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卓揚
職業院校學生管理體會
◎ 艾卓揚
針對目前職業院校學生特殊性進行剖析,分析學生特點,逐一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使學生管理分階段、分層次,有的放矢;發現學生優勢,鼓勵學生在成長中認知自我,樹立自信。讓學管工作變得不再沉重,讓職業院校學生同樣具有競爭力,并充分發揮自我價值。
職業院校是國家培養專業化技能人員,并有資質發放學歷的教育機構。它的特點是在兼具必要的普通高等教育基礎上,根據職業崗位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實施職業知識與職業技能教育,以實用知識為本,培養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人才為目標。職業院校入學門檻相對較低,就業輸出相對較大,入學時學生的文化程度與素質良莠不齊,使學生管理成了重中之重,為教學正常開展,學生安全穩定,良好實習就業保駕護航。
學生管理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在校管理;推薦實習;就業指導。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管理方法各有特點。我對學生管理的主導思想是發現學生優點,培養學生自信。
學生情況分析。選擇職業院校就讀的學生,最大的共同點是學習成績相對不好、自身問題較多。在競爭激烈的升學大潮中,“差生”往往是被忽視的,忽視則更差,而如此循環中,得到的結果是,各種“問題”日積月累在這些學習不好的學生身上,最終,他們帶著各種狀況進入了職業院校。當然還是有少部分學生因為喜歡或其他客觀原因,選擇了就業率相對較高的職業院校。
好學生易管理,因此在校生管理的重點在容易出現問題的學生上,分析我所帶過的不同層次的,含中專、高職、專科生,他們的問題大致為以下幾種:
主觀不愛學習,成績差:中專90%,高職90%,專科60%;
家庭因素影響,問題多:中專60%,高職60%,專科 30%;
專業感不強,無目標:中專70%,高職90%,專科10%;
由此可以看出,中專及高職的學生對所報考的學校,所學專業,未來的方向,基本理解有限,甚至一無所知。聽從家里安排選擇繼續就讀,但家里也多只負責把孩子送入學校,后續教育與引導工作完全交由學校,再無心參與。
在問題中發現優勢。對于這些在升學中沒有競爭力,被動選擇專業,對未來茫然的學生,存在的各方面問題不能小覷。在解決糾正問題的同時,也要發現他們的優勢,不僅要告訴他“你錯了”,還要告訴他“你能行”。
解決主觀不愛學習問題,引導思維活躍的特點,推陳出新。
對接受知識失敗的原因,或為未學懂不愿堅持而放棄,或為無興趣精力無法集中而失敗,也就是教師們常說的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下課不按要求及時復習,惡性循環,最終致使成績差,無信心,不愿再學。
注意力不集中,多為思維過于活躍、發散,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馬上吸引其注意力,對于教師,解決的方案是讓整堂課內容盡量成為學生的焦點。學生關注的潮流、情感、甚至八卦,其實也都包含著需要正視的社會問題,借助學生關注的話題,對其作以正確的引導,不僅可以讓學生重塑正確的三觀,也更易吸引學生注意力。找準時機,正確分配時段傳授知識,易會事半功倍。在講授重要知識點或難點時,不僅要突出強調內容的關鍵性,更要巧講,借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或慣性記憶,利用經驗與已知聯通新知識的共同點掌握并記住。
同時,學生活躍的思維,在各種文體娛樂活動中彰顯出來,在各種校、系活動中學生主題創意無限,雖有時略顯凌亂、稚嫩,但經過指導,青年人“新、奇、特”的能力也盡顯無疑。更在過程中,體驗著創新的快樂。學生的每一次成功,無論大小都會不斷促進自信與勇氣,再面臨困難與問題時,便會一往無前。
家庭問題,使學生們更注重友誼,引導培養集體榮譽感。
因家庭導致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主要為單親;父母忙于工作對孩子缺少關愛;家庭經濟差又多子女而得不到重視。家長對孩子的疏忽,讓孩子更容易滑向問題少年的邊緣,更有孩子是為了吸引父母的關注而讓自己變成問題少年。其實他們因缺少關愛而變得冷漠、逆反,內心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吸引外界對自己的關注。一旦他們感到真誠與關懷后,更愿雙倍回饋且萬分珍惜。也因此,一但他們結交了深厚的友誼,并會全身心的付出,而這些珍貴的友誼可能是家庭富裕美滿的90、00后不容易得到、甚至不屑得到的。
將這份珍惜友誼、感恩關懷的情感擴大,加以正確的指引,是可以培養出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的。具備集體榮譽感不僅是個人情商的提高,更對今后的工作態度、工作效率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少數學生,報考了職業院校,是因為個人身體原因錯過了復習備考時間,成績不理想而選擇職業專科院校;或聽從家長的計劃,選擇了職業院校,比如護理專業。但對專業性質、概念、職業發展方向一無所知,甚至絲毫沒有興趣。這樣的學生,常表現出對學習毫無積極性,對未來一片迷茫,血液里充斥著壯志未酬的遺憾。
