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閆燕+崔亞珊+潘彥舒+張立平++高鑄燁

[摘要] 2015年以前,中醫專業學位設置在臨床醫學類別下。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學位[2014]45號)文件的精神,2015年起學位授權點單位可以獨立設置中醫專業學位。此次獨立設置,旨在充分體現中醫學特色,完善中醫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中醫人才培養質量。本文基于目標導向理論,從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入手,對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與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效銜接制度下該專業研究生的課程學習、臨床實踐、質量控制三方面建設情況進行探討,以期為高等中醫藥院校醫教協同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專業學位;臨床醫學;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11(a)-0139-05
Analysis of target oriented train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NG Yanyan1 CUI Yashan2 PAN Yanshu1 ZHANG Liping1 GAO Zhuye2
1.Graduate Scho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China; 2.Education Department, Xiyuan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Professional degre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set under the category of clinical medicine before the year 2015.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 published by the academic degree′s committee of the state council "professional degree setting sche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gree [2014] No.45), professional degree of TCM can be set independently by authorized unit from the year 2015. This change fully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improves the training system of TCM and improves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TCM students. The paper under the target oriented theory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education reform of higher TCM colleges of profession master's degree from the training model in course, clinical practice an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Clinical medicine; Training mode
研究生教育是我國中醫藥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中醫藥教育發展的水平。北京中醫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是“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院校,也是目前唯一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高等中醫藥院校,1987年被批準為臨床醫學研究生的首批試點單位,1998年被批準為開展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博士、碩士專業學位的試點單位,在中醫碩士專業學位(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1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銜接背景
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教研〔2014〕2號),教育部、原衛生部于2012年聯合下發《關于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6號),明確提出了改革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建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效銜接的制度[1]。為適應國家教育醫療改革需要,促進院校教育與畢業后教育有序銜接,通過廣泛調研,結合我校臨床醫學(含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實際情況,北京中醫藥大學自2012年起,全面試行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銜接的培養模式,該培養模式的試行無論對于中醫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試點單位還是中醫碩士專業研究生本身,都是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深遠改革。但是在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由于不同培訓基地的條件差異,培訓質量層次不齊,且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身兼數種角色,難以迅速適應角色轉換,導致身心疲憊[2]。因此我校認真梳理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制度和文件,明確培養目標,解析培養過程,優化培養方案,提出了以目標為導向的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2 以目標為導向制訂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endprint
