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雙林
摘要:在礦業開發中,如果忽略各類氣象因素,可能會誘發很多事故。重視氣象數據,認真收集整理氣象數據,深入研究氣象數據,對于礦業開發有特殊價值。
關鍵字:氣象數據 礦業開發
2010年仲夏,中國某民營企業受南部非洲某國政府邀請,組織了一個近20人勘探工程技術團隊遠赴該國進行礦業資源勘查。由于對該國氣象狀況缺乏深入了解,以為非洲干旱,只要采取好防暑措施,常年可以施工。但是到達當地不久后該國即進入雨季,工作根本無法有效展開,一行人等無功而返,來回一個月,企業損失超百萬。
以上失誤,原本可以避免,只需在礦業勘查工作展開前,對地區氣象數據稍作研究分析。
在礦業開發中,各類氣象因素,可能不是主要原因,但是還會誘發很多事故。
在露天礦山生產中,氣溫取決于太陽輻射和地熱。露天開采場的巖壁具有一定聚焦作用,可使氣溫偏高2℃。開采場的自然通風取決于寬度與高度之比。無風和弱風天氣開采場的對流風速小于0.8~1 m/s,低空有逆溫層存在和無風條件下不利于有害氣體的擴散,風速至少要求在1 m/s以上。若風速過小,要采取人工通風和灑水的措施。
在地下礦山生產中,礦井生產的最適宜溫度是20~25℃,最適宜濕度是50%~70%。礦井的氣象條件,特別是氣體成分、氣溫和通風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礦工的生命安全。
在地下礦山生產中,礦井突水,地下水突然冒出淹沒礦坑,封堵巷道,無法進行采礦作業,基至導致礦工窒息和死亡的事故,這與地下水的數量與分布有關。未對礦區地下水分布進行必要的勘察,在地下水豐富的地方貿然掘進,容易發生這類災害。雖然它主要與地下水文有關,但連降大雨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突水事故。
還有一種情況是暴雨引發的潰壩,如2010年9月21日,受臺風“凡亞比”帶來的罕見特大暴雨影響,茂名市信宜紫金礦業有限公司銀巖錫礦高旗嶺尾礦庫發生潰壩事件,共造成22人死亡;據茂名市、信宜市房產局房屋鑒定所核定,房屋全倒戶523戶、受損戶815戶。受潰壩影響,下游流域范圍內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礎設施以及農田、農作物等嚴重損毀。
因此,重視氣象數據,認真收集整理氣象數據,深入研究氣象數據,對于礦業開發有特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