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國印 魏瑞鋒,.身份證號:403998906536;.身份證號:4064987008530
BIM技術在工業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文/韓國印1魏瑞鋒2,1.身份證號:410329198910261536;2.身份證號:14062419870108253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信息技術已經應用于不同的行業,促進了行業的更新進步。建筑業也隨著信息化的社會發展腳步向工程建設信息化不斷靠近,BIM技術也逐漸被廣泛應用。本文運用BIM技術,旨在提高工業建筑施工管理效率,化施工進度,建成新型綠色工業建筑。
工業建筑;BIM技術;施工管理
BIM(Building In form ation Modeling)國內對比較統一的中文翻譯為:建筑信息模型或者建筑信息管理,是以建筑工程項目里面的各項信息作為基礎,建立起來三維的建筑模型。通過相關的數字信息將建筑設計立體化。BIM建筑信息模型不是一種簡單的將數字信息進行一個整合,而是通過一種對數字信息的整合應用,并將此可以用在對于設計、建造、管理的數字化方法。這種方法是支持建筑工程的總體集合管理環境,并且可以使建筑工程在整體建設的過程中明顯的提高效率、大量的減少風險隱患。
BIM技術的應用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BIM技術具有可視化特征,即通過數據模型的建立,可直觀展現出建筑工程的空間效果,利于對工程施工的整體把握,為施工和管理提供依據;②BIM技術具有協調性特征,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施工工序復雜以及施工范圍廣等特點,傳統的工程項目管理技術的應用在協調各項目和單位時較為困難,而BIM技術的應用可建立有效的3D模型,幫助施工人員準確掌握施工要點,針對易發生問題的地方,各施工單位和管理人員可利用BIM技術進行溝通和調整,從而促進建筑工程的有序進行;③BIM技術可進行虛擬碰撞檢測。在工程施工前,利用BIM的三維技術對建筑工程的各方面進行碰撞檢查,及時發現設計方案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優化工程設計,可有效降低沖突和返工問題的發生;④BIM技術可進行虛擬施工。BIM技術包含三維可視化功能,又由于應用BIM技術不受時間維度的限制,因此可進行虛擬施工,通過對施工管理過程中的所有事項的模擬.隨時隨地直觀快速地將施工計劃與實際進展進行對比,使得工程各方嚴格按照施工流程進行操作,減少建筑質量安全問題,減少返工和整改。
深化設計,指的是在工程施工前,對已有施工圖進行進一步的補充與完善,以確保施工設計滿足實際施工的需要,具有涉及范圍廣、內容復雜、需滿足各專業技術和規范、了解材料及設備知識的特點,在建筑工程項目中極易出現管線之間或管線與結構構件之間的沖突,給施工造成十分不利的條件。因此,在開展深化設計工作時,需全面考察實際情況,通過利用BIM技術的三維管線綜合將所有專業放在同一模型中,并按真實尺度建立模型,有效優化土建設備全專業建模。針對模型中的碰撞點,可利用碰撞檢查功能進行整合與查找,重點檢測專業間的沖突與碰撞,并得出碰撞檢查報告,及時發現所有碰撞問題,向技術人員作出反饋,以提高深化設計效率。
工業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施工工序復雜以及施工范圍廣等特點,在施工過程中,極易受到諸多主客觀因素影響,導致工程施工進度緩慢,施工成本增加,且施工質量得不到保障。基于此,可將BIM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施工進度管理中,通過工程3D模型的建立,以工程圖紙及招標文件為依據,力求模型構建信息的準確、完整。將模型中的CAD圖紙與作業面相關聯,實現施工作業面精確定義,確保相關工作人員能夠精準的把握每日工人作業面,及時合理的調整和分派施工任務,促進工程項目又好又快。
在建筑領域中,就體現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主要有施工人員的技術和素質、施工設備與材料的質量、施工環境及施工工藝的復雜性。BIM技術的應用可通過模型信息的瀏覽與輸入,及時有效的向項目施工管理人員提供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的信息,再由施工人員按照相關規范、技術標準與施工方案,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整合并處理,以此提高工業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
近年來溫室效應愈發嚴重,國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溫室氣體的排放控制。碳排放量統計主要針對建筑物物化階段的碳排放量統計,包括人員工作碳排放、材料碳排放、施工機械碳排放等。通過在BIM模型中建立相應的碳排放因子庫,建模時為各構件選擇相應的定額做法編碼,將建筑構件轉化為人材機消耗量,通過選擇相應人材機編碼將建筑構件與對應的編碼相聯系,該編碼能將建筑構件直接鏈接到人材機的碳排放因子。基于此,可以計算任一時間節點的各構件及總工程的碳排放量。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應結合工業建筑自身功能的特性,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將建立好的BIM模型文件格式轉換后導入Eco t e ct中進行日照分析,模擬建筑內部的采光情況,對于光照要求較高的工業建筑應以最不利窗戶處遮光情況以及室內采光情況為控制標準,合理布置工業建筑的窗戶與尺寸,減少保溫材料的使用;將BIM模型與Air pa k軟件相結合,分析項目周圍風場分布,室外風環境對室內夏季、過渡季節自然通風和冬季防風的影響,根據風速矢量圖、等值線圖的數據,通過種植樹木等方式達到滿足人員舒適度、自然通風、建筑功能要求等效果。
通過對BIM技術在施工管理過程中的應用方法的探討與研究,指出BIM技術與工業建筑管理能有效的銜接方式。為響應國家政策,提出了工業建筑物化過程碳排放統計的方法,能較為準確地評估各施工階段的碳排放量,對碳排放量高的工序提前進行整改。但碳排放因子庫數據的收集應進一步完善,以求得到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內的碳排放量統計。同時給出了合理利用太陽能、風能的技術方法,以求在工業建筑中進一步推廣新能源的使用,改變傳統工業建筑重污染、高耗能的面貌,建成順應時代發展的新型工業建筑。
[1]蔣愛明,黃蘇.BIM虛擬施工技術在工程管理中的應用[J].施工技術,2014.
[2]甘露.BIM技術在施工項目進度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