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花平
咳嗽是許多疾病共有的一種非特異性癥狀,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也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是人體的一個防御動作。它能幫助呼吸道清除外界侵入的異物,同時可將留存在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體外,從而消除呼吸道的刺激因素,減輕致病因素對呼吸道的侵害,有利于疾病的恢復。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長期、頻繁、劇烈咳嗽影響休息等,臨床應當視病因進行治療。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
咳嗽的過程是通過神經反射完成的。引起咳嗽反射的刺激有炎癥、淤血、理化因素、過敏或腫瘤等。分布在耳、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胸膜或肺的感覺神經興奮,上傳到延髓咳嗽中樞,通過喉返神經、膈神經和脊神經傳出,支配相應肌肉收縮即產生咳嗽。
咳嗽的動作是短促深吸氣,聲門緊閉,呼吸肌、肋間肌和膈肌快速猛烈收縮,使肺內高壓的氣體噴射而出;隨著急速沖出的氣流,呼吸道內的異物或分泌物被排出體外。
咳嗽本身雖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但它又是使多種疾病加重的重要因素。例如,劇烈的咳嗽可使小血管破裂引發呼吸道出血;嚴重劇烈咳嗽可引起肺泡破裂,引起自發性氣胸;咳嗽可使胸內壓增高,加重心臟負擔,尤其是心臟病患者會加劇疾病的進展;頻繁的咳嗽可引起嘔吐,影響睡眠;小嬰兒、年老體弱者咳嗽痰多可以堵塞呼吸道而危及生命。當出現頻繁嚴重咳嗽時,必須及時到醫院就診。尤其是秋冬寒冷、溫差變化大的季節,是咳嗽癥狀為主的呼吸道疾病高發時期,尤應加強防治。
多種因素均可引起咳嗽
引起咳嗽的疾病首先是呼吸道疾病,但許多非呼吸道疾病也可引起咳嗽。
1.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包括鼻炎、咽喉炎、氣管支氣管炎、肺炎等。
⒉氣道非感染性疾病:如哮喘、嗜酸粒細胞增多癥、肺含鐵血黃素沉積癥、呼吸道異物、呼吸道受壓(如主動脈瘤、縱隔腫瘤、縱隔淋巴結結核、膈下膿腫、肺動脈吊帶等)等。
⒊氣管、咽喉部的異物刺激:如常見的飲水嗆咳。
⒋氣候變化與環境因素:冷空氣、霧霾刺激都可引起咳嗽,故在寒冷季節或秋冬氣候轉變時較多發病。
⒌飲食因素:刺激性食物或食道反流引起的咳嗽。
⒍精神因素:情緒激動、緊張不安、怨怒、焦慮等,都會促使咳嗽發作,一般認為它是通過大腦皮層和迷走神經反射或過度換氣所致。
⒎運動因素:有70%~80%的咳嗽患者在劇烈運動后誘發咳嗽,稱為運動誘發性咳嗽,或運動性咳嗽。臨床表現有咳嗽、胸悶、氣急、喘鳴,聽診可聞及哮鳴音。有些患者運動后雖無典型的哮喘表現,但運動前后做肺功能測定,發現有支氣管痙攣。
⒏藥物因素:有些藥物可引起咳嗽發作,如心得安等阻斷β2-腎上腺素能受體而引起咳嗽,等。
⒐其他外周因素:比如耳源性咳嗽,掏掏耳朵就會引起咳嗽。
盤點秋冬季節容易引起咳嗽的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初期多為單聲刺激性干咳,后期有痰,重癥則咳嗽頻繁。有鼻塞、噴嚏、流涕、咽痛,有時可伴低熱,體溫不超過38攝氏度,精神差,食欲不振;出汗退熱后癥狀消失,咳嗽仍持續3~5日。一般不伴氣喘或氣促。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種鼻、咽、扁桃體及喉部的病毒感染。統稱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四季流行,春秋換季溫差變化大時多見,患者一般都有受涼經歷,如晚上睡覺蹬被、穿衣過少、洗澡受涼等。
