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榮琴
中小企業融資難解決機制研究
◎ 周榮琴
在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道路下,一直以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都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各種新型金融產品的推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緩解,然而仍然沒有完全解決。本文探索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并提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解決機制。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大量中小企業進入市場,并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添磚加瓦,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提供了就業機會。但是融資難依然是我國中小企業頭上的一把利劍,制約了企業的正常發展。由于我國的經濟現狀和特色國情,中小企業融資難也具有一定的中國特點,有必要探索一種合理的機制,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中小企業相比同一行業的大企業而言,其資金規模、人員結構、企業規模等都較小。2011年,我國有關部門出臺了文件,對中小企業的化型標準進行了判定,規定詳細到每一行業,如建筑行業從業人員在1000人以下,或者營業收入在4億元以下的,則是中小微型企業。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其中,直接融資并不通過金融機構,通常表現為證券融資和債券融資等,為了幫助更多中小企業獲得證券融資,我國設立了新三板、創業板等證券板塊。間接融資則需要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我國中小企業獲得的一部分間接融資是銀行貸款,還有相當一部分融資來自于民間金融機構、融資渠道則有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企業的融資資金來源也各有不同。一般而言,企業發展的初期,其融資資金來自內部,隨著企業的發展,其對外源性資金的依賴也越來越強。而我國中小企業的大多數融資資金都來源于內源融資,占了60%。
銀行體系高度集中,中小企業放貸相關成本較高。我國的銀行體系高度集中,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和招商、興業、民生等股份制銀行雖然數量眾多,但是多數貸款資源集中在四大國有銀行,缺乏服務于中小企業的專業融資機構和貸款服務人員。一些股份制銀行,如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雖然建立了小企業貸款中心,但是放款條件較高、融資成本也較大,其較高的貸款門檻阻礙了很多中小企業申請貸款的步伐。有數據顯示,銀行金融機構對大型企業的融資運營費用占貸款總額的0.4%左右,然而由于中小企業的融資金額較少,管理成本大大提升,運營費用占貸款總額可達到2.6%左右,較高的成本打擊了中小企業的貸款積極性。此外,中小企業相對大企業而言,其經營風險較大,貸前盡職調查的成本較高,且銀行從貸款中獲得的收益也遠不如向大型企業發放貸款所獲得的收益,這使得銀行在發放貸款方面傾向于大型企業,而不愿意向中小企業審批授信。
直接融資渠道狹窄。中小企業大多數是非上市企業,也遠遠達不到上市的要求。雖然新三板、創業板等板塊的創立降低了公司上市的門檻,幫助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的公司,從而獲得直接融資,但是仍然有不少小微企業沒有辦法從證券市場中獲得融資。此外,非上市公司發行債券需要經過證監會或者發改委的批準,其批準難度之大、時間跨度職場,導致非上市公司發行債券的可能性基本上為零。
民間金融活躍。由于正規融資渠道不多,我國很多中小企業轉而向民間金融。民間金融也稱非正規金融,其操作簡便、合同簡單明了,吸引了不少中小企業。在我國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正規金融很不發達,民間金融較好地幫助了當地的中小企業鎖定和化解風險,緩解了中小企業的燃眉之急。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地區,民間金融以“高利貸”的形式存在,且不乏一些金融機構“跑路”事件,給中小企業及個人投資者的利益造成了損害。
中小企業規模較小,財務體系不健全。從中小企業自身來看,由于規模較小,資本制約,無形中給其貸款增加了難度。一些中小企業沒有健全的財務體系,其財務數據混亂會導致其在與金融機構的交流中產生信息不對稱。一些中小企業的領導人員也并沒有意識到融資問題的重要性,未能有效加強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增加了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困難。
以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構建中小企業融資體系。企業生命周期理論認為,一個企業的發展要經過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這四個階段,企業可能面臨的融資問題和所需的融資方案都不相同。以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為基礎,為不同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不同的融資方式,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具有重大的意義。
在企業初創期,大量資金流出,企業暫時尚未盈利。在這一階段,天使投資和內源性融資將會大放光彩。我國中關村、上海張江、武漢光谷等高新區為了鼓勵創新創業,正在努力完善本地的天使投資體系,幫助更多初創企業獲得早期融資。
在企業成長期,多數企業已經開始盈利,在市場中已經站住了腳跟。為了擴大規模、發展技術、擴大生產,中小企業可以以銀行借貸為主,加之場內的主板和中小企業創業板中以及場外市場上的各種交易場所獲取所需資金。在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可以在主板上市,并且發行債券獲得進一步融資
在企業成熟期,此時企業的現金流為正,企業已經占據了一定的市場規模。一般來說,企業的融資需求比起前兩個階段有所下降,因此這個階段應該以留存收益和負債融資政策為主。
在企業的衰退期,企業獲得融資的可能性極小,現金流為負。此時企業應盡可能地留存收益,并尋找新的發展機會。
中小企業應加強自身建設。中小企業也應加強自身建設,克服融資難的問題。首要之事就是完善財務數據,構建合理的財務體系。財務報表是金融機構決定是否發放融資的重要文件,在企業上市后也是外界了解企業經營情況的重要渠道,有利于投資者將投資風險控制在可容忍范圍之內。
完善信用擔保機制。由有關部門牽頭,建立全國共享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制,幫助中小企業在金融市場上增加“說服力”,從而降低金融機構所承擔的風險。可以將擔保機構定位為準公共產品,由政府背書,提供政策性擔保。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對企業貸款,實行風險補償金制度。
南京溧水商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