目標導向理論是激勵理論的一種,其出發點是要求主導者排除走向目標的困難,使其順利達到目標[3]。基于目標導向理論解讀培訓目標、分析培訓任務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著重要參考價值。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印發《中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學位〔2014〕45號)、《關于印發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和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通知》(學位〔2015〕9號)、《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教研〔2014〕2號)以及《北京市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京中醫科字[2012]167號)等文件的精神[4],制訂我校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為熱愛中醫藥事業,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掌握本學科堅實的中醫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現代診療技術;具備較強臨床分析和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表達能力和醫患溝通能力,能獨立、規范承擔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常見疾病診治工作,能對下級醫師進行業務指導;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和較好的外語交流能力;掌握臨床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傳承學習、臨床教學研究能力,能夠獨立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5]。
圍繞以上培養目標,我校制訂了符合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培養方案,培養方案制訂的基本原則是涵蓋并高于《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本要求。因此,在培養內容和科目上遠遠超過了規范化培訓的要求,制訂的理論課程、臨床實踐考核標準和培養質量控制方法均高于北京市《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基本要求,能夠保證中醫碩士專業學位培養質量。
2.1 職業素質培養
職業素質培養包括醫德醫風、溝通能力、人文關懷三個方面的訓練。雖然中醫院校在中國傳統文化培養方面優于非中醫類院校,但目前還沒有針對研究生開展關于醫患溝通技能的培訓,導致研究生與患者溝通技巧欠佳,容易產生醫患糾紛[6-7]。實踐中將職業素質培養與醫患溝通技能貫穿整個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及從醫生涯的始終,有助于適應我國醫療改革政策,更好地滿足患者需要。可以采取人文課堂授課、優秀臨床教師講座、情景模擬和真實體驗等形式,讓學生在進入臨床之前了解臨床真實情景、模擬診療過程、換位思考,并可以跟隨帶教老師門診見習,提高職業素養內涵。在臨床實踐階段,通過床旁教學、診室溝通和問題案例分析等方式,除完成大綱規定實習內容外,積極參與對患者的接診、溝通,包括輔助科室協調等,對有爭議的病例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為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職業素養打好基礎。
2.2 理論課程學習
我校在專業學位培養知識結構和學分要求基礎上,結合北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課程的理論課程教學內容和要求,對我校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進行了整合、調整和補充,調整的主要方向是強化臨床從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調整后的課程涵蓋了北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理論課程的所有內容,其中部分教學內容根據專業學位培養的要求進一步擴展和深化,遠遠超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理論課程的學時和學分要求。我校專業學位培養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見表1。
同時,為保證理論課程學習不影響臨床輪轉,我校對學位課程的教學安排進行了重要調整,以上所有課程安排在研究生入學第一學期每周的星期六、星期日及平時的晚上授課,并完成理論課的考核。即研究生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課程學習,科室根據研究生的課程學習時間安排研究生臨床輪轉,完成課程培養的同時確保臨床培養時間。
2.3 臨床培訓考核
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試行)》的要求,我校將各學科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實踐培養要求完全與《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對接:①輪轉的時間調整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最新要求的33個月。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8月底入學報到后就由醫院教育處按照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細則要求統一安排臨床輪轉,第三學年5月份完成33個月輪轉。②輪轉科室、病例病種、臨床技能操作要求與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要求完全對接。各學科碩士學位研究生臨床實踐培養方案參照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進行了全面修訂,培養內容和目標要求達到完全一致。③臨床輪轉的過程記錄和考核要求與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有關要求一致:研究生入學后即由各醫院教育處與導師合作制訂3年的臨床輪轉計劃,輪轉過程記錄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大學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臨床輪轉手冊(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輪轉手冊)》,研究生按要求詳細記錄診治的相關病例、完成的臨床操作、病歷等,由科室主任審核簽字;研究生完成各科室輪轉后,由科室組織專家按照《考核手冊》要求進行出科考核并記錄考核成績;培養點所在學院教育處每年度統一組織多站式的年度考核,并記錄考核成績;研究生完成33個月輪轉培養后,由培訓基地審核培訓過程與考核成績,資格合格者申請參加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結業考核。④臨床輪轉的過程指導與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對接:各輪轉科室具有主治醫師及臨床講師職稱以上的教師組成導師指導小組,負責指導研究生在相關科室的臨床輪轉。研究生導師負責指導和協調輪轉培養全過程,并完成跟師出診指導(師承培養);醫院各學科的導師定期開設專業課講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臨床思維培養。⑤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標準與中醫研究生專業學位授予標準相結合: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嚴格考核,避免走過場現象;同時實行分階段考核,及時公布考試結果,根據考核結果實施分流機制,使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既具備中醫住院醫師的臨床能力,也具備高于住院醫師的科研能力和人文修養。
