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會明
摘要:新時期高中化學教育教學要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尊重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所必須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探究新的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就成為我們高中化學教師教育教學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優化創新;高效
高效課堂就是注重效率、強調教學成效的課堂。高效的化學課堂要求在化學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基礎,以提升學生的化學素質為目的,通過一些有效的教學手段而達成課堂的高質量、高效益。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談談新課程理念下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幾點認識。
一、更新課堂教學設計理念
所謂設計理念是指在教學細節,課堂安排,言語交流等方面的綜合運用與編排。要想實現高效的課堂效率,設計理念至關重要。要調制出符合學生口味的一堂課,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在講解化學的某些概念或原理時,可通過恰當的舉例,最好能夠把某些學生涉及到案例中,這樣既不失課堂的幽默風趣,又能使賦予原理于生命,使它變得靈動起來。這樣學生對于繁瑣難懂的知識點就沒有必要死記硬背了,只要想起課堂上教師給出的案例,便能輕而易舉的聯想起知識細節。這樣良好的設計理念,是改善課堂效率的殺手锏。
不止形象化的舉例,問題設計也至關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應當盡量和生活息息相關,這樣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問題的深度應當是層次性的,梯度不宜過大。這樣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就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能夠很容易的理解知識的脈絡,只有這樣,才可能換取較高的課堂效率。
二、轉變觀念科學施教
化學課堂教學是化學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教學本身是圍繞著學習展開,教是為學服務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起引導、組織的作用,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主動學習意識,改變過去的滿堂灌。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課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場所,而是學生自主發展的舞臺。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優化教學過程,實施開放式教學,為學生提供探究學習的機會,把化學知識的學習運用過程設計成一定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求知、在活動中發現創新、在活動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探究活動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活動過程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并能對自己的活動進行總結和反思,對新知進行自主建構,掌握科學探索和研究的方法。教學中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師生共同研討等探索性活動,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水平,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實施探究性教學
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導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通過實驗親身經歷和親身體會科學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
首先,樹立新的課堂觀和學生觀。探究性教學改變了人們的教育觀念。明確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科學的同時,關注學習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態度的培養。
其次,利用推理進行探究,在探究中尋找規律。化學反應規律是前人通過實踐總結的科學結論。教學時不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不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魅力。空洞洞的幾個結論如何能讓學生記住呢?即使學生機械地記住了也不能運用,學生經歷了過程,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思維和推理中誘導學生進行科學的探究。
四、優化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直接影響教學效果,“21世紀的課堂將是多媒體的課堂”。中學化學教學必須與現代教育手段有機整合,實現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對于原理復雜、抽象性強的知識點,可制成課件,再現或模擬其形成過程,增強動感,強化教學效果。如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鹽的水解原理、各種晶體的結構等都可以做成多媒體課件,突出反應過程和空間結構特點,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內容。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增加課堂的信息容量,加快信息傳遞速度,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尤其在復習階段,針對各章節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可利用多媒體再現內容,并在重點、難點的地方加以突破,使學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使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系統參與信息的收集過程,形成教與學的雙向互動,更好地發揮學生思維的想象力和創造性,以及計算機的模擬功能,可使抽象內容形象化,靜止內容動感化,為學生創造生動、活潑、直觀、有趣的教學條件。
五、優化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在化學學科中占推很重要地位,可以這樣說,沒有實驗,就沒有化學。實驗教學在激發學生興趣、培養觀察能力、提高實驗能力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教師的演示實驗要直觀、準確和規范。組織學生做實驗時,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合作探究,鍛煉獨立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例如:在講酸堿一節時,首先做個“番茄實驗”,即提取番茄汁倒入試管中,滴兩滴到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成淡紅色。再往番茄汁中放幾粒鋅粒,稍稍加熱,可看到冒出氣泡。這一環緊扣一環的實驗,既讓學生急于想知道究竟,又對“酸的性質”有些了解,更豐富學生的聯想能力。
總之,高效化學課堂的構建一方面要思考學科特點,要根據高中化學學科對課堂的要求進行設計;另一方面要思考教與學雙邊的特點,根據化學教學的規律和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