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慶軍,煙臺市職工服務中心
試論經濟全球化視域下的國際營銷戰略
文/鐘慶軍,煙臺市職工服務中心
為了適應新的形勢,中國企業必須對自己的國際市場營銷戰略做出調整本文首先分析了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營銷戰略的內涵,然后從社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政治法律環境和技術環境四個方面分析了經濟全球化視域下國際市場營銷環境,最后針對這種環境,提出了企業在經濟全球化視域下的國際營銷戰略。
經濟全球化;國際營銷;戰略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是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各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企業把目光從國內轉移到國外,進而在整個全球范圍內尋找發展機會。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具體因素:一是貿易迅猛發展。這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源泉。國際貿易的發展使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經濟交往日益緊密,它帶動了資本與生產的國際化,推動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二是金融一體化。 國際金融是在國際貿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際金融的發展又會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金融一體化的迅猛發展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三是高速發展的現代化技術。信息技術革命將世界帶入了信息化時代,它在更深層次上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使全球經濟的聯系更為快捷、廣泛。四是跨國公司的發展。 據資料顯示,跨國公司以及國外分支機構的迅猛增長,極大地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所謂國際營銷戰略,是指企業對于國際化進程較為長期的總體打算及其實施的原則意見。 國際營銷戰略要回答的問題是企業關于國際營銷的目標和實現目標要采取的策略和原則, 如有關國際化的進程、市場擴展與定位、國際競爭等戰略。 它對于一個企業在市場上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也是擬定短期或年度國際營銷策略的根據之一。
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包括人類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習慣的總和。 它不僅體現出我們自己的行為,也體現出我們對他人行為的要求,包括文化的個性、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成分3 個方面 。文化滲透于營銷活動的各個方面,國際營銷者的活動又構成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市場營銷成果的好壞深受文化的裁判。 因此,要正確運用文化的差異性,確定當地文化的相關動機,確定行為模式的特征,確定有哪些文化價值觀念與本產品有關,確定決策形式的特征,確定適應當地文化的促銷方法,確定消費者認為適宜的銷售機構。
一是經濟發展階段。 它包括傳統社會、起飛前夕、起飛階段、趨向成熟和高度消費時期。 因為一個國家所處的經濟階段不同,居民收入高低不同,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不同,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國際市場營銷。 以消費品市場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在市場營銷方面強調產品款式、性能及特色,大量進行廣告及銷售推廣活動,品質競爭高于價格競爭;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則偏重于產品的功能及實用性,其推廣主要靠口頭傳播和介紹,價格因素比產品品質更重要。二是市場規模。企業在進入某國市場時,首先關心的是該國的市場規模,即可接受的商品及服務總量,或者市場擁有的購買力總量。 一般來說,大多數產品及服務的市場規模都與人口和收入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認為是由人口和收入決定的。三是消費結構。開展國際市場營銷,必須了解影響消費者儲蓄的多種因素,以便分析、判斷消費者需求、支出和消費水平的變化,包括收入水平、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因素、市場商品供給狀況和消費偏好、儲蓄動機差異等。
有時政治環境能夠對營銷活動產生直接影響,法律和規章則起到鼓勵或限制企業營銷活動的作用。 企業首先是一個經濟組織而非政治組織,但企業進行市場營銷時,經常要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國際營銷法律主要由國內法律、國際經濟法律、東道國法律等構成。從事國際營銷的企業要與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打交道,采取適當方式公平合理地解決爭端,這也是國際營銷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 根據各國的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解決爭端的方式有協商、調節、訴訟和仲裁 4 種。
在知識經濟時代,工業和農業增長并不是由于資本的投入和勞動力增長所引起的,更主要的是由于生產率的提高、勞動者知識水平和素質的提高,以及新的科學技術應用和推廣所引起的。
調研國際市場,只有掌握了國際市場的脈搏,才能找出我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切入點。 企業的國際調研需要大量詳細且涉及范圍面廣的信息,如目標市場的文化、經濟、教育水平、目標消費人群接受新事物新品牌的能力等。分析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制定企業的營銷目標,做出相應的國際營銷戰略規劃,找出與原計劃的差異,制定相應的規章,組織監督部門,給予相應的權力,以保證預定的國際營銷目標順利進行。分析目標市場消費者,了解當地的消費觀念,從目標市場的消費習慣、消費群體的特征等影響因素分析,從而細分市場,找到適合企業進入的市場,并分析這一細分市場的潛力及培養空間。分析目標市場國的經濟政治法律等政策,分析當地的經濟狀況,以分析企業在當地銷售產品的可能性,著力疏通與當地政府、社會團體及新聞媒體的關系。 防止企業因為外力因素而終止現行的企業計劃。分析競爭對手、供應商及分銷渠道,熟悉當地的環境,分析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及動力,培養良好的競爭環境,這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建立以企業為中心的企業文化氛圍,培養當地市場,讓更多消費者了解企業、信任企業,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進一步拓展更為廣闊的目標市場,進入其他國家市場鋪平道路。
總之,企業要進入國際市場,細致的前期工作、整體全面的計劃,還有對國際市場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
[1]朱久兵.我國企業應對經濟全球化的策略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 .2014(36).
[2]周晨.論國際市場營銷策略的發展與創新[J].知識經濟 .2013(24).
[3]李淑芳.經濟全球化對國際市場營銷發展趨勢的影響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