3 質量控制
3.1 師資隊伍水平
研究顯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中自身參加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取得過師資培訓合格證的師資帶教能力和效果更優秀[8-9]。因此,我校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由導師、臨床輪轉各科室的臨床指導教師組成的導師指導小組指導培養,其中臨床指導教師由臨床輪轉科室同時具備主治醫師以上職稱和學校臨床講師以上職稱的臨床教師擔任,負責研究生在輪轉科室的指導與考核[10]。學校一方面通過導師的培訓,認真學習和貫徹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相關規定和制度,轉變研究生導師的培養理念,使導師發揮好啟發研究生臨床科研思路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導師考核、臨床教師的師資培訓與崗位職稱的聘任考核,保證師資隊伍的水平和指導質量。endprint
3.2 管理質量控制
學校研究生培養采取校-院兩級管理模式,學校研究生院統籌專業學位培養的政策制定、總體協調和質量監控。各臨床醫院教育處負責本學院各學科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與教育管理。教育處作為統管本學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管理部門,將統籌安排和協調兩類人員的臨床輪轉,并有效實現兩類人員臨床實踐培養要求和水平質量的趨同管理。
3.3 培養條件控制
我校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任務由各學院的141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科室(含非直屬醫院)承擔,其中124個培養科室(含非直屬醫院)同時具備相應學科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資質。培養點和基地的完備條件將保證這部分學生的高質量培養。為保證這些養科室當中研究生的臨床實踐培養質量,我校采取了以下辦法:對培養點進行評估,重點評估培養點的醫療條件,哪些科室達到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輪轉培養對科室規模、病例病種、床位數、診療水平的要求,哪些科室達不到上述要求,對于尚未具備全部條件的培養科室,由學校具備相應專業中醫住院醫師培訓基地的培養點(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接收研究生完成相應科室的輪轉和相關內容的培養,并由該基地對這些研究生進行出科和階段考核。通過這一方式確保本校所有培養點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均能達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培養內容和能力水平要求。
4 基于目標導向理論的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構建
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提高中醫人才素質和臨床技能的有效途徑,其培訓目標和方式與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從二者培養目標來看,均以培養優秀中醫臨床醫師為目標,不同之處在于學位教育的要求高于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要求。學位教育不但要求完成相應學位課程,而且還重視申請學位人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基本科研方法的培養。在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銜接過程中,不能忽視其學科背景,不能忽視研究生導師的指導作用,不能只重臨床實踐,缺乏為患者服務的人文基礎、醫事法律知識、應用心理學和溝通技巧[11]。這一點在以目標為導向的研究生培養方案融合方面有所體現和側重[12]。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總體目標可以概括為六個方面:思想德育、課程學習、臨床技能、科研能力、體能素質和人文修養。
4.1 以目標為導向制訂規范合理的培養政策
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能否有效結合,需要多部門間的有效協作,需要實際可行的政策指導,需要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借鑒成功經驗,從各個環節積極準備,以培養高水平中醫臨床實用型人才為目標。培養目標的設置越具體越有利于學員目標行為、間接行為和目標導向行為的實施。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既從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順推,明確破解難題的途徑和方法;又從實現取得畢業證、學位證、醫師資格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四證合一”的目標倒推,理清每個時間節點必須完成的任務。目標導向理論注重個體自身能力的發展,并且致力于通過不斷地學習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以此來提升個人能力[13-14]。以目標為導向制訂合理的培養政策,設計規范的培養方案,強調以培養目標為指導,利用信息化手段統籌安排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師資力量,并根據培養目標的實現與否來評價政策和方案的效果,對細化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目標和培養任務有積極意義[15]。
4.2 重視臨床思維能力培養
根據《北京市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中規定的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達到的臨床水平,建立并完善貫穿全過程的臨床思維能力規范化考核是確保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由于中醫學所具有的整體觀、三因制宜和辨證論治等個體化特點,臨床診治思路和辨證思維難以統一,但不是不能規范化。而且,各院校目前的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和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臨床思維能力考核內容及標準差別較大,尤其是辨證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考核是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點和難點。臨床診療過程包含若干連續的決策環節,每個決策環節解決一個特定臨床決策問題,具有獨特的臨床決策思維模式。因此,應設計符合中醫辨證決策思維的培養內容,包括如何全面掌握臨床診療方案、系統分析決策條件和深刻理解決策邏輯,并結合臨床病例提升辨證思維能力。這種針對特定臨床決策問題所設計的培養方案和考核方式,有利于臨床決策和辨證思維能力的培養。
4.3 重視科研創新能力培養
