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家靖 朱晨 孫嬌 劉盼,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淺論環境會計
文/孫家靖 朱晨 孫嬌 劉盼,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隨著歷史的車輪駛入新的世紀,當今社會要面臨與解決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眾所周知,環境的問題已經深入人心,對于環境的保護,呼吁之聲一浪高過一浪。以此作為背景,對于環境會計的探究如雨后春筍般不斷的增多,同樣,環境會計的信息披露在當今企業內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在我們國家,對于環境會計的探究還是比較薄弱的,對環境會計起初沒有較大的意識,理論體系不完整,這就導致我們國家的企業在這一發展方向上沒有清晰地導向,會計披露也就出現諸多的問題,我們如今需要的就是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體系進行全面的完善。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環境活動
“環境”這一詞是由英國的哲學家斯賓塞(Herbert Spencer)最早提出的,由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大部分組成。有時候自然環境被譽為地理環境,即為環繞生物體四周的空間以及它涵蓋的所有相聯系的物體之和。自然環境不僅僅為物質和空間的集合,同時,它是一部份能量的聚集,例如大氣和水生物土壤甚至是各種各樣礦物資源等等,正是這些構成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物質基礎。所謂的社會環境,指的是人類將自然環境作為基石,為追尋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高度,長時間的進行有計劃和有目的不斷發展,不停的進行創造以及構建起來的人工鑄造的生態環境,如農村、工礦區和城市等等。
依照《現代會計百科辭典》涵蓋的詞的解釋,所謂的環境會計即為“在社會利益方面進行計量以及報導企業和事業機關等相關單位的活動對于給環境造成的影響的報道并了解其管理狀況的一種管理活動。”它的目的即為實現經濟資源,達到有效的運用以及實現最佳的分配,通過此種方式來提高社會的整體效益。晉自力教授指出了環境會計是一個新興的學科,他認為環境會計的計量單位中最重要的一個工具是貨幣,依據企業環境的治理、污染還有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狀況來確認、計量并且反映,以此進行分析和評價環境活動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和環境的績效,對協調經濟和環境的聯系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它是將法律作為工具的一種新型的學科。環境會計是通過有效的采用會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礎之上使用各種計量的手段以及屬性,達到對企業的環境活動和同環境相聯系的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控制。綜上,我所理解的環境會計是將貨幣當作成主要的計量單位,以環境法律和法規為依托,并且考慮到經濟發展同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進行確認、計量,并且進行記錄環境的資產與負債,還包括同環境有關的污染防治和開發甚至是一些造成的成本費用,考察環境的績效以及環境活動在企業的財務成果完成的影響的一種新穎的學科。就其本質而言,環境會計仍然為會計,其最基礎的職能依然為反映以及控制,對象仍為企業環境的活動和同環境有關的經濟方面的活動。
對于環境會計信息的定義并無統一的說法,目前最為廣泛接受的說法即認為以會計的方式進行確認并且獲得,企業在進行生產和經營活動中出現的,同環境保護以及資源的有效的利用,對環境污染采取的防治,從而達到消除的目的,也涵蓋了與環境相關聯的其它的事項的財務和非財務的信息。以上均屬于環境會計進行核算的信息。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在使用這一詞匯之時仍未加以區分,在絕大多數的文獻里面“環境會計信息”這個概念,不但有環境對于企業的財務影響的信息,同時涉及了與環境相關,還有企業會計的信息和數據,傳達出的信息為環境科學的最新情報和數據、指令以及信號,同時也涵蓋了相關方面的動態信息變化。我國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問題的研究不但有環境活動對于公司財務和經營方面造成影響的信息,同時也有企業各種活動對于環境的巨大影響。環境會計信息是由許多方面組成的,例如環境成本、環境政策、環境負債、環境風險等多個部分,因此它的內容范圍比較廣。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包括了以下的三大本原則,即強制性和重要性原則以及一致性原則。重要性原則是指因為我國上市公司大都為大中型企業,而其中大都為重要的基礎類行業,所以對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進行管理是重中之重,抓其主要矛盾,如礦業、化工業以及石油業等。依據相關資料的顯示,存在著不低于50%的企業在編寫有關的綜述或報告的時不進行對外公布,僅僅把資料交給上級或者環保機構。但是伴隨社會經濟的不停發展,上市公司的前景受環保政策的影響將不斷地加重,企業面臨的環境風險也會日益加劇,但現如今上市公司的行為致使外部對于企業監督相當匱乏,所以如若希望盡快企業環境的信息披露的主體是上市公司,就需要立刻采用有效措施來監管。強制性的原則為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的活動之時,在對環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破壞,特別是在環境敏感性高的行業,比如說造紙以及化工類行業,這些行業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相當嚴重,根據"誰受益、誰負擔"的準則,在經營過程中,企業為獲利最多者,有義務為耗費的資源和破壞的環境買單。但這個義務往往不能自覺履行,通常很少有企業會主動為破壞的生態環境買單,然而法律具有強制性,所以,政府會計管理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進行強制規定是十分必要的,增加企業對于環境信息披露,還應當鼓勵企業對更多的環境信息進行披露。一致性原則是指環境問題是社會的重要的需要解決的問題,不管對企業亦或各級政府以及社會的團體組織,不管外資企業還是本土企業,不單單是污染嚴重的企業,還包括污染輕的一些企業,一旦有污染問題就一定要揭示。并且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各主體要求需具有一致性,不可偏袒,方可正確的評價社會的環境信息。
[1]宋子義.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50-59
[2]魏卉.我國西部經濟發展過程中實施環境會計必要性的探討[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14,19-21.
[3]龔蕾.日本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及其借鑒[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5,(1): 67-69
[4]段洪波.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與政府監管——基于規制理論的視角[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 105-110.
孫家靖(1991-),男,山東濟寧人,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6級會計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