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麗琴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新模式的實踐及探索
◎ 周麗琴
本文對農村三資管理存在的弊端進行了分析,探索了農村三資管理模式和方法,為農村三資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我國農村經濟在市場經濟發展不斷深入的時代背景下也取得了質的飛躍和進步,農村經濟資源和資產狀況近年來得到大幅度增長,農民物質生活水平在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中也獲得了很大的提升。雖然農村發展趨勢整體上看呈現出利好趨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三資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大的弊端和問題。農村三資指代的是農村資源、資金和資產,三資管理如果出現了問題,那么將會給農民增收帶來很大障礙,與此同時還會激發出各種腐敗和貪污問題,給農村經濟社會的穩定帶來不利因素。因此,農村財務管理和其他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加大三資管理力度,重視對各類資源的整合和優化,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基礎。
農村三資管理在農村穩定發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決定了農村經濟發展的質量。因此,農村財務管理需要將三資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上。雖然農村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之下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在實際管理中,受到一些人為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村三資管理呈現出的問題是比較多的,并且牽涉到多個層面,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不當,那么將會影響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綜合來講,現階段農村三資管理存在如下問題:
對三資管理重要性意識不足。很多農村干部在實際工作開展中不重視三資管理工作開展,認為三資管理雖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還達不到至關重要的程度,在工作中無形地邊緣化了三資管理工作開展。三資管理涉及到對資源、資金和資產的三重管理,一些村級干部在管理工作實際開展中將重點放在了資金管理上,但是卻忽視了資產管理,導致資產使用效率低下、資產侵占的現象頻頻出現。農村資源管理難度較大,很多干部為了減輕管理負擔和壓力,將資源管理摒棄在自身管理范圍之外。由于三資管理缺乏相應的規范制度作為指導,各個村鎮在管理過程中 隨意性都比較大,部分農村干部對三資管理制度了解不清,缺乏基本的三資管理重要性認識,最后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弊端。
三資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很多農村在進行三資管理制度制定之時都存在敷衍應付之嫌,缺乏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機械地照搬上級部門的規定和要求,使得三資管理制度和本村實際情況南轅北轍,使得三資管理工作呈現出較大的隱患,生產開支和集體資產管理方面缺少規范性,導致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執行力度差、執行威嚴力弱。部分農村雖然制定的三資管理制度,但是受到管理范圍過窄和細化程度不足的限制,致使其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實踐性和操作性都比較差。
三資管理監督缺失。相關部門對三資管理實際開展情況監督的缺失是當前三資管理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對相關制度規范落實情況監督的缺失使得很多遺留問題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決,農民群眾的經濟利益在無形中被嚴重削弱。農村三資管理中涉及到的金額一般都比較小,司法機關受到職能范圍的限制不便干涉三資管理中呈現的問題。紀檢監管的監管對象局限在黨員范圍內,而一些農村干部不是黨員,不在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范圍之內。
農村經濟發展質量和三資管理質量之間有著直接的關聯。三資管理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農村經濟發展質量將得不到質的提升。因此,三資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應該及時地提出針對性解決意見,使得各項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建立健全農村三資管理制度
首先,要構筑完善的農村集體會計委托代理制度。長期以來,農村會計管理人員專業素養都比較低下,目前最為緊要的任務是委派理論素養豐富、工作能力卓越的會計人員去農村負責會計工作。同時要對農村集體會計的辦公軟件和辦公硬件進行及時更新,使得會計工作流程能夠逐步優化,將私自挪用現金、私設賬目的情況遏制在搖籃之中。
其次,要構建實名產權登記責任制度。如此農村資產的流動和變更情況能夠得到動態追蹤,也更便于村民開展監督工作,在農村資產流失的時候還可以有效地進行追責,農村資產流失和侵占的情況能夠大大降低。
再次,要完善投招標制度。農村集體管理制度中應該對投招標的管理辦法、投招標流程進行規范化規定,為了吸引全社會范圍內資本的注意力,可以拓展投招標范圍,使得更多的資本參與到三資競價和投招標工作之中來。此外,還要構筑公正、透明的投招標管理制度,對暗箱操作、弄虛作假的行為予以嚴懲。
實行村級財務公開制度
村級所得的各項收入(包括經營性收入、社會轉贈收入、財政撥款等)應當及時存入村級賬戶,不得坐支現金,不允許私設小金庫。對于村級集體開出的支票,村民代表大會必須對其進行嚴格審核。尤其是涉及到專項建設資金和土地補償款項的,更要確保專款專用。同時村級財務工作還要定期地將資金的使用情況公布出來,接受群眾的詢問和監督,將巧立名目套用資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各個村都應當成立民主理財小組,提高三資管理的規范性和程序性,使得財務報批程序和集體理財工作能夠有力地落實下去。
加強財務管理
農村三資管理工作應該建立在財務開支審批申報的基礎上,同時要加強審計工作力度,對每一項支出的合理性進行審查,避免不合理支出影響三資管理成效。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沒有單據不得付款、超越授權不得付款、用途不明確不得付款、簽字和蓋章手續不全不得付款。在出現大額支出的情況下,村民代表大會應當保證票據齊全并負責簽章,村級干部要對大額支出進行審核。
農村經濟發展之中三資管理是重中之重,鑒于三資管理和農村經濟發展之間緊密的聯系,加強三資管理具備重要的現實意義。三資管理問題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式下日益凸顯,農民經濟利益和衍生的貪污腐敗問題給農村經濟社會穩定帶來很大風險。相關人員必須探索三資管理合理有效的模式,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提供更為堅實的基礎。
江蘇省建湖縣高作鎮農業技術推廣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