如前所述,學位教育與臨床能力的規范化培訓不是同一層次的概念。因此,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不能簡單等同于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需要加強科研思維訓練與臨床實踐技能培養,這樣才有助于培養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既具備中醫臨床經驗傳承能力,又具備現代臨床醫師的研究能力。基于此,我校一方面開設了系統的臨床科研專業課程,并定期組織開設臨床科研方法、循證醫學理念和典型案例分析等專題講座。另一方面,不斷加強研究生導師臨床科研能力培訓,未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者不得擔任責任導師,以此督促和提高導師臨床科研水平。此外,還鼓勵研究生申報各級各類課題,要求選題來源臨床,并緊密結合臨床實際完成學位論文,研究生開題實施多學科導師組選題指導和論證,促使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不脫離臨床[16]。其他院校也有相應探索,如廣東省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廣東省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內部環境和外部條件,指出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并提出四種應對策略,使培訓工作可持續發展[17]。另有研究發現,導師調節學習目標導向與研究生創造力存在密切關系,導師支持越高,學習目標導向對研究生創造力的影響越大[18]。因此,應立足中醫藥行業本身,遵循中醫人才教育和成長規律,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中醫實用型臨床人才培養體系,才能全面提高中醫臨床人才的培養質量,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和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19-21]。endprint
總之,以目標為導向構建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是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研究生學位授予標準兼顧的培養模式,是以培養臨床科研兼備的復合型高級中醫人才為最終目標的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仍面臨著各種挑戰,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協調完善各個環節,激發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培養水平,真正達到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陸宏偉,張亞飛,尚皓,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軌幾個問題初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8):2-4.
[2] 郭海燕,谷蓓蓓,張新慶,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醫院管理,2015,13(4):10-12.
[3] 孫娜,湯強.目標導向理論對教學設計的啟示[J].亞太教育,2015(15):59.
[4] 鞠學紅,管英俊,丁怡,等.“四證合一”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5):124-125.
[5] 張春慶,劉忠錦,韓俊巖,等.基于“三導向”的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6,15(11):1094-1097.
[6] 韓睿,施偉麗,李彥林,等.醫患溝通技能在臨床醫學生中的重要意義[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5):140-143.
[7] 樊效菊,韓睿,李彥林,等.加強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策略[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8):184-187.
[8] 周汝云,潘賽英,盧斌,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調查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0):9-11.
[9] 孫敬青,李煥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師資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2):43-44.
[10] 張晶,魏楊.導師組模式在全科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3):190-192.
[11] 劉瑞,張博,胡駿,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人文醫學知識培訓體系設計[J].安徽醫學,2016,37(12):1582-1585.
[12] 林芳冰,高穎,李雁,等.基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探索[J].中醫教育,2014,33(6):48-49.
[13] 黃攸立,檀成華.學習目標導向對研究生創造力的影響機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2):36-42.
[14] 羅春海,侯緒衛.基于目標導向理論的學員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觀察,2013(29):105-106.
[15] 孟群,邢昊,李岳峰.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施[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5, 12(5):466-472.
[16] 倪平,趙坤,王麗華,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軌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12):118-119.
[17] 沈暉,唐慧,耿慶山.基于SWOT分析的廣東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0):153-157.
[18] 王悅華,鄭亞民,趙菁,等.基于臨床決策思維模式設計臨床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內容[J].中國醫藥導報,2016, 13(17):173-175.
[19] 馮剛,李素云,任獻青,等.基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中醫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醫藥科學,2016,6(7):63-66.
[20] 李瑞麗,李楷楠.中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1):242.
[21] 孫立元,陳旭,羅嬈珊,等.淺析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的建設[J].中國醫藥科學,2016,6(24):24-26.DOI:10.3969/j.issn.2095-0616.2016.24.008.
(收稿日期:2017-07-12 本文編輯:程 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