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農業科學院 生物中心,天津 300384)
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影響及對策
丁偉
(天津市農業科學院 生物中心,天津 300384)
隨著社會的發展,預算法在應用過程中不僅存在很大的弊端,還無法滿足現階段事業單位對預算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對預算法進行了改革,形成了新的預算法。由于種種原因,新預算法的實施給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造成了很大影響。本文就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影響及對策進行探討,以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
新預算法;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影響;對策
1、構建了更加透明的預算制度
新預算法中規定事業單位應當將所有的支出和收入都融入到預算當中,其對于我國預算制度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1]。此外,新預算法中還明確了預算的種類,主要分為社保基金、國有經營、政府基金以及一般性公共預算等。這種對預算種類的明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有些單位自行編撰預算的種類,對于預算制度的完善是十分有利的。我國政府為了能夠使預算變得更加透明,新預算法還規定了事業單位公開預算的具體情況,其要求事業單位只要沒有涉及國際機密的預算,所有的預算情況都應當在上級部門批準的20日內,將其公布于社會。并且,還要求相關部門對每筆預算的具體使用情況進行說明。新預算法中的這些規定,對于提高事業單位預算透明度,使政府預算變得合法合理具有積極作用。
2、制定了預算平衡機制
新預算法和以未改革之前的預算法相比較,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制定預算平衡機制。而以前所實施的預算法,只是簡單要求地方事業單位完成上繳工作即可[2]。根據兩種法律的具體實施情況來看,新預算法能夠有效調節事業單位的收支平衡,同時規定了預算基金的具體情況。不僅如此,新預算法的提出和應用還能夠使一般公共預算調節預算基金,以便解決后期所出現資金缺乏的問題。這種通過事先設置預算基金,能夠有效調節事業單位的收支平衡,對于事業單位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和意義。
3、規范事業單位債務管理
為了能夠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和事業單位的債務風險,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的舉債進行了規范,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舉債主體的限制。新預算法明確規定了只有經過我國國務院批準的省級事業單位和政府才有資格舉債[3]。新預算法對舉債主體的詳細規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規避事業單位和政府所存在的舉債風險。其次,舉債用途的限制。新預算法中對于事業單位舉債的用途也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其所舉借的債務只能夠應用在具有公益性的事業上。這種對事業單位舉債用途的限制,能夠有效避免事業單位對舉債的濫用,從而降低事業單位的債務風險。再次,舉債規模的限制。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舉債規模并不能由其自行決定,而是需要經過我國人大常委會的批準。最后,舉債方式的限制。新預算法規定,只能夠通過發行地方債券進行舉債,不能夠采用其他的方式進行舉債。
1、能夠有效提高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透明度
由于新預算法要求事業單位在得到批準以后,需要在20日以內向社會公布其具體的預算情況,如果預算中包含有國家機密預算,則只需要將這部分預算內容剔除出去再進行公布,同時事業單位還需要對預算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和闡述。新預算法中的這些規定和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透明度,使事業單位所進行的預算工作更加合法合理[4]。在新預算法實施的大環境下,這種將財會工作變得透明化的方式,能夠促使事業單位進一步實現陽光預算,從而使該單位的財會工作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2、能夠有效控制事業單位的債務風險
未改革之前的預算法嚴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發行地方債券,然而在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需要舉債,使得事業單位繞過了預算法,利用其它融資平臺進行舉債,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事業單位的債務風險。在這種情形下,我國對預算法進行了改革,形成了現行的新預算法。新預算法規定了事業單位可以根據需求適當進行舉債,但是對事業單位舉債的用途、主體、風險、方式和規模等方面都進行了規范,避免出現舉債濫用和不合理舉債等情況的發生[5]。其還規定事業單位的舉債只能夠用在公益性事業上,而且需要事業單位擁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和償還債務的能力,從而使事業單位有效避免出現債務風險。
3、能夠有效改變事業單位的預算控制方式
未改革之前的預算法,其要求事業單位在每一年都應當達到收支平衡,這種以收入為基礎來規劃支出,使事業單位不出現赤字情況的預算方式,雖然能夠有利于解決事業單位存在的赤字問題,但是也會出現人為更改事業單位的年度預算,隱瞞事業單位具體收支情況,無法準確反映出事業單位的資金情況的現象[6]。而新預算的實施則能夠有效改善這一問題,能夠使事業單位實現年度范圍內的收支平衡,穩定調節預算基金,所征收的稅金也會變得更加符合規定,有效避免出現年底結余突擊花錢的情況。
4、能夠有效完善事業單位的轉移支付制度
