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凡玉 張少華,.身份證號:40979850864050;.身份證號:47498803458
公共建筑當為綠色建筑表率
文/孟凡玉1張少華2,1.身份證號:410927198508264050;2.身份證號:412724198803242518
鑒于推廣綠色建筑面臨前期投入成本高等難題,各地公共建筑應當作為綠色建筑推廣表率,率先采用裝配式建造,進而帶動民用建筑等方面全面推廣綠色建筑。
公共建筑;綠色建筑表率
我國公共建筑存量巨大,能源消耗也十分可觀。據統計,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年耗電量約占全國城鎮總耗電量的22%,每平方米年耗電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倍~20倍,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潛力在30%以上。因此,十多年來公共建筑節能關注度不斷加強,工作持續深入。
“十一五”期間是公共建筑節能工作全面啟動和展開階段,2005年原建設部就啟動了相關工作,科技司將完成《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編制、審查、頒布列入工作日程。2007年對公共建筑節能是一個重要年份,《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加強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設管理的若干意見》頒布,原建設部專門針對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審計導則》和《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能耗統計方法》等一系列政策、規范的出臺,加強了對公共建筑的能耗監測監管。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效公示工作,在部分省市開展公共建筑能耗動態監測平臺建設試點,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時,還啟動了節約型高等院校建設試點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期間開展起來的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中,公共建筑一直是其中的一項內容,對公共建筑節能起到了促進作用。經過多方努力,2005年至2010年,全國公共機構節能3391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8477.5萬噸,2011年單位建筑面積能耗較2005年下降16.8%。
公共建筑節能在“十二五”期間進一步深入,2011年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共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針對公共建筑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實現公共建筑能耗的可計量、可監測,并逐步推進高能耗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實現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共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還要求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將重點城市節能改造補助與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相結合。為此,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了公共建筑節能監管平臺建設、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示范、高等院校節能監管平臺建設以及高等院校建筑節能改造示范。此外,如2015年修訂版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相繼出臺。“十二五”期間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也開始大規模實施。截至2012年年底,全國累計完成公共建筑能耗統計4萬余棟、能源審計9675棟、能耗公示8342棟建筑,對3860余棟建筑進行了能耗動態監測。山西、遼寧、吉林、安徽、河南、湖北6省被確定為第五批能耗動態監測平臺建設試點,上海市被確定為第二批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僑大學等77所高等院校被確定為節約型校園建設試點,中共中央黨校、清華大學等14所高校被確定為節能綜合改造示范。
綠色建筑是全壽命周期內“四節一環保”建筑,自開展之后取得很大成績。綠色建筑評價標識是綠色建筑的標志,公共建筑一直是該項評價工作的對象。2013年綠色建筑的發展獲得重要進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發展綠色建筑成為國家戰略,公共建筑節能成為綠色建筑行動中的一項內容。
《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中明確,政府投資的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建筑以及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機場、車站、賓館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強化執行標準情況的審查。對既有公共建筑要積極進行節能改造,“十二五”期間,完成公共建筑改造6000萬平方米,公共機構辦公建筑改造6000萬平方米。
2014 年,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在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建設中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行動的通知》,強化建設各方主體責任,加強建設全過程管理。
在此背景下,各地紛紛制定相關政策,推進公共建筑的綠色發展。陜西省2013年編制了《陜西省公共建筑綠色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等5項工程建設標準。江西省2013年出臺了《江西省發展綠色建筑實施意見》。上海制定了工程建設規范《公共建筑綠色設計標準》,自2014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要求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公共建筑,應按照《公共建筑綠色設計標準》進行設計。“十二五”期間,上海市被列入全國第二批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要求在2014年8月前完成4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降耗20%的目標任務,每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可享受每平方米20元的國家財政補貼。福建省則自2014年起,政府投資的公益性項目、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10萬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區及廈門、福州、泉州等市財政投資的保障房等全面實行綠色建筑標準。
各地方對公共建筑節能的態度是積極的,不僅制定了目標,更付之于行動。
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行動計劃(2016-2018年)》。據此,北京市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將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2018年年底前,完成不少于600萬平方米的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工作,實現節能約6萬噸標準煤。同時,還將構建完善公共建筑節能運行及節能綠色化改造政策標準體系,創新公共建筑節能工作機制,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公共建筑節能管理服務平臺建設。
公共建筑應該做綠色建筑的表率。要嚴格督促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嚴肅查處綠色建筑強制實施范圍內未按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的項目,引導房地產項目按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發揮項目示范效應,建設一批高質量綠色建筑。
[1]公曉鶯.廣府地區傳統建筑色彩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2]劉戈.深圳綠色建筑推廣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