⒉咽炎引起的咳嗽:多為刺激性咳嗽,呈單聲清嗓樣干咳,不劇烈,休息時較為頻繁,而玩耍時減少。伴咽部不適、疼痛、癢或干燥感,時有灼熱感、煙熏感、異物感等,總覺得有東西貼在喉嚨上,咳嗽幾下可緩解這種不適。檢查除咽部有些紅腫外,無其他異常發現。
⒊急性喉炎引起咳嗽:陣陣干咳,聲音嘶啞,咳嗽時有“哐哐”的破竹聲,呈“犬吠樣”咳嗽。寶寶癥狀通常白天稍輕,晚上嚴重,可有低熱。可發生于任何季節,多見于6個月~3歲的寶寶。
⒋氣管炎性咳嗽:咳嗽為主要癥狀,初為干咳,以后有痰。3歲以下的寶寶癥狀往往較重,常有發熱、嘔吐、腹瀉;年長兒全身癥狀較輕,常有頭痛、胸痛,咯黏痰或膿痰。檢查兩肺聽到散在干、濕啰音,體位改變或咳嗽啰后音減少或消失。主要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往往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為肺炎的早期表現。
⒌毛細支氣管炎性咳嗽:呈陣發性干咳,以發作性喘憋為特點。喘憋發作時呼吸增快,可達60~80次/分鐘,伴有呼氣延長和呼氣性喘鳴;病情重的寶寶可出現鼻煸和“三凹征”(即吸氣時出現鎖骨上窩、胸骨上窩及上腹部凹陷),唇周發青,煩躁不安,呻吟不止;病情更重者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毛細支氣管炎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它不同于一般的氣管炎或支氣管炎,臨床癥狀像肺炎,但以喘憋為主。此病多發生于2歲以下的小兒,以6個月以下的小兒最多見。
⒍過敏性咳嗽:也稱咳嗽變異性哮喘,咳嗽多為刺激性干咳,少痰,且咳嗽多在夜間、清晨發作,或運動后和哭鬧時加劇。伴有咽喉發癢。常因感冒、運動、冷空氣吸入而誘發并加重,也可因接觸花粉、塵埃、某種食物而發作。咳嗽反復或持續發作超過一個月;臨床上無感染征象或經過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無效;用平喘藥物可以使咳嗽明顯緩解;往往有個人或家族過敏史。是3歲以上的寶寶慢性咳嗽(指咳嗽持續時間超過4周)的常見原因之一。
⒎支氣管哮喘:典型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及胸悶。咳嗽頻繁,多為刺激性干咳,可排出白色泡沫痰。發作前常有鼻塞、打噴嚏、眼癢等先兆癥狀,發作嚴重者短時間內出現嚴重呼吸困難、低氧血癥。夜間或凌晨發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哮喘癥狀可在數分鐘內發作。有些癥狀輕可自行緩解,但大部分需積極處理。哮喘在不發作時可無任何癥狀和體征。
⒏異物吸入:咳嗽是氣道異物吸入后最常見的癥狀,咳嗽通常表現為突然出現陣發性劇烈嗆咳。異物堵塞氣管時,可有憋氣、聲嘶、面色蒼白或青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胸透、胸部CT或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明確。
⒐上氣道咳嗽綜合征:指由各種鼻炎、鼻竇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等上氣道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伴或不伴咯痰。咳嗽以清晨或體位改變時為甚,常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異物感、反復清咽、有咽后壁黏液附著感,檢查鼻竇區可有壓痛,鼻竇開口處可有黃白色分泌物流出,咽后壁濾泡明顯增生,呈鵝卵石樣,有時可見咽后壁黏液樣物附著;伴有大量痰液者多為慢性鼻竇炎所致;腺樣體肥大引起的,有鼾聲過大和睡眠時憋氣,睡眠時張口呼吸、汗多、晨起頭痛、白天嗜睡、學習困難等。腺樣體肥大致上氣道咳嗽綜合征為兒童所特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