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旭超,浙江大學
論彈性福利計劃與企業員工培訓的結合
文/鄭旭超,浙江大學
員工培訓作為員工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手段正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實際實施效果卻因忽視了員工個人的聲音,而仍具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彈性福利計劃強調滿足員工多樣化需求,兩者結合將為解決上述問題、提升培訓效果提供一些思路。
彈性福利計劃;員工培訓;激勵
員工培訓是未來企業人才開發的重要內容,但我國企業在員工培訓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許多普遍性的問題:(1)培訓過于剛性,實踐效果差。不少企業單純為培訓而培訓,缺乏計劃性與針對性。員工沒有選擇權,只能盲目接受。這類培訓沒有充分考慮到員工的個人發展因素,員工也因此缺乏積極性。(2)培訓內容設計單一、不全面。企業的培訓內容主要圍繞基礎崗位知識、技能等展開,缺乏對其它素養方面的有效培訓,內容單一。(3)培訓成本控制不當,資源浪費嚴重。企業花費很大,但由于沒有與員工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導致投入產出嚴重不均衡。綜上可知,我國企業在員工培訓實踐方面較為落后,尤其缺乏對于員工意見的聽取,沒有關注員工的個人需求。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想到了彈性福利計劃。彈性福利計劃現常用于帶薪休假等福利項目,但筆者認為它同樣可以與員工培訓這一特殊的員工福利進行結合,并且這種結合非常有必要。因為企業的員工培訓常常忽視了員工想要的是什么,而彈性福利因其自助餐式的特點,能使這一問題得到改善,有針對性地解決員工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具體來看,第一,彈性福利非常重視滿足員工的需求,有利于員工的自我實現。它一方面對員工的需要進行調查,另一方面還強調了每個員工的需求都是不一致的。作為對自己職業生涯有所規劃與期許的員工,如果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與自己成長緊密相關的培訓項目,將對他們大有裨益。第二,彈性福利與培訓的結合更有利于激勵員工。員工可以從自己的個人賬戶中看到企業為你付出的培訓金額,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關懷與重視。員工的選擇與意見將對企業的培訓計劃產生重大影響,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同時,彈性福利計劃根據差距理論,會賦予優秀員工更多的培訓點數,能鼓勵員工更好表現。第三,彈性福利與培訓的結合將帶來培訓成本的優化。許多企業在員工培訓方面無謂花費較多,而通過采取彈性計劃,企業建立培訓基金賬戶,有利于控制培訓費用,此外可以根據員工的選擇進行培訓項目、規模的調整,這將減輕企業的成本壓力。除此之外,彈性福利與培訓的結合還可以吸引優秀員工,降低離職成本,有利于培養中高層管理人才等。
彈性福利計劃與培訓的結合需要綜合考慮兩方面的因素,既需要關注企業的整體戰略,還需要考慮員工個人的需求與規劃。
首先,企業員工培訓工作的開展要以環境分析作為前提,以確定培訓成本。對于組織外部因素,企業需要考慮國家政策的影響,保證不違反國家關于福利與培訓的相關規定。此外,企業還需要調查市場的整體工資水平、勞動力供求狀況。當市場的工資水平高于企業的工資水平或勞動力供不應求時,通過加大員工培訓投入來滿足員工的需求會顯得更為重要;而若同行業競爭對手采用了某種培訓以提高薪酬的外部競爭力,企業也應加大投入做出改變,扭轉不利局面。組織內部因素可以分為企業與員工兩個維度。在企業方面,要綜合考慮企業的財務狀況與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處于領先型的企業可分配的薪酬總額往往較為寬松。在員工維度,要考慮的則是員工由于資歷、受教育程度等原因導致的需求水平差異。只有綜合考慮了以上因素,企業才能對培訓成本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確支出上限,在限定的費用范圍內開展培訓工作。
第二步為培訓方案設計,由企業與員工共同參與。企業就彈性項目的設置了解員工需求、結合專業人員評估,形成培訓項目名錄,其中又分為固定培訓項目、彈性項目等。前者如新員工的入職培訓、員工的在崗培訓等,后者則包括特定專業技能培訓等并不需要所有人參與的項目。之后將培訓項目按照合理標準定價、確定每位員工的培訓可用點數或金額,這一過程的評價標準需要向員工公布,防止員工感到不公平。企業可以通過職位、績效等評價指標衡量每個員工的培訓點數,起到激勵員工的作用。在計劃的設定過程中,企業需要設置三種賬戶,分別為企業培訓基金賬戶、培訓計劃物品賬戶與員工點數賬戶,以保障計劃運行有條不紊。
第三步即為培訓計劃的執行步驟。企業需制定《彈性培訓項目實施手冊》,向員工介紹企業培訓的具體項目及價格,同時告知員工的選擇將帶來的接受培訓的權利與支付費用的義務。員工基于企業擬定好的個人培訓項目點數,可以填寫培訓項目申請單。不過這種選購不是現買現付,而是作預先的登記,等到合適的時機再統一安排培訓項目。此外,企業還可以引入“預支”機制,當員工購買力不足時接受分期付款。同理,若在某一階段內,員工除固定培訓項目外,并沒有足夠多想要參與的彈性項目致使點數有盈余,也可積累到下個周期再進行提取與使用。整個培訓工作的運行過程中,人力資源部門需要承擔解釋責任,保證整個培訓項目機制的順利運作。
第四步是培訓計劃的控制與反饋。工作人員從始至終都要跟蹤員工對培訓項目設計、方案實施方式和效果的反映,同時開辟線上線下渠道,方便意見的傳遞。所得經驗一方面可直接進行計劃的動態調整,另一方面可在一個周期后進行情況總結,為下個階段的培訓計劃的完善與發展提供支持。
除了上述員工培訓計劃的相關步驟,企業還需要分析自身所處行業,行業的不同將影響培訓項目的開發設計。針對企業內不同級別人群也要涉及不同的培訓項目,以更好地滿足員工的發展需要等。
綜上,本文將員工學習與發展與薪酬管理的相關知識進行結合,對彈性福利計劃與員工培訓的結合提出了一點個人的看法與展望,希望可以為企業實踐帶來些許幫助。
[1]員工福利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版
[2]李海艷. D公司的員工培訓體系設計[D].山東大學,2010.
[3]邱功英,龍立榮. 彈性福利計劃研究述評[J]. 管理評論,2013,11:65-73.
鄭旭超(1996-),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