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玲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陜西咸陽 712046)
關于建筑管理方法科學化發展的具體分析
張紅玲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陜西咸陽 712046)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的管理也逐漸步入科學化管理的軌道,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都已經采用了科學化的管理方法,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但隨著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經濟發展的不斷變化,如何有效地把握科學管理的發展方向,就成為了建筑行業關注的焦點問題。因此,需要對此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提高建筑行業的管理水平。從我國建筑管理的現狀出發,論述我國建筑管理科學化的發展方向,并詳細地分析我國建筑管理科學發展的主要對策。
建筑管理;科學化;發展;方向;主要對策
建筑管理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其具備系統性、綜合性、復雜性等特性,并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興起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國的建筑主管部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既要強化政府對市場的監管職能,又要引導市場的發展方向。因此,有效地規范建筑管理方法,科學地調整建筑管理策略,是促進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筆者認為,應對建筑管理方法的科學化發展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確保建筑行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從我國建筑管理的現狀出發,論述了我國建筑管理科學化的發展方向,并詳細地分析了我國建筑管理科學發展的主要對策。
1.建筑管理行業的發展趨勢。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和成熟,建筑的管理方法也逐漸地與國際接軌,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管理效率的提升。例如,我國建筑行業在投資項目上逐漸擴展,海外項目的增多對建筑管理的方法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企業在投標過程、施工組織、技術方案、現場管理、后期維護上都采用較為先進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這在很大程度地促進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和進步。政府也在建筑行業發展階段出臺了較多的政策,為我國建筑業引來了投資,這也極大地推動了建筑管理模式的發展,并且也改變了國內的建筑承包模式,從傳統的施工承包轉變為項目承包,從施工管理轉變為精細化管理。這使得許多國有建筑企業改變了運作模式,加強了資產重組和管理細化,使得企業得到可持續發展,雖然有些企業被淘汰了,但同時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也得到了發展的機會。
2.建筑管理中的成本和信息管理。目前,在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和理念方面我國的建筑管理行業仍然較為落后,在建筑生產過程中,沒有對產品的成本進行科學化的控制,只想著減少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沒有考慮到非生產方面帶來的成本浪費,如圖紙設計過程中的成本浪費、施工人員的崗前培訓費、施工中的設計變更、現場簽證帶來的附加費用等,以上因素都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支出,并且還都是必須支付的費用,因此導致大量的資金浪費。這對成本管理和控制是非常不科學的,也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長遠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另外,我國建筑企業在信息化管理方面還較為薄弱,信息化社會中建筑企業缺乏對信息的管理與利用,造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發展不理想,引發了管理中財力、時間、精力上的大量浪費。
3.對建筑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安全性是建筑生產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建筑施工的關鍵問題。在建筑企業生產過程中,建筑物的質量問題是質量監督部門檢查的重點,這就對管理中施工材料、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人員、施工檢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采購材料時,監督人員要強化管理,要對施工的原材料進行較為細致的檢查,包括:出廠日期、合格證、產品質檢證書、規格和尺寸、外觀有無破損、存放地點、現場復試、施工部位等進行科學的檢查,以保證材料的質量。同時,監督人員還要做好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的檢驗,施工單位需要對監督單位上交技術交底、施工部位說明、施工機械使用及施工方法,并配合監督人員的檢查,以保證工程質量。因監督管理在建筑施工中往往被忽視,造成一些竣工后的項目無法檢測安全隱患,如隱蔽工程的階段性檢查、安裝工程的隨工檢查等。雖然我國的建筑法律在逐步完善,但大多數的法規文獻還是以地方出臺的條例為指導,只適合局部地區,并且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現有的法律和規范不能滿足變化迅速的市場,因此提高監督管理水平非常必要。