轉移支付主要是用來平衡事業單位的財政情況,能夠對經濟發展不平衡區域重新進行財政資金的分配,從而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在未改革前的預算法下,轉移支付常會出現轉移不及時、設置不合理等問題;而在新預算法下,這些問題都得到了有效解決,其要求財政的轉移支付應當符合公平、公開和規范的原則,并且還明確規定了轉移支付的下達時間,有效保障了基層事業單位的財政轉移支付。與此同時,新預算法中還規定,如果通過市場所能夠調節的事項,則不允許再設立專項轉移支付。新預算法對轉移支付的規定,有利于對轉移支付結構進行優化,以便形成更加健全的轉移支付機制,科學合理分配財政資金。
1、加強對事業單位預算的監控
在新預算法實施的大環境下,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新預算法中規定的內容及時向社會公布其預算情況,以便接受社會大眾的監督,并且事業單位在面對社會民眾和媒體所反映的現象時,也應當認真分析具體的原因,以便找出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對其進行整改。與此同時,事業單位的領導者應當摒棄以往一言堂的管理模式,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管理監督體系,從根源上有效遏制違法行為的發生。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也應當嚴格按照新預算法中規定的內容對預算工作進行管理和監督,使得預算編制合法合理[7]。對于一些事業單位所負責的大型項目,應當對其進行重點審計,并將審計結果及時公布于社會,以確保項目預算的有效執行。
2、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
在進行預算編制時,應當采取全口徑預算方式,該預算主要是將事業單位的全部收支情況列入到預算當中,并對其進行統一管理,如此一來就能夠有效控制預算外的資金。因此,事業單位應當構建出健全的管理規范和編制方法。會計人員在編制預算前,應當先了解事業單位業務的具體情況,以免出現漏報和錯報的情況。對于事業單位在項目上的支出,應當先對其進行有效的論證,然后根據事情緊急情況進行相應的安排,尤其是針對惠民工程或是具有較高效益的社會工程,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應當對其具體的支出情況進行細化,以便使最終的預算結果科學合理化。
3、加強財務風險控制
新預算法在控制事業單位財務風險方面提出很多標準。新預算法規定,對于必須要進行融資的項目工程,應當嚴格控制項目融資的金額,同時結合該時期事業黨委的具體經濟情況編制債務償還明細,以降低事業單位因收入不足而造成的財務風險[8]。對于從政府獲得的地方債券,應當綜合考慮項目的具體情況,發現所存在的潛在風險,并對項目風險進行評估。此外,事業單位還應當在事前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深入的研究,在事中做好每筆資金撥款的管理和審批,事后還應當對資金的具體情況進行審計,以便能夠對資金預算進行全控制,在提高資金利用率的同時,也能夠降低事業單位所面臨的財務風險。
4、構建健全的考核方式和責任機制
預算在編制與執行過程中需要具有較高專業技能和素養的人才。事業單位應為財務人員創造更多的機會進行各種形式的培訓,使其能夠對新預算法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從而不斷提高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業務能力和個人素質,為事業單位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財務人才。在考核財務人員業務能力上,應采用優化考核方式,為一些具有較強責任心、上進心得財務人員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并能夠讓其參與到事業單位的具體管理和決策中[9]。此外,事業單位還應當營造出全員重視預算的良好氛圍,以便提高事業單位在預算上的整體水平。在責任機制實施上,應當明確每個財務人員在預算工作上的職責,當預算中出現問題,應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并根據實際情況對責任人進行嚴格處理,以保障預算的順利進行,從而有效規避事業單位所面臨的財務風險。
總之,我國在預算法上的改革給我國事業單位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財會工作上,所造成的影響最為明顯。事業單位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改革后預算法中的內容,才能夠充分發揮出其在財務工作上的作用。
[1] 蔣小蘭: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5,10(22).
[2] 張淑梅: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影響及對策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5(9).
[3] 陸俊奇:新預算法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影響與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5(11).
[4] 戴安容: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商業會計,2016,7(14).
[5] 張進: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研究[J].財會學習,2016,5(13).
[6] 涂紅梅:新預算法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和解決途徑[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4(12).
[7] 劉瑋:淺談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影響與應對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5,8(19).
[8] 唐平生:新預算法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3(8).
[9] 劉璐: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高校)財務會計工作影響及對策研究[J].企業導報,2016,10(17).
(責任編輯:張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