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要】高職高專教育定位于“培養生產、服務一線的 技術、管理、技藝型人才”,其教學核心是“能力本位”,更加注重的是培養實用和操作型的人才。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英語不再僅僅是其素質的表現,更是一種與其職業能力相伴的直接運用能力。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應當走與專業結合、為專業服務的道路,使公共英語教學立足于行業、為專業人才培養服務,培養出行業所需要的英語加技能的人才。
【關鍵詞】高職高專公共英語 專業人才培養
一、前言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指出:“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是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高職高專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敝袊荡髧绕鹬H,與國際合作的項目日益增多,英語的應用非常廣泛,需要更多的既精通自身專業技術又能流利使用英語的專業人才。如何將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與專業結合、為專業服務,培養出行業所需要的技能精湛、外語流利的人才,已迫在眉睫。
二、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
1.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對公共英語不夠重視。目前許多高職高專院校學校僅僅是為了英語過級考試而設立英語課。以湖北省為例,自從湖北省2016年暫停了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后,很多湖北省職業院校都在壓縮公共英語課時的比例,仿佛“不考就不用學”,忽視了英語對于高職高專學生的素質提升及職業發展、對于國家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性。
2.部分高職高專學生對英語學習有畏懼心理。近幾年來隨著生源質量下降,學生英語學習基礎普遍薄弱;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有畏懼心理,覺得自己聽不懂,在上課期間缺乏積極性,不認真上課、開小差等現象屢見不鮮。
3.部分高職高專英語老師在教學中沿用“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以教師為中心”一直是我國高職公共英語教育開展的主導模式。這種模式僅關注學生“知識的輸入”而忽視了“能力的輸出”,將學生比作知識的“容納器”,導致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成為了“語法翻譯”的灌輸課。由于傳統高職英語課堂“師”與“生”之間在課堂開展地位的不協調性,導致課堂教學演變成教師的“獨角戲”,使本該活躍的課堂變得沉悶不堪,由于學生參與教學互動的機會少之又少,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受到制約。
三、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如何為專業人才培養服務
1.專業人才培養對英語教學的需求。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應當走與專業結合、為專業服務的道路,使公共英語教學立足于行業、為專業課服務,培養出行業所需要的外語加技能的人才。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了解專業人才培養中對英語教學的需求。
筆者通過與專業課老師的交流、調研,了解到目前專業人才培養中對公共英語教學的需求主要有:(1)看懂英語專業名詞的需求。(2)完成專業英語場景對話的需求。(3)讀懂英語專業文稿的需求。(4)專業發展的需求。
2.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如何為人才培養服務。在充分了解專業人才培養對英語教學的需要后,筆者認為,應從如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公共英語教學:
(1)加強基礎詞匯教學、夯實專業詞匯基礎。詞匯是構成語言最基本的材料,擴大詞匯量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前提。在高職高專公共英語的教學中,必須加強基礎詞匯教學,通過語境式教學等方式,讓學生掌握日常交流中高頻使用的基礎詞匯;在此基礎之上,英語老師應與專業課老師加強交流溝通,收集與學生所學專業有關的基本詞匯(200個左右),并將這些詞匯的教學也融合到日常教學中,幫助學生熟記這些詞匯。
(2)加強專業場景教學,強化生活實景積累。從語言學習的規律上講,聽說比讀寫更重要。聽是接受語言的表現,說則是思維表達的表現。英語的聽與說,是聽懂對方傳達思想、用英語表達自己思想、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英語的聽說能力在日常交際和專業場景中尤為重要。在高職高專公共英語的教學中,英語老師應盡可能多的創設情境,讓學生加強英語聽說的練習,讓學生用英語在不同生活情景下創建對話、完成對話。同時,英語老師也應與專業課老師加強交流溝通,收集與學生所學專業有關的情景(5個左右),并將這些情景的情景會話也融合到日常教學中,便于學生能夠在遇到此類情景時,用英語熟練表達。
3.加強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翻譯能力。英語閱讀能力是發展其他語技能的基礎和前提。大量的閱讀可以增進學生的知識量、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語感、有效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在高職高專公共英語的教學中,英語老師使用課上精講、課下布置閱讀任務等方式,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同時,英語老師也應與專業課老師加強交流溝通,收集與學生所學專業有關的英語段落(10篇左右),讓學生用課下的時間自己閱讀并翻譯成中文、交由英語老師修訂,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讀、譯能力。
4.改變“教師為主”教學模式,挖掘職業發展潛能。高職高專公共英語的教學模式應由“以教師為中心”轉換為“以學生為中心”?!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對于高職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助推空間。英語老師應圍繞高職英語教學目標,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互相協調,創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場所;并用多種模式開展教學實踐,實現高職英語課堂“互動、自主、創新”。同時,英語老師也應與專業課老師加強交流溝通,將學生所學專業最前沿的英語資訊及時傳達給學生,共同打造精通專業也能熟練使用英語的頂尖人才。
參考文獻:
[1]何丹.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方式的初探[J].好家長,2014(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