1.建筑理論與方法的科學化。現階段,我國建筑行業在系統化、信息化、控制化、科學化得到了充分運用,這極大地提升了管理效能,但從現場管理和項目管理出發,還應注重決策技術、預測技術、數學統計、線性規劃、網絡技術、對比技術等現代管理方法的應用和發展。
2.社會化和專業化。現代社會中需要專業化的建筑施工企業,并且建筑企業能夠提供較為完善的管理業務和專業化咨詢業務,這是信息化社會對建筑行業發展的基本需求,也是世界建筑行業發展的潮流。所以,建筑企業應建立相應的部門,提高建筑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發展,為招投標做好前期的準備。
3.標準化和規范化。建筑管理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管理過程中必須建立標準化制度和規范化制度,要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并且也要滿足工程質量的需求。管理中標準化和規范化的實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管理的水平和施工標準,并且能夠促進建筑經濟效益的提升。
4.國際化。隨著我國建筑企業海外建筑項目增多,建筑管理的國際化趨勢事在必行。建筑管理的國際化主要是指依照國際慣例進行建筑管理的整個過程,通過國際化管理可以把不同文化背景的技術人員組織到一起,并建立相應的施工流程、施工標準、施工方法、質量監管方法等,這可以使得建筑中的協調有一個統一的基礎。
5.創新理念。建筑行業的科學化管理也要敢于改革和創新,管理方法是為建筑工程的質量、時間、效益服務的,只有建立適合自身工程的管理方法,才能夠滿足工程建設的基本需要,因此要創新管理理念,以此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6.科學的管理方法。建筑管理是以實現工程竣工為目標的,其中也要對質量、投資、技術標準三大項進行有效的控制,這三項是矛盾統一的關系,要在管理上找出最佳的結合點,以做到綜合優化、控制成本、質量滿意,其中還要采用成本核算、進度控制、新材料、新技術等管理方法,為建筑的科學化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
1.健全管理制度。政府職能部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建筑管理制度,并把管理制度貫穿到各建筑企業內部,使企業能夠得到應用,滿足工程質量和規范的要求。現階段,我國的建筑管理制度還處于發展階段,有些施工標準和技術標準還不健全,如綠色施工技術標準、環保節能施工標準等,施工中缺乏對資源消耗和機械棄物排放的控制,導致管理中出現了許多問題,阻礙了建筑工程的順利進行,或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所以,各地方建筑管理單位應根據國家對建筑行業的施工要求和辦法來有效地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施工標準、環境要求、監督機制為出發點,規范建筑施工企業的行為,并建立獎懲機制確保建筑管理方法的科學化,以促進建筑業的良性發展。
2.以人為本原則。建筑管理方法的科學化,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我國政府確立了建筑發展的新思路,但在管理模式上也要從人本理念出發,因為人才是影響建筑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地從人本理念出發,可以極大地提升建筑質量、施工效率、安全標準。因此,“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應貫穿于建筑項目的全過程,并通過科學化的調配和管理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管理者也要采用較為適宜的管理策略來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樹立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強化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增強工人安全生產意識,以避免安全事故。
3.爭創優工程。建筑管理科學化應以爭創優工程為目標,這也是建筑管理科學化的重要體現。政府在管理中應組織相關的評選活動,在為建筑企業提供相應便利的同時,鼓勵企業參與到行業技術和施工管理水平評比活動中去,對科學化管理較好的企業要大力地進行宣傳和獎勵,以提高行業整體的科學化管理水平。企業管理者也要認真地對待創優工程的評比,要做到項目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精中求精,對項目完工的檢查和評測要有針對性,確保工程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4.建立監管機制。建筑工程需要完善的監管體系,并且隨著建筑技術的提升,以及新材料、新技術、大型項目的出現,建筑企業必須做好監管體系,以保證工程整體的施工質量。政府在監管機制的組織上也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建立技術能力較強的監理團隊,并且能夠長期對建筑項目進行監管和檢查,從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同時,還要建立社會監督機制,這是政府監督對象的再監督,也包括對政府監督自身的監督,通過公民的監督來促進建筑項目質量的提升,滿足建筑施工要求,達到政府和人民都滿意,這樣的管理方法才能夠實現建筑企業管理的科學化發展。
[1]肖建國,潘京根.關于建筑管理的研究[J].城市地理,2014,(10).
[2]賈小蘭.淺談建筑管理存在問題及針對性的一些解決方案[J].科技資訊,2013,(5).
[3]裴曉虎.建筑管理的發展趨勢分析[J].城市建筑,2013,(10).
[4]萬書美,王有峰.探究我國建筑管理現狀并提出解決辦法[J].河南科技,2013,(13).
[5]于文利.如何改善我國建筑管理的現狀[J].科技創業家,2013,(16).
[6]孫樹奎.對建筑管理方法的重要性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09,(20).
[責任編輯 李曉群]
C931
A
1673-291X(2017)09-0175-02
2016-12-26
張紅玲(1986-),女,陜西寶雞人,助教,碩士,從事建筑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