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英 彭紅
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構建研究
◎彭英 彭紅
新時期,高職院校面臨著與本科院校激烈的人才優勢競爭,高職院校更注重技能實用型人才培養,而實訓室的構建就是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關鍵。當前“互聯網+”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新趨勢,高職院校的實訓室建設也應與時俱進,本文以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構建為案例,分析了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構建現狀,探究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構建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不斷加強實訓室構建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在“互聯網+”實訓室構建方面還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互聯網+”實訓室實際使用率低,“互聯網+”實訓室構建中的功能缺失,實訓室實驗課程涉及的互聯網相關技術和知識方面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夠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是實際效用發揮,不利于財經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培養。
提升實訓室使用率,擴大服務力度
當前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構建工作中,要著重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提高實驗實訓室的使用率,彰顯辦學特色,真正地為培養技能型高水平人才發揮作用;二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大社會服務力度,擴大辦學影響。
財務“互聯網+”實訓室構建,要以虛擬商業環境為背景,以企業典型業務為主線,以財務部門的各崗位技能培養為目標,用“把企業搬進校園”的產品理念,為學生提供高仿真的企業工作環境、業務流程、業務數據,讓學生通過任務驅動、角色扮演等方式的演練,理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與財務處理之間的邏輯關系,掌握各崗位財務技能、各財務崗位之間以及企業內外部的協同關系,并通過信息化的訓練讓學生感知信息化處理流程與手工處理流程的差異,認知信息化下的財務處理流程。
要確保實訓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還需要加強對財經類專業群的建設,特別是跨專業的綜合實訓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同時實訓基地可支撐高職雙創落地開展,提供創業財會核算、分析保障,具備全面支持面向行業及領域的特色會計人才培養戰略產品基礎。
完善實訓課程設置,提升實訓應用能力
當前,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構建,可以通過財會模擬實驗室設備,充分發揮會計專業對專業群及學校整體發展的引領輻射作用,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率先突破,帶動學校專業發展水平、人才培養質量、辦學水平的持續提升和社會服務能力的不斷增強。
實訓室主要實驗課程需要不斷完善,涉及《會計基礎實訓》、《財務會計實訓》、《成本會計實訓》以及《會計電算化綜合實訓》等互聯網技術和金融方面。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通過實訓,能對企業日常業務的發生、處理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使會計理論與實際結合,增強會計整體認識,畢業后能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實訓室應配備各種會計各崗位用品以及工業、商品流通業的流程圖,會計報表的報送程序圖。通過實景模擬實訓使學生系統地掌握企業會計核算,辦理銀行結算、編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編制會計報表等操作方法和過程。
實訓室要加強學生對理論課的認識,具體配合《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等核心專業課的教學。通過財會“互聯網+”實訓室設備,要求每個學生采用分工合作或者獨立方式完成一套手工賬簿工作,整套流程涵蓋了期初建帳,日常處理,期末結轉及報表制作等會計業務,使學生熟悉會計工作的每個環節,充分領悟會計工作的實質。通過財會實驗室設備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鞏固所學的財務會計的理論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熟悉完整的會計循環的業務處理。對于實驗過程中賬頁等要求學生自己設計、配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令每一個實驗者進入會計角色,行使會計法賦予會計人員的權限,履行會計責任。通過財會“互聯網+”實訓室會計模擬實驗中心環境的仿真性和實驗數據的濃縮性,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養畢業后能盡快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會計學專業綜合素質精良的優秀專業人才服務。
深化校企合作,推動創新創業
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構建應致力于開展專業實習實訓,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研課題申報等工作。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可通過成立“互聯網+財稅小企業服務體系聯盟”的校企共建財稅實習實訓基地,提升實訓人才培養效率。
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構建,基于此平臺,廣大小微企業用戶可以通過電腦端和手機移動端,安全、專業、方便、高效地完成賬務處理、納稅申報、財稅分析等工作,平臺還具備線下財稅規劃指導服務和線上智能財稅咨詢服務功能。實訓基地與學生創業平臺的成立,可以為校園雙創平臺、園區、孵化器等提供財稅一體化管理和服務支持。
借助這樣的專業共享服務平臺,搭建合作與溝通聯系機制,推動校企合作、學生就業、創業等領域取得更多成果。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學要在創新創業教育建設與實踐中,形成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以崗位創業、家族傳承創業、自主創業為引領,以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為路徑,凸顯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相結合的培養模式,構建了“創業教育+創業實踐+創業孵化”三位一體的創業教育生態體系,為新時期應用型大學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目標的實現奠定教育基礎。
當前互聯網技術和金融不斷發展,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構建是高職院校與時俱進進行教學改革創新的必然趨勢,當前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構建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教學效用的發揮,高職院校要認識問題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不斷推動學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發揮實效,助力人才培養目標實現。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