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要:本文主要提出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fā)聯(lián)想,激勵探究,為一堂課的成功鋪下基石。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電教;興趣;能力
在數學課堂上恰當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還能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等方面,更是起到了其它手段所無法比擬的效果。而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伊始,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學習情境中,對本節(jié)課教學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地激發(fā)聯(lián)想,激勵探究,為一堂課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以舊引新,溫故知新
在多媒體的設計上要找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點,根據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教《有余數的除法》時,先投影顯示六個蘋果、三只盤子,指名學生到投影儀上把六個蘋果平均分放在三只盤子里,他們很快分完。這時我在多媒體上又加一個蘋果,繼續(xù)讓學生把七個蘋果平均分在三只盤子里,結果剩下一個蘋果無法平均分。讓學生思考這兩道題: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剩下的數叫什么數?通過觀察比較,學生理解了正好分完 的叫“整數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數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數叫“余數”。這樣既溫習了舊知識又掌握了新知識,這樣便能能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興趣情景,啟動認知
一個精彩的開場白可以大大的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投入到自主的學習當中。而創(chuàng)設情境則是激發(fā)學習興趣、萌發(fā)求知欲望、啟動認知的有效措施。如在教《統(tǒng)計》一課時,我先用一個很精美的開場動畫吸引了所有的學生,在動畫中,有很多游樂的設施和游玩的人,在學生興趣高漲的時候,趁熱打鐵讓學生進行統(tǒng)計游玩的人數,激發(fā)學生想出了許多種方法去統(tǒng)計,在這樣的學習氣氛中,學生比較好的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三、創(chuàng)設計問題,激發(fā)思維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在導入新課時,我適當創(chuàng)設“問題意境”,提出疑問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積極思維。如教《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時,做一框兩幅抽拉課件。教學時,先出示兩兩半徑分別為4厘米和2厘米的圓,讓學生先計算出兩個圓的面積,然后啟發(fā)學生想:圓的面積和環(huán)形面積有什么聯(lián)系?能從兩個圓的面積得出環(huán)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最后演示抽拉課件,把兩個圓重疊在一起,形成兩個同心圓。學生通過形象直觀的投影演示,理解了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用大圓的面積減去小圓的面積,實現了知識和方法的“遷移”。
四、設置懸念,引導探究
懸念可以使學生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tài),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這是導入新課的又一種方法。設置的懸念必須具有“精”、“新”、“奇”的特點,在技巧上則應“引而不發(fā) ”、“令人深思”。例如教“三角形內角和”時,我先在投影上出示一個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個三角玻璃板拼成的),并提問:“你們知道這個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嗎?”學生對此感到新奇,但并沒有把現成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兩個直角三角板,算一算:每個三角板的三個內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讓學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個內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正方形紙,沿對角線對折,得到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是原正方形四個內角和的一半。然后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個內角拼在一起,幫助學生驗證一下自己的探究結果。使學生獲得思維之趣,參與之樂,成功之悅。
五、創(chuàng)設情境,以景激情
電教媒體聚“聲、色、畫、樂”于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興趣則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時,教師也就掌握了教學的第一把鑰匙。所以,在學生學習新知識之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新奇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小數的性質”一課時,我首先播放一段動物王國舉行數學比賽的錄像:小企鵝、小猴,小鹿都高高興興地去參加了,大象伯伯出了這樣一道題:比較1.3、1.30、1.300這三個數的大小,小企鵝認為第一個數最大,小猴認為第三個數最大,而小鹿認為一樣大…那么,到底誰大呢?同學們想知道嗎?相信學完“小數的性質”后,你們一定會明白的。這樣的導入將誘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濃厚興趣。
六、利用故事,激發(fā)想象
針對小學生愛聽有趣的故事的心理特點,在導入新課時,我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幫助學生發(fā)展思維,使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識學習中去,變好奇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分數大小的比較”一課時,我說:“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故事,你們想聽嗎?”這時多媒體課件出示:“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天,天氣特別炎熱。師徒四人口渴難忍,孫悟空讓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會,八戒抱著一個大西瓜回來了。孫悟空說:“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聽了不高興了。叫喊說:“西瓜是我找來的,不給我六分之一,也得給我五分之一。”悟空樂了,趕緊切了五分之一給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著肚皮說:“我真傻,為什么會這么少呢?”同學們興趣十足,這樣的導入更能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無論采用怎樣的導入方式,都應當巧妙運用、精心制作,并致力于靈活運用電教媒體進行教學,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注意等方面的能力,還有助于深化學生情感活動,能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老師教得生動活潑,從而達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樂中學知,有的放矢,寓教于樂的目的,以便更好的服務于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