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路明,四川大學 商學院
關于“一帶一路”的非傳統安全風險的分析
文/宋路明,四川大學 商學院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我國越來越多的大型建筑企業走出國門。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外工程項目的承包,各種各樣有關工程項目的風險油然而生。其中非傳統安全風險尤為突出,本文將對其進行分類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一帶一路;非傳統安全風險;防范措施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有兩方面的主要內容:其一是“一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理念由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提出;其二是“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理念由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東盟國家時提出。
“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它覆蓋了53個國家和94個城市,涵蓋了基礎設施建設、跨國電商、能源開發、金融服務等重要合作領域。但就現在的狀況來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面臨不少風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非傳統安全風險。
傳統安全風險指的是有關軍事、政治和外交等國家生存和發展重大威脅的安全風險。而相對的非傳統安全風險指的就是除這些以外的重大安全風險,包括政治風險、地緣政治博弈與外部勢力的干擾經濟風險、信息安全、中外文化差異、海上運輸安全、自然環境風險、傳染性疾病等。從政治經濟等方面對非傳統安全風險進行分類可分為: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文化風險、自然風險。
也有其它定義。非傳統安全威脅,即在戰爭之外所面臨的威脅,其覆蓋面廣泛,例如恐怖主義威脅、生態污染、信息安全、資源安全等[1]。這是中國人民大學王義桅與鄭棟學者給出的說法。針對國際工程項目而言, 非傳統安全( 即公共安全或社會安全) 是相對傳統安全生產而言的,主要是指境外工程承包和對外投資合作業務中的社會安全方面問題。而傳統安全生產管理以外的其他安全方面的管理均歸入非傳統安全管理范疇[2]。
政治風險,指駐在國的政局變化、戰爭、武裝沖突、恐怖襲擊或綁架、社會動亂、民族宗教沖突、治安犯罪、法律、財政貨幣政策、外匯、稅收等政策的調整和國有化等風險。
“一帶一路”涉及的國家整體局勢比較穩定,但部分國家存在局部武裝沖突與騷亂。例如“一帶一路”沿線的南亞地區是世界上風險較高的地區之一,恐怖主義和分裂勢力嚴重威脅著地區安全。各國普遍存在政治派系斗爭激烈、政府執政能力受到制約、政局不穩等現象。例如阿富汗、巴基斯坦均是該區域內風險較為突出的國家。此外,有些國家盡管政局基本保持平穩,但政治分裂的局面無法短期內得到改善,例如泰國。東道國國內政治情況的惡化容易導致建設項目被毀約或者終止,從而造成施工期限被拖延和項目成本增加。
經濟風險主要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能存在的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脆弱的金融體系和薄弱的經濟基礎。
從短期來看,需警惕全球貨幣政策分化的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多為發展中國家,存在金融基礎設施薄弱、資本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容易受到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變動的影響。從中長期來看,需警惕未來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風險。當前,全球貨幣政策和資金走向分化的背后,是經濟金融結構的差異。可以預期,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的經濟結構都將進入深層次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給全球經濟前景造成一些不確定性風險。在實踐過程中需警惕和防范投融資風險。如何充分發揮絲路基金以及各國主權基金作用,引導商業性股權投資基金和社會資金共同參與重點項目建設面臨考驗。
防范主權債務和地方債務風險。在地方政府債務水平不低的情況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增加基礎設施等投融資,或將進一步推高債務水平。一帶一路建設涉及許多基礎設施項目,投入量大,回報期長,資金虧損的風險不容忽視。
文化風險,顧名思義便是有關文化方面的,如不同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風俗,不同的修建方式、行為等等。中國的建筑型企業與國外的企業有著很大的不同,不同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風俗,不同的修建方式、行為等都會給企業的建筑施工帶來巨大影響。
