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思 朱伊婧
(中國人民銀行湘潭市中心支行,湖南 湘潭 411000)
淺析當前湘潭市金融市場運行情況及對策建議
謝 思 朱伊婧
(中國人民銀行湘潭市中心支行,湖南 湘潭 411000)
2016年,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施政背景下,湘潭市金融市場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突破,各類型市場主體交易品種逐漸豐富,交易經驗日漸成熟。但與此同時,所蘊含的問題和風險也逐步顯現,法律法規、金融監管、風險防范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亟待完善。
金融市場;電子商業票據;債券市場;湘潭
(一)直接融資工具獲得快速發展。
2016年,為順應供給側改革發展目標,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湘潭市直接融資工具獲得了快速發展。截至2016年11月末,湘潭市直接融資工具新增額為207.06億元,占社會融資規模的比例達67.60%,同比增加24.4個百分點。其中,企業債券融資所占比例達57.46%,同比增加24.71個百分點。可看出,債券市場正逐漸成為湘潭市非金融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融獲資金的主要渠道。2016年湘潭市新發行債券總額達216億元,同比增長134.02%。并且債券品種逐漸豐富,創新產品逐步得以運用,如超短期融資券、城市停車場建設專項債、雙創孵化專項債等創新產品均得以成功發行。另外,今年湘潭市上市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有所增長,為31.06億元,同比增長82.71%。
(二)電子商業票據業務取得突破式進展。
2009年央行已開始建設電票系統但推動效果不理想,隨著2016年紙票風險問題頻發,人民銀行采取了更為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來促進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的發展,2016年湘潭市電子商業票據業務實現了快速增長。1-11月,全市銀行機構累計簽發電子商業匯票89.43億元,比2015年全年簽發總額增加70.70億元,同比增速超過377%,累計辦理電子商業匯票貼現51.94億元,比去年全年簽發總額增加38.90億元,同比增速超過298%。
(三)回購業務資金融出入結構轉變為凈融入結構。
由于湘潭市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均為農村金融機構,資金較為富余,長期以來該市市場成員主要充當著債券回購市場的資金融出者角色。隨著2015年人民銀行多次降準、降息以及開展逆回購操作向市場不斷注入流動性,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持續下行,市場成員逆回購業務的收益率大幅降低,湘潭市回購市場由資金凈融出逐漸轉變為資金凈融入結構。2016年,全市累計辦理債券正回購業務3372筆,交易金額合計5474.30億元,逆回購業務1154筆,交易金額合計771.94億元,凈融入資金4702.36億元。而市場成員將凈融入的資金除補充機構流動性資金外,主要用于配置利率債,由此所實現的投資收益明顯增長。同時,這種轉變也體現出湘潭市銀行間市場成員機構市場操作水平有所提高,操作經驗逐漸豐富。
(一)受“假章門”事件影響資金利率現亂象,凸顯部分期限利率波動監測的空白。
自央行開始實施“非典型緊縮”貨幣政策,再加之美國加息引起資金外流,市場流動性緊張氣息逐漸蔓延,隨著國海證券“假章門”事件爆發,年底市場流動性緊張局面走向高潮。據湘潭市債券市場成員機構反映,近期受市場代持違約事件影響,各市場成員機構為防控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出現大規模暫停正常現券交易和回購交易業務現象,現券資產流動性隨之降低,甚至給機構整體流動性風險管控帶來挑戰。一時間,債券回購市場利率出現大幅上漲,特別是不受央行監測的隔夜、七天和一個月之外期限的回購業務利率出現無規律上漲,較短期限(七天以內的,如2天、3天)回購利率顯著高于中長期限(14天、21天)利率。
(二)交易對手雙方信息不對稱造成風險監控盲點,委外資產風險交叉傳染值得關注。
隨著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主體多元化,湘潭市各市場成員的交易對手也逐漸多元化,如湘潭農村商業銀行由原來的交易對手均為銀行業金融機構逐漸擴大到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計劃、資管計劃等。由于銀行間債券市場業務通常采取QQ、傳真方式進行詢價交易,交易對手之間特別是銀行對資管計劃、信托計劃的資金來源、資信狀況、資金投向毫不知情,潛在的道德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并且,隨著銀行委外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許多資管計劃、信托計劃的資金來源為銀行的委外理財業務,再加之委外業務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受托人通常將資金投向高風險領域導致委外資產抗風險能力差,而這又可能通過債券代持等交易交叉傳染至銀行業金融機構。
(三)電子商業票據宣傳力度有待加強,中小企業接受度不高。
要實現電子商業票據的低成本融資和快捷支付功能,上中下游企業均需要開通電票賬戶。由于開通電票賬戶對企業的硬件條件有所要求,且通常開戶銀行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一時難以接受,仍習慣于使用傳統紙票,尚不能認識到從長遠來看電子商業票據有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據建行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小企業開戶通常是由于大型企業的強制要求,如湘電集團要求其上下游企業使用電子商業票據進行結算。
(四) 中小企業利用電票的便捷性,借助大型企業信用虛開電子商業承兌匯票。
商業承兌匯票是以商業信用為基礎,無需經過嚴格的審查,其監督管理較為寬松,再加之電子商業承兌匯票的便捷性,其中所蘊含的潛在風險不容忽視。如湘潭鋼鐵集團于2016年12月31日在建行網上銀行兌付電子商業承兌匯票時,發現醴陵市譜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開具的一張電子商業承兌匯票,承兌人為湘潭鋼鐵集團,而實際上該公司并未與湘潭鋼鐵集團對該事宜進行過協商。由于進行承兌操作時,系統并未要求部門主管及領導的審核,一旦操作人員未發現,則此張商業承兌匯票便出具成功,到期后,持票人可要求湘潭鋼鐵集團進行兌付,給湘潭鋼鐵集團帶來損失。
(一)健全法律體系,促進代持業務健康發展。
健全法律體系,對債券代持業務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懲戒,以此約束交易雙方的道德風險行為,提高債券市場交易的安全性。
(二)提高監測力度,降低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
加強對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的資產規模、資金實力、歷史交易情況、資信情況等數據的監測和信息公開,以及對債券代持業務、銀行委外理財業務的數據統計監測,將此類業務的資金來源、中間環節、最終投向進行穿透聯接以綜合反映業務發展狀況。
(三)加強監管協調,降低金融風險的交叉傳染。
聯合金融辦、銀監、保監、證監等部門,提升部門聯動性,加強對債券代持、委外理財等業務間聯系的的監督監管,減低交叉性金融風險感染可能性。
(四)提升宣傳針對性,提高中小企業對電票業務的接受度。
針對不同類型企業的不同需求,開展多元化、多層次的宣傳活動,積極引導相關銀行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電子商業票據的宣傳推介和咨詢服務,提高中小企業對電子商業票據的功能和相關政策的了解,不斷提升電票業務的普及率。
(五)加強風險防范,避免部分中小企業投機行為。
引導企業加強電子商業匯票的風險防范,指導其完善電子商業匯票授權管理制度、操作實施細則、操作權限設置,避免一人的操作失誤造成整個企業的損失,切實降低企業電子商業匯票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