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肖
中職學生養成教育研究
◎李景肖
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當中,行為習慣的養成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出發,探討其行為習慣養成的策略。
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是我國職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是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出發,探討其行為習慣養成的策略,對于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等相關理論研究有著積極的借鑒作用。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由于年齡、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原因,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特點。首先,自我約束力較差。從年齡層面來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大都處在15到18歲,在這個年齡階段其自身的自我約束能力還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這就為教育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其次,自我意識較強。當前,在社會外在環境的影響下,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具有比較高的自我意識,在生活和學習過程當中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缺乏對他人的理解與認同,容易出現挑戰權威的現象。所以,如何從這一現象出發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進行科學的引導,是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教學中所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
最后,學習規劃有待明確。經過相關研究表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對于自己今后的職業發展規劃并沒有進行科學的認知,這就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呈現出學習無目標感等方面的問題。所以,立足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當下的學習心理現狀來制定良好的學習規劃是提升和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健康發展水平的主要思路。
行為習慣養成在個體成長與發展過程當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一個良好的習慣不僅有助于學生當下的發展,更有助于學生今后長遠的發展。相反的,一旦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和社會生活習慣,在個體今后的學習和成長過程當中將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從宏觀來講,行為習慣養成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在中職學校學生發展過程當中,學習提升是其主要的任務,通過科學的引導幫助中職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觀,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習效果也可以幫助其建立學習自信心,引導其在自我學習道路上獲得更好的發展。
其次,有助于中職學校管理水平提升。目前,如何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是包括中職學校在內的我國諸多學校關注的主要問題,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來幫助中職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較好的自我約束意識,遵守班規校規,將會在很大層面上促進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也有利于促進中職學校健康穩定發展。總之,在中職學校實施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自我的發展有提升,也有助于學校的健康發展。
在上文中,主要探討了中職學校學生特點以及實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意義,在借鑒相關研究成果基礎上,本文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中職學校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策略。
首先,樹立典型。從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學生具有一定的模仿心理。因此,在今后的中職學校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過程當中,學校應該通過樹立典型的方式來發揮出榜樣的示范作用,例如,可以通過評選學習標兵的方式引導廣大中職學校學生向標兵看起,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努力學習,不斷提高在發揮出榜樣的示范作用的同時,中職學校也可以通過反面教材反面典型來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起到一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例如,對于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過程當中,出現的種種的不文明行為,學校應該進行通報批評,來對廣大的中職學生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通過正面示范與反面的批評進行有機的結合,可以幫助廣大的中職學生逐漸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其次,踐行學校行為規則。為了幫助廣大中職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應該在制度層面不斷的完善學生應該遵守的校紀班規,通過明確規則幫助學生建立規則意識,按照規則的規定來進行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例如,有的中職學校禁止學生穿奇裝異服,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著裝習慣,因此,在今后的中職學校學生行為規則方面可以不斷的具體和完善,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行為習慣養成的方向,逐漸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再次,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在一個學校發展過程當中,校園文化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因此,在中職學校今后的發展過程當中,要把建設文明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作為學校建設的主要方向。在良好的校園文化的熏陶下,更有助于中職學生自覺的養成良好的行習慣,最終促進學生行為習慣得到良好的形成。最后,要建立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長效機制。相關學者研究發現,一個行為到一種習慣中間需要較長時間的堅持與積累,因此,在今后的中職學校發展過程當中,要積極建立習慣養成教育長效機制,在制度層面、方法層面、環境層面為廣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奠定扎實的基礎,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習慣養成需要進行相應的教學方式與方法的引導,最終推動學生在行為習慣方面獲得更大的發展。
為了更好的促進中職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今后的中職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完善。
首先,教師要發揮主導的作用。在中職學校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當中,教師的作用不可替代,所以,中職學校老師應該率先垂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教學的親和力,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積極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其次,完善教學環境。在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當中,良好的教學環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職學校應該在校園建設等方面不斷地加大投入力度,為學生的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提供完善的環境。
最后,關愛學生。作為教育對象,在今后的中職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當中,要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幫助學生,在學生進行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當中要予以鼓勵和支持,通過借助外在的機制來堅定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信心和毅力。
總之,在今后的中職學校學生行為習慣養成中,要在教師層面、環境層面、關愛學生層面下更大的力氣。
對于學生來說,良好的行為習慣受益終身。如何幫助學生更好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當前學校教育教學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以中職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發展特點。在此基礎上,從宏觀層面對今后中職學校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策略進行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有助于今后中職學校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等相關研究的深入和完善。
(作者單位:泊頭職業學院)
滄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課題名稱:中職學生養成教育研究 ,課題編號20161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