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
10.1
1~7日,深滬股市國慶假期休市。
10.10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發布《關于修訂〈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
中國聯通發布公告稱,公司定增申請獲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
10.11
10.13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對于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違法減持甚至清倉式減持及相關違反違規行為,證監會將重拳治亂,嚴厲打擊,對其中涉嫌刑事犯罪的堅決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責。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大對律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法律業務的監管執法力度。
10.16
證監會日前以問答方式對境內證券經營機構境外全資子公司的監管權屬問題進行明確。根據屬地監管原則,證券公司境外子公司持牌業務由所在地證券監管部門履行監管職責。證監會主要通過督促母公司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對境外子公司管控來防范相關風險。
10.18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
10.19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討論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表示,根據十九大報告,資本市場未來要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攻堅戰,同時不能制約補短板的進程,要對市場的優化結構做出貢獻。下一步要持續推進改革,以更大的勇氣推進開放,盡早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9月新增兩家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分別為貝萊德機構信托公司和霸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滬深證交所同時發布《有關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資產支持證券的掛牌條件確認指南》和《信息披露指南》。
10.20
證監會近日依法對恒康醫療內幕交易案作出行政處罰。證監會表示,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過程是內幕交易的高發領域,證監會對此類行為將始終予以重點監控和嚴厲打擊。
10.24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
MSCI明晟發布納入A股的指數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es。這是A股今年6月被宣布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后又一新進展。
財政部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管理的通知》。
10.26
中國證監會黨委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及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精神。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劉士余主持會議并講話。
10.30
創業板迎來8歲生日。自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掛牌上市以來,截至2017年10月27日,創業板共有690家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總數的20%;總市值5.5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的9.5%;累計IPO融資規模達3481億元,股權再融資規模達2576億元。
10.2
美國證監會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共同發布《聯合投資者公報》,為資本市場投資者提供投資建議。這是美國監管機構在國際證監會組織于10月2~8日推行的“世界投資者周”期間的重要活動之一。
為紀念國際證監會組織推行的“世界投資者周”活動,日本交易所旗下的東京證券交易所舉辦該活動的開幕儀式。日本交易所在此期間發布“投資者教育措施”和“防范不公正交易措施”。
10.9
新加坡交易所和FactSet推出一系列聯名主題指數,旨在為投資者提供地區和全球不同主題的投資機會。該系列指數目前包含四個主題指數,分別是SGX-FactSet亞洲技術優勢等權指數、SGX-FactSet全球網絡安全指數、SGX-FactSet全球機器人技術指數、SGX-FactSet亞洲醫療保健精選等權指數。
10.12
香港交易所宣布將于11月6日實施第一階段提升收市后交易時段(T+1時段)措施,屆時恒生指數、恒生國企指數、小型恒指及小型恒生國企指數期貨的T+1時段將由現時的下午5時15分至晚上11時45分延長至下午5時15分至次日凌晨1時。
10.16
香港交易所聯合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及哈薩克斯坦國家主權財富基金Samruk Kazyna在香港舉辦“哈薩克斯坦投資者日—— 一帶一路”會議。
臺灣證券交易所攜手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大型暨新銳企業赴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進行市場推廣,以吸引更多資金投資臺灣股市。
10.17
新加坡交易所宣布在芝加哥設立美洲辦事處。新交所表示,在美國設立運營部門將能為該地區不斷增長的客戶群體提供更好的服務,滿足國際投資者對投資亞洲市場和管理相關風險敞口日益上升的需求。
10.19
東京證券交易所與京都銀行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建立協作機制,共同推動創新,為地方企業成長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資本市場服務。
10.23
納斯達克宣布完成收購eVestment(一家行業領先的內容和分析提供商)。該項收購將進一步加強納斯達克的全球信息服務業務,擴大其在買方領域的影響力,實現更好的盈利。
10.26
新加坡交易所創業板“凱利板”推出10周年。凱利板于2007年11月推出,愿景是為高增長企業提供進入高效資本市場的途徑。目前,凱利板共有197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120億新元。
美國證監會與歐盟委員會就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新法規MiFID II的目的、研究條款及其與美國監管法案的關系發表聲明。歐盟公司自2018年1月3日起可繼續利用美國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可繼續享受MiFID II法規對投資者的保護。
10.27
日本金融服務廳發布ICO風險提示,強調發行數字代幣這種融資方式對投資者構成的高風險因素,并強調新興行業中可能存在欺詐現象,提示投資者在投資前要充分了解風險及項目內容。
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表示,香港證監會支持引進不同投票權(同股不同權)架構,正與香港政府和港交所討論投資者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