“一帶一路”戰略覆蓋了53個國家和94個城市,跨過了亞洲,到達歐洲,同時通過大陸和海上等多條線路進行跨國建設。所以通過的國家不只是發展中國家,還有發達國家。與此同時多個國家的問題也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差異,國有企業在國外進行工程項目時,也必須要考慮中國與項目過之間的文化差異。如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的沙特麥加輕軌鐵路項目,中建企業因承包商不了解當地的宗教風俗習慣,因當地宗教節日、活動較多,并且在用工高峰期國外勞工無法進入宗教場所附近施工, 導致工期拖延,雖然結果是項目順利完工,但卻出現巨額的虧損。
自然風險主要指工程項目所在地客觀存在的惡劣自然環境對工程進度、質量和施工人員構成的風險。自然災害會導致施工條件發生變化、工期延長、工程費用的增加等。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生態環境脆弱,容易受到破壞,且影響范圍廣。如草原荒漠化一旦發生就會自行擴展,必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理。公路鐵路建設需深入人跡罕至的地區,可能阻礙野生
動物遷徙,而公路司機和乘客丟棄的垃圾,日積月累,也會造成污染。此外,其他工農業項目建設造成的環境風險,如電解鋁污染空氣,紡織印染污染河流,粗放型的開礦可能會破壞土地,造成粉塵、廢水、廢渣污染等
例如在中鐵建設承包沙特麥加輕軌項目中,由于該項目施工地段處于溫度很高的特大風沙區,夏季最高溫度在 70 度左右,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惡劣,缺水情況比較嚴重,也直接造成管理混亂。
非傳統安全是全球性、全民性的問題,并不是哪一個國家“單打獨斗”就可以面對和解決的。非傳統安全風險使國際安全國內化、國內安全國際化,要求各國從人類的整體上來反思與建構新時期的安全方略[1]。“一帶一路”戰略的貫徹過程中需要站在全球視野,給“安全”這一概念進行全新的價值定位,超越“國家主義”的傳統安全主義立場。確立開放的安全觀,以“人的安全”“、社會安全”“、全球安全“”共同安全”為核心的立體安全觀,形成多元安全共同體,從國家排他性的維護到多邊安全合作。
多邊安全合作制度建設。國際制度是行為主體之間的“游戲規則”,是構建安全共同體的關鍵因素和準繩,是多邊安全合作的條件和基礎。二戰后,大量國際條約、國際公約紛紛訂立,這在物質和意識層面上推動著多邊安全合作制度的建設和實際行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之下,必然會誕生各種規則和制度,但是這些規則和制度并不能自己發生作用,國際組織才是國際制度進行物質安排的具體載體和有效的合作工具,他們行動的本身又對制度起著維護、建構、監督的反作用。
2.2.1 海外投資保險制度
海外投資保險制度又稱為海外投資保證制度,是資本輸出國政府對本國海外投資者在國外可能遇到的政治風險提供保證或保險,投資者申請保險后,若承包的政治風險發生,致投資者遭受損失,則由國內保險機構補償其損失的制度。
目前,我國承保海外投資保險的機構是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其承保的風險包括匯兌限制、征收、戰爭及政治暴亂、附加政治險(經營中斷、違約) 。海外投資保險具有損失補償、風險防控和便利融資等重要功能,是實踐中較為常見的利用外部資源轉移風險的措施。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根據國家戰略布局,將支持重點轉向我國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相關國家開展的對外投資和經貿活動。據統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加大中國企業對外工程承包的支持力度,例如2014 年一季度承保了中國企業承建的老撾南杉水電站但整體上看,我國企業海外投資承保的項目比例仍較小。例如政策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對我國出口的滲透率為 17. 6% ,對一般貿易出口的滲透率達 34. 7% 。放棄投保短期內雖然節約了成本,但風險一旦發生往往損失慘重。為避免對外工程承包項目發生上述政治風險,投保海外投資保險是比較可靠的方式之一。
2.2.2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簡稱對外承包商會,是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所屬的社團組織。它成立于1988年4月成立,現有會員1000余家,是國家商會(ICC)的成員,它的現任理事會已有144家公司。如它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其首屆于2016年5月18日在香港舉辦,其目的主要是為“一帶一路”建設的目標、挑戰和機遇提供真知灼見,重點領域是金融、物流、航運服務、跨國投資和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及國際貿易等等。并且下一次論壇將于2017年9月11日香港舉行。
通過對“一帶一路”戰略的非傳統安全風險的四個分類: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文化風險和自然風險,我們了解到更多關于“一帶一路”非傳統安全風險的概念及發生原因,從而根據分析結果,給出了相應的防范措施。雖然在“一帶一路”的實施過程中有眾多的風險阻礙,但我國的對外工程企業應不畏風險,積極參與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在承辦國外工程時,了解更多的非傳統安全風險因素,規避或減少其帶來的經濟損失。
[1]王義桅,鄭棟. 一帶一路面臨的非傳統安全挑戰[N].開放導報,2015-8(4).
[2]程先芬,范成金.國際工程項目非傳統安全管理淺述[J].四川水利發電,2015,34(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