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梁
深化大型國有企業財務收支審計的思考
◎鄭梁
本文通過對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基本目標及深入任務的闡述,明確了當前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的重點和要點,并就財務收支審計作為企業管理職能的作用,展望了促進企業戰略發展的積極方面。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和體制機制改革的深水區,國民經濟結構面臨重大調整,大型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不斷地做大做強做優,經濟業務復雜程度加劇,涉及的環節眾多,現金流巨大,這便對國有企業財務收支內部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本目標。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提高企業運行效率;規范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提高財務透明度;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客觀評價企業預算執行情況及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
深入任務。通過財務收支審計加強部門間、下級企業間的協調,改善企業的財務管理機制。
財務收支審計的目的不僅是揭露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糾正這些問題,如果審計查出的問題得不到糾正,就會削弱審計的權威性。因此,對于財務收支審計發現的問題,審計部門要嚴格下達審計意見和決定,但有些問題的解決需要相關部門及下級企業的密切配合與大力支持,所以應加強溝通和協調,獲得更多的認同與支持,促使企業提高財務工作效率,改善財務管理機制。
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收支審計與外部審計的協調發展,完善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制度。
企業外部審計包括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審計內容、審計范圍、審計標準、審計手段、審計依據等有諸多類似之處,將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結合起來,有利于企業財務收支活動規范化,同時進一步完善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制度,提高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運行效率。
利用高水平的財務收支審計報告,優化財務運行機制。
高水平的財務收支審計報告體現了審計質量,是審計效果的有效保證,能更好地發現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并提出可操作的整改建議,對優化企業財務運行機制有重要的作用。
審查重大經濟事項決策是否遵循“三重一大”決策流程;對薪酬分配、產權轉讓、投資并購、大宗物資采購等重大事項的合規性、效益性進行審計復核。
審查是否嚴格執行國家政策、財經法規及地方規章制度,是否存在通過未經備案擅自變更重大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濫用會計差錯更正、隨意調整合并范圍等手段調節年度經營成果。
審查是否嚴格執行年度收支預算編制是否及時完整,預算能否有效執行,及其他有關預算管理的問題。
審查收入、成本、費用管理控制是否真實、合法和完整。嚴格收入成本確認標準,不得跨期確認收入和結轉成本費用;是否建立合理的收入和成本費用的計算及結轉管理流程、存在隨意調整利潤的情況;會計核算是否規范,收入、支出是否全部納入單位賬務統一核算管理 ,是否存在“小金庫”;是否存在通過虛構交易、循環交易等方式人為做大經營規模的行為,對無交易實質的“空轉”貿易及變相融資行為不得按照貿易業務確認收入。
審查是否充分和規范披露財務會計信息,對重大財務會計事項是否有隱瞞不報等情況。
審查是否進行資產清查工作,重點關注預付、應收款項、存貨、固定資產的清查清理。對長期未收回款項(特別是長期大額應收賬款)、積壓存貨、長期無分紅的股權投資、閑置及低效無效固定資產是否及時進行分類處置。
審查大額資金流向及使用情況,重點關注及排查大宗貿易及其潛在的風險,大額貿易資金是否有保全措施且有效;是否落實銷售與收款責任,促進資金流轉與回籠,增強經營活動收現能力;列示大額應收賬款存在的風險,審查大額資金合同條款執行情況。
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修訂《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的通知》(財會[2015]8號),全面審查企業目前實行的職工薪酬政策;薪酬核算是否完整規范;“五險一金”計提是否超基礎和標準,解繳是否及時足額,屬于職工個人部分是否全額付給職工本人。
審查是否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重點關注三公經費及會議費、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差旅費、施工補貼、三代手續費等開支是否合法合規,有無違規報銷等情況。
審查各項稅費計算是否正確,各項扣除和調整事項是否真實合法,是否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等。
跟蹤審查以前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及財務收支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及效果。
審查工程結算支出各項手續是否齊全、支付依據是否充分,待攤投資是否正確列支,有無不相關的費用計入工程費用開支,利息資本化是否正確。
其他應關注并審查的事項。
獨立的開展財務收支審計是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及財務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轉的基礎,同時,財務收支審計作為內部審計的一種,也具備企業的內部管理職能,應服務于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和經營管理目標,以專業、謹慎的工作模式,嚴謹的審計成果,為企業健康穩定向上發展把好關、服好務,保障企業資金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作者單位:四川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