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彥超,身份證號: 130503198702230014
橋梁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控制綜述
文/王彥超,身份證號: 130503198702230014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類和社會對交通道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導致橋梁建設也面臨著高要求和高挑戰。當然,在橋梁施工中,預應力技術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因為預應力技術是保證橋梁工程質量安全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橋梁施工的實踐中,為了避免質量事故的發生,我們要嚴格按照有關標準,以此來提升橋梁施工的質量。
橋梁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在橋梁施工的鋼筋拉伸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常見的問題,比如部分管道可能會彎曲,這主要是因為預應力鋼筋預留的管道不太通暢造成的。另外,還可能造成別的影響,像預應力鋼筋與管道內壁之間的摩擦力增大,而摩擦力的增大有可能會造成鋼筋伸長量不足。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實際施工中出現鋼筋拉長量不足,其原因是實際預應力鋼筋的彈性模量與理論值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誤差。
在施工過程中,也會出現鋼筋管道阻塞的情況,主要原因是有些施工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夠扎實,施工的經驗有欠缺。同時為了按時正常實施橋梁施工的工期和預算,并且預應力鋼筋的張拉工作能夠正常進行,從而避免出現鋼筋管道阻塞的現象,所以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多注意:一是工作時一定要仔細,尤其是在混凝土澆筑的時候;二是對混凝土要及時進行養護工作因而會出現一些狀況,比如工作不夠細致;三要注意理論計算的預應力鋼筋數值與實際值之間的誤差。
(1)先張法施工在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需要張拉鋼絞線,其施工工藝如下:首先在初步張拉鋼絞線時,必須將鋼絞線應力控制在0。然后在板中間兩邊的位置穿過鋼絞線,并將其固定在定位板邊緣,保證鋼絞線位置的準確性;其次應安裝千斤頂,在安裝千斤頂時,需要將鋼絞線穿過千斤頂,并采用套筒夾緊千斤頂頂頭再次在處應力產生之間。然后開動油泵時,先使油泵回位,然后再張拉油泵,直到要出現控制應力為止,關閉油泵;最后做好頂錨工作后,將油泵恢復,同時松開千斤頂的夾具;(2)安裝鋼筋與模板:在安裝鋼筋過程中,應保持好間距,底板不能采用電焊進行施工,同時在按照模板之前,應先完成預埋支座、泄水孔以及人行道板的施工,在模板施工過程中,應利用拉桿將模板拉緊,并用拉線將其拉伸;(3)澆筑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先安裝空心板和模板,再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采用兩側同步振搗的方式,防止發生氣囊移位、碰撞預應力鋼筋等問題,應盡量一次性完成混凝土的澆筑,在完成混凝土澆筑后,好需要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保證混凝土澆筑的質量。
(1)對預應力鋼筋可以在混凝土澆筑前穿過預留孔道,也可以在混凝土澆筑后達到要求的強度后再穿過預留孔道并進行鋼束的張拉,其中在此階段要保證孔道的暢通和鋪墊鋼筋位置的準確;(2)預應力鋼筋安裝好后要進行保護,空氣中濕度過大,超過十分之七,要在一周內注漿,在十分之四和十分之七之間要在半個月內注漿,最晚的也要在20天內注漿,而且要保證不再有濕空氣進入;(3)張拉預應力筋。在施加預應力至力筋之前應檢查構件,確保尺寸與外觀與規定相符,張拉時構件混凝土性能應與設計求相符。在張拉時應注意分階段或者分批對稱張拉。
混凝土的綜合性能應該達到與設計標準相符合的要求。在滿足施工要求的條件下,應盡量減少單位用水量與水泥量,這樣處理是為了避免混凝土出現過多水化熱,降低混凝土產生收縮與徐變而導致的因為收縮而產生裂縫與預應力損失。
我們用通孔器對波紋管進行通孔檢查時發現有問題應當意識到這是由于波紋管漏漿造成的預留孔道的堵塞。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幾點:在接頭處的處理沒有做好,接縫不嚴實造成漏漿,其次是由于工地上施工人員的不小心而是波紋管破裂或者截面變小。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我們采用以下措施:波紋管的選材必須合格,堅決不適用破裂的波紋管。接頭處的管子要比對型號,采用能合理接頭的型號。
(1)鋼束放置的環境不好,表面存在油污和因為環境潮濕而產生的銹斑等;(2)鋼絲編束時,由于沒有仔細梳理,導致鋼絲束發生混亂;(3)錨具加工尺寸不對,錐度誤差大;(4)錨圈放樣不準確,支承墊板角度不水平,千斤頂安裝不到位。預防及處理措施:(1)在施工中必須要求采購合格的材料和加強材料的定期檢查,選擇較好的錨具類型,施工時按照規章制度要求施工;(2)滑絲和斷絲現象如果在頂錨之前發生,應馬上停止張拉,而且要使千斤頂回油,認真檢查滑絲和斷絲是由什么引起的,換掉已斷的鋼絲或更換已毀壞的夾片,再重新進行張拉;(3)滑絲和斷絲現象如果在頂錨之后發生,其處理步驟如下:(1)把千斤頂按張拉狀態準備好;(2)張拉鋼絲。當鋼絲由于受到千斤頂張拉而伸長時,夾片一旦有點被帶出,這時馬上用鋼纖卡住夾片,與此同時千斤頂回油,鋼絲向與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收縮,夾片這個時候因被卡住而不與鋼絲同時回縮。千斤頂再次進油,這樣重復操作,直至夾片退出為止。
在我國,預應力技術對橋梁施工工程十分重要,而且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都十分迅速。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加強工作人員的操作技能,并嚴格按照規范操作,以此來確保施工的質量。同時還要選擇合適的張拉工藝,以保證孔道和錨具的質量。在理論和實踐的共同發展下,預應力技術也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有效保證了新建橋梁的施工質量和使用壽命。
[1]張云林,嚴榮華.結合工程案例先張法預應力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J].中華民居,2012(1).
[2]程艷芬,蔣紅梅.淺談后張法預應力在橋梁改造工程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