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晶華
摘要: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強大動力,語文是小學教育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學生只有具備牢固的語文基礎才能為學好其他學科打下基礎。本文僅就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途徑
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強大動力,語文是小學教育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學生只有具備牢固的語文基礎才能為學好其他學科打下基礎。語文老師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學科特點、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學生心理養成、創設情境等手段以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利用語文學科特點,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一是上好第一節語文課。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知識特點,學生對某學科的興趣往往是由該學科的特殊趣味所引起的。因此,我在承擔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后,特別注重上好第一節課,善于發掘學科知識中那些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以此引起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特殊興趣。如我在進行拼音教學時,通過兒歌記發音,配合掛圖記形狀,組織游戲學組詞等,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覺得上語文課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因而產生了學好語文學科的興趣。
二是通過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來培養。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學內容難度較大或者過淺,都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我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注意深淺得當,難易適度。在講授新的教學內容時,注意與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聯系,由淺入深的傳授知識。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必須是學生經過一定的努力思考才能回答出來的。這樣學生感到學習就像爬樓梯,一步一個臺階,既有挑戰性,又可獲得成功,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保持下來。
三是通過改變教學方法來培養。知識學習中,總有一些枯燥乏味,很難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在傳授這些知識時,我特別善于用形式多樣的新穎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有趣的內容與枯燥的知識交叉進行,并巧妙的把枯燥乏味的東西變的津津有味,使學生在玩中學,在比中學,興趣盎然。
二、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培養小學生的語文興趣
一是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設備直觀生動,可以使學生得到視覺和聽覺的享受。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課堂教學效果得到增強。通過多媒體設備,我們可以更好地把課堂知識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的美。首先,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其所展示的內容準確連貫,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學習興趣;其次,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增強理解能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效改變了現狀,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精彩,充滿趣味。
二是通過巧妙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巧妙的提問不僅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精神集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學過程的提問不是簡單的發問,而應該是老師課前精心設計的、由淺入深的問題,通過這樣巧妙的提問,學生對學習會產生欲罷不能的動力,從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
三是通過游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小學生年齡偏小,好玩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大都喜歡玩游戲。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堂上開展適當的游戲,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在課堂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首先,在課堂導入時可以適當引入游戲,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引導學生將精力放到課堂,逐漸進入學習狀態;其次,老師可以在講課過程中加入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不僅師生之間的關系融洽了,課堂也變得輕松活躍了。
三、通過心理養成,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一是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激發興趣。學生在各科學習的開始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遇到一些關卡。闖過這些關卡,學生就能順利掌握該學科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興趣也會慢慢培養起來。如果闖不過這些關卡,學生心理上就會產生挫折感,學習的興趣就會減弱。所以,我在教學中,特別善于引導幫助學生掌握較難的知識,使學生體驗到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來穩定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制定合理目標來培養興趣。學生對抱有成功希望的事情容易發生興趣,為此,我在語文教學中,注意幫助學生把學習目標分解:初級階段的目標要求低一些,然后逐級提高。這樣,學生往往初戰易勝,一勝便又激起了再戰的勇氣;另一方面,我經常幫助學生通過自測來總結某一學習階段的成績,只要學生稍有進步,就給予激勵評價。這樣,學生的學習信心就越來越強,興趣越來越高漲。
三是鼓勵學生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培養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自我暗示對人的行為具有控制和指導作用,使人按預想的目標活動,最終達到目標。如學生初學某一新內容時擔心能否取得好成績時,我往往告訴學生,要學的內容學起來并不難,使學生放松緊張的心理,并深信自己會學好這門學科。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通過創設情境,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一是情景再現。依據課文的特點,把語文課的變成妙趣橫生的課堂,創設課文情境,使表演成為孩子們邊說邊學習的載體,既給學生創造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同時又加深了對事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認識了事物。教師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
二是朗讀再現。以讀為主是語文課通用的妙方,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是起步閱讀教學第一位的要求,朗讀對理解課文、發展兒童語言、陶冶情操都非常重,要采取多種手段,讓學生喜歡讀書,學會讀書。課堂上充分調動他們讀書興趣,通過讀書來訓練學生的語感。教師范讀時的表情、語氣、語調、體態都作為一種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來感染學生,進而通過他們的主體學習,達到感情的自然的流露,在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另外,教師還可以建立起評比機制,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只要讀書,就要比誰讀得投入、讀得有感情,一段時間進行一次朗讀比賽。
總之,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需要我們教師長期不懈的努力。只有從學生實際出發,積極探索、發掘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才能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真正做到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學好語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