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皓?滕厚亮?孫祥成?趙培丞?姜金明
摘要:森林撫育工作對提高森林整體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森林生態管理還相對落后,當前工作中的問題不容忽視。因此,新時期森林撫育的發展應當從思想觀念的轉變開始,通過完善補貼政策,加強質量管理,健全監測機制,推動現有工作邁上更高臺階。
關鍵詞:森林;撫育;現狀;對策
前言
森林作為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資源,在維持生態平衡、防治環境污染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新時期積極推進森林撫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只有立足人類長遠利益,采取科學的撫育措施,才能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多種功能,提升森林撫育工作的實效性。
一、新時期森林撫育工作的重要性
林業是關系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根本性問題,新時期森林撫育工作的發展至關重要。一方面,從森林資源本身來看,我國森林資源較為豐富,但人均資源量明顯不足。通過實施森林撫育,可以積極改善林木生長的環境,形成理想的林分結構,提高林木成活率以及造林的保存率。這些都是我國森林資源整體質量提高的保障,更是實現林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從當前的生態系統來看,物種多樣性受到破壞、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的解決尤為緊迫。新時期森林撫育工作的積極開展對于保護樹種多樣性、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
二、新時期森林撫育工作的現狀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森林生態管理相對落后,新時期森林撫育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有待改進。
第一,思想認識不到位。無論是從資源供給還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森林撫育無疑都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但是基層部門受粗放經營觀念的影響,對森林撫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知,沒有立足森林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開展工作,很大程度上只是把撫育作為木材生產的手段,特別是容易受到短期利益的驅動,森林撫育間伐作業不合規、樹種結構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屢見不鮮。
第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新時期森林撫育工作的深入開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盡管近年來政府不斷加大資金投放力度,但森林撫育的補貼與實際成本投入之間仍存在較大的差距,現有的補貼遠不能滿足森林撫育作業的需求。而且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采用較為單一的補貼標準不僅難以體現差別化原則,更會直接影響森林撫育的成效。
第三,森林撫育質量不高。盡管森林撫育工作已經落實了管理主體,但在實際工作中基層松散式的管理難以實現規模化的經營,而且缺乏可供遵循的執行標準,作業過程科技含量低。受現有的人力、技術等因素制約,我國森林撫育質量仍然有待提高,如設計方案與地區實際不符,作業設計不合理,現場施工管理不嚴,這也導致當前森林撫育的綜合效益較低。
第四,森林撫育監測不力。森林撫育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不僅前期需要進行科學的設計規劃,合理劃分區域,而且隨著林木種植的進行,后期還應當持續給予跟蹤監測,以確保國家相關政策的落實以及森林撫育工作的有效實施。但目前的監測工作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很多時候是當問題出現以后才采取應對措施,并且對責任問題也缺少追溯機制。
三、新時期森林撫育工作的發展方向
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新時期森林撫育工作的發展應當從思想觀念的轉變開始,通過完善補貼政策,加強質量管理,健全監測機制,從而提高森林撫育質量,切實為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第一,轉變思想觀念。森林撫育是一項具有長期和深遠意義的工作,需要林業部門給予高度的重視,尤其是要立足長遠發展,充分考慮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間的關系,深刻理解森林撫育在提高森林質量、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進而推動基層工作的有序開展。各級林業站應當積極推動對森林撫育重要性的宣傳,全面普及森林撫育知識,通過采取多種宣傳方式,使基層人員轉變思想觀念,迸發工作熱情。
第二,完善補貼政策。當前補貼標準不適宜、不科學是制約森林撫育工作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時期對補貼政策的改進已經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對于補貼政策,應當從總體標準和差別化標準兩個方面予以完善。一方面,林業部門要結合森林撫育工作的成本投入、近年來物價水平、基層經濟技術條件等多種因素,從總體上提高撫育標準。另一方面,林業部門還應根據基層森林撫育工作的不同情況,制定差異化補貼標準,例如對幼齡樹種、稀有樹種等應加大補貼力度,切實將資金投入到最為需要的地方。
第三,加強質量管理。在落實國家森林撫育方針、政策,開展基層作業的過程中,離不開管理工作的支持和保障。首先,林業部門應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編制森林經營方案,明確相關的執行標準,并由設計人員制定科學的作業計劃。其次,由于森林撫育的技術要求較高,林業部門應定期組織對基層作業人員的技術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森林撫育作業的方法,規范操作流程,從而促進撫育間伐的有序開展。最后,林業部門還應進一步增加森林撫育的科技含量,用科技帶動森林撫育作業的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第四,健全監測機制。為深入落實森林撫育工作,林業部門應當健全監測機制,嚴格對森林撫育過程以及后續工作的檢查、監督,確保各項方針、政策的有效執行。林業部門不僅要加強對森林撫育成效的監測,更要建立責任人機制,將森林撫育的具體任務與各單位績效掛鉤,通過確立具體的考核標準,引導各單位增強森林撫育的責任意識,積極解決現存的問題,將各項森林撫育措施落到實處。
總結
森林撫育是實現資源有效供給、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關系著人類社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但我國森林的總體質量不高,因而新時期森林撫育工作也在面臨艱巨的考驗,需要各主體充分發揮協調配合作用,通過實施科學的森林撫育措施,構建和諧的森林生態系統。
參考文獻:
[1]黎思國.森林撫育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研究[J].綠色科技,2016(21).
[2]劉軼.森林撫育管理的有效途徑[J].中國農業信息,2016(11).
[3]孫志峰.芻議森林撫育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中國林業產業,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