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
摘 要:初中是樹立人生觀的重要階段,而歷史是展現前人之路的一部教科書,以史為鑒,可知興替,學習歷史可以使人的思路更加清晰,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價值觀,因此初中歷史的教學是十分重要的。而教學氛圍的良好與否,決定著教學質量的好壞,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教師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條件。本文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就如何打造歷史教學氛圍這一問題作出探討。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氛圍;有效構建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被取代,教師一人掌控課堂的局面也隨著趨勢發生了改變,高效課堂概念的提出,將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推到新的高潮,而高效課堂的打造離不開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
一、在課堂上注重師生互動
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互動,而師生互動的前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有良好的關系。教師要從改變自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做起,讓學生對自己“喜歡”,讓學生對歷史感興趣,這也是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第一步。其實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形象是十分簡單的,只要教師多注重師生互動即可。所謂“良師益友”,一個好的教師也充當著學生朋友的角色,教師應在教學課堂上注意角色的扮演,首先要從觀念上做出改變,將以往的教師為主導轉變成學生為主導,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凸顯出來。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講《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這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與教師的一問一答,可以增進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教師還可以以課本上國家大統一為話題,增強學生的國家歸屬感。課堂實錄如下:
師:同學們可以就這個章節的內容向我提問,希望大家積極踴躍哦。
生:秦漢時期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師:秦朝時期的主要特點是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漢朝在秦朝的基礎上進行了鞏固和加強。
生:秦漢時間哪個皇帝貢獻最大?
師:……(略)
通過這種學生問、教師答的模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從而達到營造高效課堂氛圍的目的。
二、在課堂上注重學生討論
要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僅靠師生之間的互動還遠遠不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也是不可缺少的。討論是學生之間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學生之間的討論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加強對歷史的記憶和理解。討論可以使學生樂于去學習,在討論中,學生會發現自己知識的不足,才會有求知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思維的邏輯性和緊密性。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在學生互動這一環節做得不是很好,不注重學生的互動,幾乎不讓學生進行討論,認為學生之間的討論純粹是浪費時間。其實不然,初中生學習經驗及思維能力有限,難免會有一些教師看來幼稚的看法想法,教師應注重引導,而不是扼殺。比如教師可以依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將以往學生常常感到迷惑的話題一一列出,讓學生進行討論并且教師也參與進來并給予一些引導,教師在討論中可以對學生進行反問以提高激烈的討論氛圍。
三、在課堂上注重引發學生對歷史的思考
學生行為與語言的活躍并不代表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處于一個活躍的狀態,因此,教師不僅要活躍學生的行為與言語,還要活躍學生思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某些歷史事件進行思考,從而讓學生的大腦活躍起來。教師要注重知識的拓展,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要讓學生重視知識的運用。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問題引發多個問題,從而更全面的講解歷史,讓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加系統化。
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構造知識體系框架,在知識框架的每一個構造處設立一些問題。通過對歷史的思考,學生會產生學習歷史的欲望,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比如:教師在講解《馬關條約》簽訂時,教師可以將當時的兩國國家實力和軍隊狀況列出,引發學生思考為什么會簽訂《馬關條約》,再倒推50年,呈現兩國實力面貌,展示50年內兩國在經濟及政治戰略決策上有什么不同,使問題的深度逐層遞進。通過如此方式,不僅能夠構建良好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夠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其歷史觀,促使學生今后更好地學習歷史。
四、結語
初中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價值觀的確立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歷史教學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擔負著教育祖國花朵、正確引導學生成長的重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師生良好關系的確立,增加師生互動,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教學策略的探究之路依舊很漫長,希望本文能為廣大教師在教學上帶來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張盟.對構建初中歷史有效課堂教學的探索[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5(Z1).
[2]孫玲.淺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氛圍的有效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