其實,他們是更易于培養的。一方面幫助他們清楚專業優勢,看見光明前景。以護理專業為例,就我國的就醫情況看,醫護人員仍處于緊缺的狀態,而高等護理專科學校培養出的畢業生是極具競爭力的。他們接受專業性培養,動手實踐能力較強,并且相對碩博等高尖端人才更易于接納不同形式的就業市場。同時,在付出辛苦的工作中,多數醫療機構還是為醫護人員提供了可觀的薪資回報。
另一方面,善于發現并激發學生獨特的想法和目標,他們也多深藏著意想不到的才藝,在提倡多才多能多發展的時代,我們更應該鼓勵學生,專業不是鎖,也不是通往未來的獨木橋,全面發展,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努力實現目標。
發揮優勢,樹立自信。在入學時,我們的學生與本科、重點院校的學生們比,差的最直接的是成績,分數決定了選擇,也打折了職業專科院校學生的自信。但自信是決定心態與成功的重要砝碼,在我們以專業特點幫助學生們在擇業中取得優勢的同時,重塑自信也為成功就業加注砝碼。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要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思維活躍”多了一分創新的機會;“多情重義”為凝聚力增添了砝碼;幫助他們開發自身潛在的優勢,更讓他們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不能否認,發掘這些優點是在學生們一次次犯錯的改正過程中發現并建立的,我們要做的是在改正他們錯誤的同時,盡力挖掘他們的優勢,而不是因為他們眾多問題、屢次犯錯而將他們永遠放置問題少年的世界里。用區別優等生的有色眼鏡來看待他們。用關愛溫暖他們身心,用鼓勵激勵他們自信成長。
雖然我們是職業專科院校,但是我們的就業率與本科重點高校是不相上下,甚至高于本科院校。就護理專業來說,由于職業化特點,年輕的技術性人員需求每年都成上升趨勢,尤其是一線城市,多元化的護理,如老年護理,康復護理、美容、孕產、保健等社會配套機構雨后春筍般不斷增長。目前我校的實習點在一線城市有進40家醫院及醫療機構,且70%以上為三甲醫院,省內幾家重要的三甲醫院也成為我校固定的實習單位,并且對我們的實習生贊譽有加。
在“走出去”還是“留下來”的實習單位選擇上,我更推崇讓學生們“走出去”。無論“走出去”的單位是三甲還是二甲,是專科還是綜合,無論省外的實習單位與學生們固有思維里的省內“重點醫院”有多么的相差甚遠,地域的不同、文化習俗的改變,不僅在學科上可以沖擊著固有的教學思維模式,使護理醫學可以有著更新性的進展;對自身文化內涵的積累更是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有些實習單位為我們學生設置了多種實習方式,比如口腔護理、手術室護理、急救、炫彩隊等。我們的學生在面臨實習選擇上,有著各種擔憂,擔心如果選擇其他專業方向實習會占用了大護理的實習時間,致使最終就業出現偏差。而我更鼓勵學生只要有能力,一定要多方面選擇實習,比如有實習點可以提供口護、大護理實習同時或錯時進行的方式,盡量不要錯過。在有限的實習期內,進行多方向實踐學習,是性價比更高的實習方式。
只要有機會,走出去、多選擇也適用于其他專業。讓學生打開視野,接受更多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對學生思維的開闊,處事能力與心智成熟更是一劑良藥。
就業是全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對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主抓三點:擺正心態,認清自我,端正擇業態度。
即將畢業的學生都有共同的一個問題: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其實答案在“如何做好一份工作”里。讓學生知道,好孩子永遠都有機會,要擺正心態,任何工作、任何位置對自己都是鍛煉,都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只要自己盡心盡力,任何一份工作的起步都是通往成功的開始。
認清自我,爭取少走彎路。要爭取讓學生在短暫的在校時間內,清楚的認識自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明確就業方向;激勵他們最大限度的利用專業優勢,同時發揮個人特長,讓專業不再是就業的唯一稻草,讓特長為就業錦上添花;鼓勵學生朝著所有正確的方向敢想,敢做,敢承擔,因為他們懷揣著“年輕”這一雄厚的資本。
端正擇業態度。單位無論編制合同,工作無論薪水高低,都可以體現出自我價值。讓學生明白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若有能力,自我價值定會得到最大的實現;如暫時還有不足,更要珍惜在相對能力欠缺下得來的暫時不可心的“工作機會”,因為在彌補缺憾的成長中,會得到最寶貴的人生歷練。
作一名合格的職業院校學管人員,同時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態度,我告誡自己也激勵學生,做到:敢想,會做,愿拼,能承擔。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