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萍
摘要: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諸多不適應學生發展和社會對人才培養要求相脫節的問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乃當務之急。創新“教”與“學”方式,發揮學科優勢,探索建立探究式合作學習模式,構建“三學(學生想學、能學、會學)”的高效課堂,進而培養學生可持續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三學;探究式;合作學習;高效課堂
現代科技和人才培養需求的變化以及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對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提出很多新課題新要求。理念創新是課程改革能否有效推進的核心問題。當前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內容陳舊,知識結構體系與現實發展和社會需求相脫節;教學方法因循守舊,單調乏味,學科吸引力下降;部分地區教學手段老化等突出問題。歸根結底是教學理念滯后,學生實踐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夠;新內容的傳授與舊知識銜接不連貫;“填鴨式”教法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出現語文知識難、學習興趣不濃、高考學科選擇余地小等一系列直接導致學生認識上出現偏差的現象。
一、建立“三學模式”的高效課堂
1、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想學”
教師針對某一課題要精心備課,調動多種途徑,形成感性認識,多頭并舉,保持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讓學生主動學習。以《荷花淀》課堂教學為例,在品味“夫妻話別”段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的時候,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男同學讀水生的語言,女同學讀水生嫂的話,教師旁白。聲情并茂的朗讀,把人物性格演繹得淋漓盡致,學生沉浸其中,課堂氣氛活了,學生理解加深了,學生興趣濃了……
2、教法改革,手段更新——保持“學生能學”
不同課堂表現出不同的教學效果,各有特色。“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在中學蓬勃開展,交流甚旺。“慕課”錄像教學方興未艾,教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積極嘗試創新課堂教學,極大調動了廣大教師教研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它的最終目標就是體驗出不同的課堂教學效果,在日常教學中,要求教師不斷創新教法。語文學科綜合性強,文理知識兼備,要求課堂教學復雜問題簡單化,理性理解化解為感性認識;不斷創新教法,讓十分鐘的努力創出四十五分鐘的成效,“授之以漁”的教法,關注學法的指導,突出方法的傳授。如教學《荷花淀》時,通過多媒體手段直觀效果展示出美麗的荷花,美麗的荷花淀,感性認識與圖像動態演示,提升教學效果。采取啟發式教學,科學設計教案,環環相扣,引導學生有序學習,可以事半功倍。
3、教法創新,開展探究式合作學習——感受“學生會學”
構建高效課堂,探究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發展方向。當前席卷全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值得大力借鑒學習和推廣。教師預先設置方案,布置探究式可行性的學習課題,以解決問題為中心,學生自主小組式分類學習,自制學習方案,分組實踐,合作探究,教師適時引導、講析。教師緊扣課程標準的要求,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動態協調,引導啟發,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主動探討觀點,暴露問題,敢于質疑,在討論中修正觀點,在修正中拓寬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素養和綜合學習能力(協作、分析、批判思維等),真正讓學生學會學習,在合作中全面發展,落實新課程的理念。
二、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中的作用
1、教師要正確地有效引導
科學設置問題情境導入課堂學習是有效課堂教學的金鑰匙。正確巧妙設置問題導入,要求教師必須悟教材,知學情,鉆研新課程標準,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導入。如。如教學《群英會蔣干中計》時,預習之后,設置懸念,是蔣干中計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產生爭論,不是蔣干,還會是誰呢?進入課文,學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說中人物之間的關系即情節了,進而對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2、教師要善于鉆研學生特點
教師要不斷掌握學生心理和學習知識接受程度的變化情況,對學生學習語文能力充分解析評估,把握新課改方向和培養目標,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重視學習過程和方法,培養滲透正確的情感和價值觀,讓學生在完成新課標要求下自主有效學習語文知識。
3、教師要把握高考命題思路
新課改不斷推進深入,總體在高考命題思路中力求“穩中求變”,注重答題思路培養,學會提取有效信息,注重社會實際問題的考查。把握課程標準,高考命題思路,順應高考改革,創新語文課堂教學。
三、構建高效語文教學課堂的幾點思考
1、要設計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營造主動學習的課堂動力
教師要堅決摒棄“一言堂”、“填鴨式”教學,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設計好的互動教學方案,在探討中化解知識疑點,在交流中關注學生成長。教師要多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淡化成績,突出其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主動學習各種知識。教師在教學設計、作業布置、教法選擇等方面敢于創新,創造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讓學生體驗“我探索我收益”的切身感受,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
2、增強學科教學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在自我學習中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習有用的語文,重視實踐探究能力的培養,開展與學科教學特點相適應的合作學習,在實踐考察中探討,在課堂討論中分析。發揮學科特點,吸引學生的參與學習。關注學法指導,強調語文學科的整體性特點,提質增效,突出實踐價值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科地位。不斷加強前沿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增強語文學科的重要性。
3、課堂教學要關注知識疑點、難題問題的解決
科學答疑解惑,化學習壓力為動力。語文學科教學在不同知識點的教學上要融會貫通,前后聯系,重視知識的銜接連貫。化解知識難點,及時消除疑點,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和動力。靈活應對,找準切入點,把握命題思想,探索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尋找規律,理出知識結構網絡體系,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和答題準確率。在總結中提高學習成績,重視日常教學多媒體的應用,化解難點知識。
總之,“三學模式”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經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明顯可以感受到學生不僅能主動獲取知識,更能激發出自主發展和保持可持續學習的動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