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會貞
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機制探究
◎ 張會貞
本文分析了企業實施全面風險管理的必要性,闡述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弊端和相應的解決措施,在此基礎上研究了我國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
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文化、政治等各個領域都在不斷的探索、發展中,這一局面為中國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不過隨之而來的風險也嚴重威脅著每個中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如何有效地進行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成為了現今各大企業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
新形勢下企業處于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面臨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已經具備了風險是企業基本屬性的意識。在企業發展和壯大的進程中,其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也是與日俱增的。早期的企業管理者受到計劃經濟體制影響深遠,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都相對陳舊,全面風險管理意識相對薄弱,在這種情況下風險管理工作開展始終浮于表面,難以深入到企業管理深層次階段,管理工作也失去了戰略性和全面性。舉例來說,不少企業都設置了法律事務部門進行法律合同管理、納稅籌劃管理和生產經營合法性、合規性監督,但是這些部門往往在運行之中流于形式,只有在出現突發情況后才進行事后補救。如果要讓法律事務部門和相關的風險管理部門發揮實質性的作用,就要在企業日常生產運營過程中發對經濟大環境和社會大環境進行動態監督和反饋,并在可能發生風險的情況下及時提出針對性風險預警方案。筆者認為全面風險管理應當由企業董事會帶頭,并由高級管理層負責帶動和引領,并在此基礎上調動所有員工的風險管理積極性。全面風險管理并不是一項局限在某一時間段或者某一部門、領域的工作,而是一項需要在貫穿企業上下各個部門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管理工作,全面風險管理工作涵蓋經營管理、投資管理、融資風險管理和擔保風險管理等多項內容。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隨時可能會發生變化,企業內部風險管理一方面是企業維持生存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則是企業獲得持久競爭力的方法和途徑,唯有如此,企業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競爭力。
首先,缺乏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意識。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進入到國內市場中,國內企業因此面臨著不小的競爭壓力和經營風險。在經濟一體化之前,我國企業經營長期地處于相對穩定和安全的經營環境之中,這導致企業喪失了居安思危的風險管理意識,原本可以避免的風險和危害都沒有承受住。從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現實情況來看,很多企業目前依然停留在事后風險管理層面,對內部控制風險管理融合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晰,也沒有意識到中國企業要做大做強首先要從內部控制風險管理著手的原則。雖然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遭受風險,但是有效的風險控制可以讓企業事先做好準備,并從根本上避免那些不必要承受的危機和危害,能夠對企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其次,缺乏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我國很多企業和公司在管理上依然是管理者獨大,雖然在企業發展初期這種管理方式能夠為企業帶來迅速的發展機會,但是從長遠發展的視角來看,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和一定階段后,管理者一人獨大將會給企業發展帶來很大的阻礙,導致企業承受風險的能力、面對風險的反應速度都相對滯后。例如,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在制定風險管理制度上還不能完全擺脫領導人的控制,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而受到企業董事和管理人員牽涉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很難達到完善的要求。很多企業管理者對風險的意識都處于淺層次階段,一些內部控制制度中的風險控制和管理措施都流于形式,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
提升企業上下風險管理意識。風險在企業內部無處在不在,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在提到風險的時候往往如臨大敵、憂心忡忡,筆者認為這樣的態度是大可不必的。風險對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威脅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另一方面也給企業的生存帶來契機和機遇,使得企業能夠盡早地發現在管理上的漏洞,朝著更加規范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不懂得與時俱進、難以轉變思想觀念的企業就必然會遭到淘汰。本質上來講,企業破產的根源不在于風險,而在于企業的故步自封和不思進取,任何企業從停止學習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的那一天起,就一經走向了退化和衰敗之路。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都應當樹立風險管理意識,尤其是管理者要提升對國家政策變化和經濟發展形勢變化的敏感性,能夠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風險合理預測,進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企業管理是一項集中集體智慧的管理模式。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需要管理的事情自然會漸漸增多,如果管理者一人獨大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管理不當、管理疏漏之處。因此,越是大型的企業就越應該聽取員工的意見和專家的建議,而不是要讓管理者一人獨大。分權式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則可以減少管理者的管理壓力,使得企業有余力應對管理風險,便于企業朝著多元化和規范化的方向深入發展。
健全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機制。企業除了要建立相應的內部風險控制和管理部門之外,還要構筑健全的風險內部控制機制,通過引進專業的風險管理人才,對風險進行動態預測、及時控制和高度預警。此外,企業內部風險控制應當陷入盲目的局面。在風險控制的過程中首先要對風險進行分類,根據市場狀況和企業自身情況出具風險評估報告,其次要針對評估出的風險采取有效的風險規避措施,為應對風險做好全面的準備。
雖然我國很多企業存在著風險管理意識薄弱、風險控制手段欠缺等管理弊端,但是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風險是企業發展不可規避的存在這一客觀事實。風險和企業的發展、壯大是相伴相生的,一些大型企業也開始針對風險采取了針對性的應對措施,這是我國企業朝著現代企業制度規范邁進的標志,也是我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的基礎和前提。在企業經營管理者對風險的本質和認識逐漸深入的過程中,如何正確地對待風險和利用風險是關鍵問題,只有用發展和長遠的眼光去看待企業目前管理之中的問題,企業才會發展得更加健全和強大,國際化發展的道路才有可能實現。
山東文登抽水蓄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