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摘要: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之間的融合使其機械電子工程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有利于人工智能的良好發展,所以,將二者進行有機融合儼然已經成為當今機械電子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本文筆者就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之間的特點以及歷史發展進行粗淺的探討,以期更好的揭示兩者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機械電子工程;人工智能;概念;發展歷程;關系
前言:
近些年來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也為各個學科之間的融合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機械電子工程恰恰就是機械科學與信息化電子技術的完美融合,且在現今的生產生活之中得到了較為廣發的應用,并且向著人工智能方向而不斷的發展前進。為此,以下筆者結合個人對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的研究經驗,從具體的概念入手抽絲剝繭的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從而為廣大同行更加客觀的闡述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關系。
1.機械電子工程及其發展歷程
第一,機械電子工程的概念。
機械電子工程的核心理論依然是傳統機械工程中所講述的定理和概念,但是也更注重與電子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學科的聯系,是一門跨學科發展的新興學科。也正是基于機械電子工程的跨科學特性,這一新興學科也存在著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機械電子工程在產品設計上其主要依托于機械原理以及電子工程方面的知識設計原理,這與傳統機械工程的設計依據截然不同。第二,機械電子工程生產產品的設計思想與傳統的機械工程有著本質區別。由于其是一門跨專業強的學科,所以在設計產品時,必然要考慮到不同學科原理的運用,在設計時融入其他學科的理論指導。尤其是在當前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機械電子工程融合了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學科的相關知識,所以機械電子工程在產品設計時,會考慮更多的問題,設計思想會更加全面和完善。第三,機械電子工程出來的產品,其結構較為簡單,設置精確度較高,生產技術要求較高。
第二,機械電子工程的發展歷程。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機械電子工程的發展歷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手工加工、流水線生產、集成生產。其中,在手工加工階段,人們在從事生產活動時這主要依靠的就是純手工作業,因此工作水平較為落后,整個工業行業的發展都與人工成本密切相關,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嚴重刺激了人們追求有效機械生產的迫切心情,為機械電子工程的發展預留下了重要伏筆;在流水線生產階段,人力被解放出來,通過流水線的運作,可以大規模地生產出標準統一的產品,但是隨之而來的不足是,流水線生產模式相同,生產出來的產品差異性不大,不能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在集成生產階段,運用了大量的機械電子工程技術,大大的提高了工業生產水平與工藝制造技藝,實現了產品差異化生產的同時,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產品的生產質量。
2.人工智能機器發展歷程
第一,人工智能的概念。
作為信息科技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人工智能,其主要依托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將電子信息技術、生物科學技術、心理行為學、神經行為學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門跨度較大的新興學科。較為官方的定義是,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以及生物學知識搭建的人工智能系統,實現對人類行為的模仿或者研究的科學。人工智能擁有兩個明顯特點:第一,由于人工智能的綜合特性,決定了人工智能這一門學科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以及較大的復雜性,所以在開展過程中必須要確保擁有良好的專業技術能力;第二,由于人工智能的專業特性,決定了從事人工智能工作的專業人員除了要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以外,還必須要對學科具有包容性、具有較為長遠的戰略目光。
第二,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
雖然人工智能出現時間較晚,但是其發展速度十分迅猛,且截止到目前為止亦然經歷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中期為人工智能的萌芽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們已經開始了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并且初步形成了最初的人工智能模型,標志了人工智能正式開始誕生。第二個階段是人工智能的“第一發展期”,這一時期研究的主要任務是機器語言的編譯,這一工作為人工智能的大規模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三個階段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瓶頸時期,雖然通過前兩個階段的發展,人工智能已經初步雛形,但是在實際自動化發展與理論的實施上仍存在著較大的困難。第四階段被稱為人工智能的“第二發展期”,此時通過對理論知識的仔細研究以及其他學科知識的靈活運用,人工智能已經可以用于商業并生產出具有商業價值的產品。第五階段則是人工智能的平穩發展時期,雖然在此階段人工智能并未取得較大的突破,但是一直都在穩步發展,并已經逐漸形成了分布式主體發展模式。
3.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關系
第一,人工智能對機械電子工程的復雜計算過程實施了有效的改變。
這是因為機械電子工程從設計到生產往往要經歷三個階段,即:建模、論證、生產,其中建立與論證都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工作十分的繁瑣。而人工智能出現之后,由于其與計算機科學之間的緊密聯系,可以快速進行大量計算并得出精確結果,將其運用于機械電子工程,則會節省大量計算時間,提升效率。
第二,人工智能能夠將機械電子工程在生產過程中的諸多故障進行有效排除。
這是因為在機械電子工程的生產過程中如若單單依靠人工進行大量的計算與論證,那么極易造成建模失敗。而人工智能通過對信息的處理及整合,將信息分門別類地歸納和整理,會將計算的錯誤率大幅度降低,也就避免了后續環節錯誤和故障的生成。
所以說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重要聯系,二者相輔相成能夠促使整個生產工作得以良性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筆者從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的具體概念出發,抽絲剝繭的梳理了兩者之間的關系,也是希望能夠通過對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之間的客觀闡述,更為清楚的了解并且掌握人工智能解決機械電子工程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從而有效的推動二者進行共同發展。所以,在今后的研究過程中應該從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之間的深入剖析入手進行有效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張兵.控制工程在機械電子工程中的應用[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7(08)
[2]蘇育楠.試析機械電子工程的發展與人工智能的關系[J].科技風.2017(18)
[3]邵宏林,黃國輝,張寧.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的關系探究[J].南方農機.2017(03)
[4]董滿光,于淼.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的關系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7(44)
[5]杜平.芻議機械電子工程行業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J].化工管理.2016(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