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君
大數據時代教育信息化的困境與突圍路徑
◎方君
最近幾年,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迅猛發展,信息的傳遞速度與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也推動了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在大數據時代,如何讓信息化推動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質量,是教育研究中的一個熱點。盡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在不斷提升,但是在教育中我們始終要堅持以人為本。
計算機、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為信息化技術融入教育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同時教育信息化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與考驗。在大數據時代,如何科學有效地讓信息化服務于教育,提升教育并最終帶來教育的轉變與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成為了各高校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信息化使教育的傳授與更新出現問題。計算機、互聯網的推進,帶來了知識更新速度的提升,這使得教育過程中的知識傳承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在大學課堂中所應用的教材內容,可能已經更不上最新的技術、知識的更新尤其是通信與計算機這樣的專業。這就出現了教材中的內容與社會實際需求不對稱的現象,學校培養出的人才無法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造成了人才與教學資源的浪費。
信息化對教育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使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網絡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這就給教學的方式帶來了新的挑戰。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只根據教材的內容來安排課堂內容,而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知識獲取的手段多種多樣,這就要求課堂教學的方法也要進行改革,融合信息化的知識內容,改革教學方式。 如何讓教師充分利用大數據的信息,了解學生的興趣知識點,進行課堂設計,實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這都對教師和整個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
信息化使思想教育出現了新的難點。思想教育對大學生十分重要,它關系到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在大數據時代,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接觸到各種信息,網絡知識豐富了學生的眼界,還使學生收獲了更多的知識。但是,這些信息也不全是好的,里面也有一些負面的東西、比如詐騙、暴力等,這些都是各高校思想教育的新的挑戰。因而有效的結合線上與線下的政治教育來引導學生科學、健康的利用好網絡,合理地避免一些不良信息對傳遞及對學生思想的不利影響,尤為重要。
信息化時代同樣堅持人本宗旨。教育就是把社會價值與自身價值合理的結合到一起,它的最根本的性質還是要以人作為根本。無論信息化技術如何變化,服務教育,改革教學方法,提升教育質量的理念確是核心。人才是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學校在傳承人類智慧過程中營造了一個環境。利用信息化,重視教學質量,整合網絡資源,使用比如翻轉課堂的形式將微課、慕課融入教育教學,最終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的理念,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這是教育始終應該堅持的核心。
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學校不但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還要充分地考慮到教書育人的責任,使學生在學習期間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與生活方式。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得信息傳遞變得越來越快,不過,信息的傳遞的過程是無序的,沒有選擇的老師要讓學生自主對信息進行選擇,摒棄掉不好的信息,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陶冶自己的情操的同時學好專業上的內容,使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品德一起提升。此外,學校還要在規章制度的制定上花一些心思,使學生不但可以學好專業技能還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使學生能德智體全面發展。
同步更新教育內容。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教材中的內容已經無法跟上社會科技的發展,很多教材中的講的是很多年前在社會中應用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在教育的過程中就更應該重視基礎知識。基礎知識是學生進入社會參加實踐的根基,是一切新技能的基礎。老師應重視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的講解,除了基礎知識,教師還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帶來的好處,多了解學科的最新研究與發展趨勢,并把這些新的動向分享給學習,開拓學生的視野,使他們明白本專業的發展方向,更好地掌握本專業的相關知識。
選擇適應時代的教育方式。教學方式都是在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在不斷變化的,不同時代的教育方式有著自己獨特的特色。互聯網的發展,計算機的高度普及使現在的教育方式變得更多,網絡課程的出現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信息化的出現給教師和學生創造出了更多的機會,但也出現了新的挑戰,課程的開展變得更加困難。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才能使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成為了教師需要思考的新問題。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自己想要的答案與知識,所以,老師在信息化時代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方式與能力的傳授,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而自己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而且老師還要引導學生主動加入一些社團活動,注重人際關系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以便畢業后更好地適應社會。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我國的各項科技也在不斷的發展,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就需要不斷地了解新的知識、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來適應這個不斷變化的社會。大數據時代為我們帶來了信息化的便利,但對我們也是一種新的挑戰。不過不管時代怎么變化,教育的主體還是學生,“以人為本”的宗旨是不會變的。各高校是傳播知識與技能的主戰場,所以高校要在明確教育本質的同時,不斷的研究怎樣才能培養出對社會發展更有利的人才,怎么樣才能讓自己培養出的人才更適合當前社會的需求。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要充分利用好網絡,使學生的專業與品德方面更好的發展,做到人本與信息共同發展。
本文為2016年安徽省高等學校質量工程項目“創藝工匠創客實驗室”(項目編號2016ckjh223),2016年安徽省教學研究項目“UI設計課程評估體系研究”(項目編號2016jyxm112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蕪湖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