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是指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每一個與經濟財務有關的環節或小細節都處于嚴格的監控中,使相關制度規范化,使有關工作更加標準化、高效化。本文主要針對煤礦企業經濟管理方法進行分析。
經濟管理制度要和煤礦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相一致,和企業綜合管理制度不會發生矛盾,畢竟兩者都是為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目標服務。
1.財產清算核查制度
在對煤礦企業經濟財務進行精細化管理時,一定要增加財產清查頻率,并且時間沒有規律,如此才會對與財務接觸到人員不軌行為起到約束警告作用,也能及時發現財務流轉異狀,進而將損失降到最低,還能盡快找到涉事人員,并采取法律手段使其受到處罰[1]。無論財務大和小,財務部門以及審核部門都要一一進行核查,對資金流動情況以及去向、用途等全面掌握,如此,領導人員也能知道生產經營薄弱環節,會采取有效措施來提高該環節經濟效益。
2.人性化經濟決策制度
煤礦企業的領導人員在對經濟方面進行決策時,往往采取專斷方式,在企業發展目標的制定以及相關措施的落實決策時,也不會輕易聽取管理人員以及基層人員的意見。領導人員的決策有時會有偏差,所以還要建立人性化的經濟決策制度,多給管理人員以及基層人員發表建議和意見的權利,使集思廣益后的決策能更有利于規避企業發展風險,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
3.權力制約制度
民主決策制度只是享有建議的話語權,真正的決策權還是掌控在領導人員手中,領導人員位高權重,為了自己的利益會將民主決策作為表面工作,實則實行獨裁,這時還需要建立權力制約制度,由專門的監督部門輔助民主決策制度來制約領導人員的專權,使集思廣益后的決策措施等能得到落實,使管理制度貫穿到每個部門的工作中。不使某個人或某個部門權利過重,是保證煤礦企業經濟精細化管理高效的重要措施。
4.資金有效利用制度
煤礦企業要想使資金得到有效管理,還要使每一筆落到實處的資金都有價值,也就是利用率達到最大,能帶來更多的利潤,而不是時期浪費。所以還要針對資金使用建立使用管理制度。具體表現為,公司在開賬戶時,銀行的選擇以及相關業務的辦理都要使企業所有的領導人員知情并允許,凡事私人以公司名義開賬戶的人員,企業要予以處罰[2]。企業資金的使用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核,在月初相關人員就要針對財務活動制定詳細計劃,使其成為資金使用的參考標準。領導人員的私立賬戶不要和公司賬戶掛鉤,避免財產流動混亂,使財務運用合理合法。
1.做好基礎工作
精細化管理就是將管理措施落實到經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的小細節處,使所有的資金都得到有效利用和管理。所以在對企業經濟進行管理時,不僅要關注規模比較大的財務活動,更是要將基礎性的財務活動管理工作落實好,使煤炭企業大小資金都不會隨意損失,使精細化經濟管理方法發展空間得以拓展。
2.規范財務流動過程,避免財務風險
煤礦企業屬于高收益生產,但資金支出的地方也不少,所以煤礦企業進行財務活動很頻繁,也比較集中,在這過程中,稍有差池,都會產生財務風險,使煤礦企業無法對經濟進行有效管理,所以還要將精細化管理分散成兩部分,分別管理,這兩部分是收入和支出[3]。領導人員要做到對財務信息的實時掌控,針對收入和支出制定規劃,避免出現入不敷出的現象。此外,財務管理要由好幾方人員共同完成,這幾方人員之間要彼此進行監督和審核,使每一筆財務去向都清楚明白,對于關鍵的財務按章等,也要由不同的人員來保管。如此企業的財產不會因為內部人員而發生損失。
3.定期進行經濟分析工作
定期進行經濟分析是精細化經濟管理方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進行經濟分析,對所有的財務活動作出相關賬目,使財務流動一目了然,財務的收支狀況以及生產運營狀況全都直觀可見,領導人員可以針對財務支出比較多的環節進行研究,看是否是設備原因導致成本過高,進而能對其采取改進措施,還可以對收入比較低的環節進行思考,查找問題。經濟分析也能直接反映企業整體運營狀況以及管理狀況,進而為采取新的管理措施作參考。
4.做好經濟預算工作
預算工作是企業進行經濟決策的參考,是成本節約措施制定的前提,只有了解煤礦企業生產發展所需要的預算資金,領導人員才能對每個環節的資金使用進行規劃,然后針對每個環節資金節約的薄弱點進行資金使用控制。做好預算工作是精細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各部門要配合財務部門,將本部門有關財務活動的信息進行整合,呈報給財務部門,財務部門對這些信息進行預算處理,最后編制相關的預算報告。領導人員以及相關財務人員等要針對預算報告作出成本節約方案,然后分發到每個部門中,由其執行節約措施。
經濟管理只是企業管理中的一部分,做好企業每一項管理,經濟效益自然能得到保證,所以光使經濟管理精細化還是不夠的,還要使企業內部管理都精細化,如此企業能得到長遠發展。精細化經濟管理方法加強主要有兩方面,其一使煤礦企業的員工都能有一個財務精細化管理觀念,并將自己的行為與其聯系起來。比如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員工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按照相關的標準規范進行設備的操作使用以及相關煤礦生產技術的落實,使煤礦生產設備出現故障的機率能少些,使生產效益能得到提高,維修成本的降低,資金收益增多,企業的經濟效益便能得到保證。此外,每個員工都要執行預算計劃,不使自己的花費出現超預算現象,如果和生產經營沒有關系,超預算的部分,員工要自己買單。關于生產設備等方面的選擇時,一定要注意設備質量以及財務流動情況,防止有關人員吃回扣現象發生。
其二將經濟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結合在一起,畢竟所有的財務活動都是通過人完成的,如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都很高,出現操作失誤的問題也會少些,生產效益必然會得到提高。素質高的人員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使相關的成本不會發生,而人力資源得到精簡后,人力成本也會減少。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式要采取激勵機制與考核機制相結合的方式,使員工都能為企業財務節約著想,能自發節約成本。
煤礦企業經濟管理方法主要講究精細化管理,使生產經營中花費資金較多的環節都能得到控制,使每筆資金的去向都有價值,都是按照一定的財務規劃進行的。
(霍州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李雅莊煤礦,山西 霍州 031400)
[1] 張運站.煤礦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方式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7):27.
[2] 周曉明.煤礦企業管理與提高經濟效益分析[J].管理觀察,2014,(13):78-79.
[3] 劉曉紅.煤礦企業經濟管理方法探討[J].煤炭技術,2014,33(03):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