011,26(5):65-66.
[9]李震.氧彈式量熱法測燃燒熱實驗的改進[J].泰安師專學報,2000,22(3):80-81.
[10]清華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實驗編寫組.物理化學實驗[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25.
[11]趙樸素,宋潔,劉炳華.基于“燃燒熱測定”實驗談物化實驗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5(51):252-253.
[12]宋皖英.燃燒熱測定實驗的一點改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22(3):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