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遠
四川省營山縣人民政府縣長
以“四大理念”統領縣城建設四川省營山縣的實踐與探索
羅明遠
四川省營山縣人民政府縣長
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城市建設水平直接關系區域經濟體量和質量。近年來,四川省營山縣深入貫徹落實四川省委“兩化”互動城鄉統籌發展戰略,全力舞活縣域經濟“龍頭”,著力破解城市發展難題,傾力打造城市會客廳、標美街道、地標建筑,攻堅突破,開拓創新,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經濟加快發展。
——以專業化凸顯科學性。舉辦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專家咨詢會,引進頂級設計單位,科學規劃營山城市發展藍圖。地塊以300畝左右為一格做實做細城市建設規劃,根據城市天際線、功能布局、建筑周邊關系、交通人流等諸多因素進行專業設計,原則上平均容積率不高于2.0、城市綠地率不低于30%,使建筑物高低錯落、疏密有間,體現了城市美感和層次感。
——以全域化凸顯統籌性。堅持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三生合一”,城市形態、城市業態、城市文態“三態合一”,制定 “東進北拓西延”的城市發展思路,確立“一環兩翼一中心三片區”城市空間布局。全面完成城市新中心等7個片區詳細規劃和海綿城市等7個專項規劃。全面完成城市業態規劃布局,有效構建了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城市發展新格局。
——以剛性化凸顯權威性。強化規劃剛性約束,堅持“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管理一條龍”,從嚴審查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嚴肅查處違規建設行為,有效維護規劃權威性和嚴肅性;暢通公眾和社會參與監督規劃執行渠道,有效杜絕了有規不依、反復折騰等現象。剛性執行規劃,使夢想照進現實,一座縣域“大城”巍然屹立。
——完善配套功能。完善內外交通體系,對外開通至成都、重慶的始發動車,建成南大梁高速(南充-大竹-梁平)、巴南廣高速(巴中-南充-廣安)營山段,270公里縣內道路升級為國省干線。對內新建縣城一環路、高速路東西連接線、南北干道等20多條共計40多公里城市道路。全力解決供水問題,日取水10萬立方米的嘉陵江引水工程加快建設,綠水河應急補水工程建成投運。優化基礎資源配置,完成西城實驗學校主體工程,加快推進“三小學兩幼兒園” “三家醫院分院”等民生工程;加快建設汽車客運樞紐站,建設公交站點120個,配套設施更加齊全,城市生活更加舒心。
——筑牢生態底色。積極開展“綠化行動”,建成公園綠地7個共3000多畝、城市生態濕地1100多畝,運營35年的興隆山垃圾場建成占地400多畝的體育公園,城郊結合部1.8公里長的河灘荒地建成250畝的濱河公園。積極開展“碧水行動”,扎實推進南門河綜合整治,解決沿河兩岸5000多戶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的頑疾,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積極開展“藍天行動”,深入推進工業廢氣、汽車尾氣、揚塵污染和秸稈焚燒治理,持續改善空氣質量。積極開展垃圾治理,穩步推進垃圾發電項目,城鄉垃圾收運一體化體系高效運轉。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綠色生態成為城市主色調。
——提升整體形象。加快疏解舊城功能,建成云鳳山片區、復興橋片區、白塔片區“三大城市新區”,城市面積新拓展5.3平方公里。高標準規劃建設水景廣場、奧體中心、城市規劃展覽館,著力把城市新中心建成營山的會客廳,城市規劃展覽館、奧體中心成為營山新地標。6公里綏安大道迎賓景觀帶建成開放,5條城市進出口通道全部建成標美示范路,16公里一環路城市景觀帶啟動建設,一副魅力新城的美麗圖景呈現在世人面前。
——以文興城。堅持文化引領、文經結合,加快白塔耕讀文化、西城體育文化等主題公園建設,規劃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縣文化中心等重大文化項目,加快云鳳街片區特色街區建設,扎實抓好文化活動開展、文化藝術創作、文化品牌創建,著力使文化設施真正體現營山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
——以園擴城。堅持園區引領理念,把城市建設與園區發展有機結合,著力產城一體、同步推進。立足配套重慶發展定位,全面推進配套重慶產業園建設。培育培強機械汽配、裝備制造、電子電氣、農產品加工四大主導產業,成功創建為四川省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和省級小企業創業示范基地。立足打造成渝農產品供給基地,建成100平方公里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萬畝珍稀林木產業園、萬畝花椒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基地,成功躋身國家珍貴樹種培育示范縣、全省現代林業示范縣、全省畜牧業重點縣。
——以商活城。全面建成運營泰合現代商貿城、億聯建材家居五金城、歐瑪特生活廣場,加快建設城南現代物流園,相繼入駐天府臻信糧油等物流企業;積極推進促消費、穩增長,成功舉辦燕京美食啤酒節、營山黑山羊美食節等活動,營山正成為川東北商貿物流集散地和南充商貿物流副中心。
——管理精細化。按照“擺順、掃干凈、不擁堵”要求,集中整治城市“五亂”頑疾,推進城市管理從路面管理向建筑立面管理、從道路街面管理向河道水面管理、從定時管理向全天候管理拓展。大力推行市場化保潔方式,實行城區“一日兩掃、巡回揀拾、全天候保潔”制度,確保城區全天干凈整潔。
——手段智能化。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天網工程,整合“數字城管”“數字交警”等平臺,通過信息收集、實時監測,加強城市頑疾治理,實現城市管理從盲目化、單一化向科學化、智能化轉變。建立“民”“政”信息交流機制,實現政府與公眾的良性互動。
——主體全民化。突出責任宣導,依托環境治理“七進”活動、“除陋習、樹新風”專項行動,持續開展文明城市志愿者活動,提高城市居民主人翁意識。突出多元共治,構建職能部門、包片單位、街道社區、市民“四位一體”的城管新機制,城市治理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當前,營山城市形象煥然一新、人居條件全面改善、群眾幸福感大幅提升,縣域經濟保持科學發展、轉型發展、加快發展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