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媛
全域旅游模式下農村旅游發展新路徑
◎黃夢媛
文章從休閑農業以及全域旅游的發展現狀出發,分析農村旅游發展的優劣勢,給域旅游模式下農村旅游產業發展的建議,促進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村旅游發展新路,希望能夠對今后我國農村旅游產業的開發以及發展提供一些建議。
農村旅游是指對農村景觀、生產活動進行充分利用而開發的一系列旅游活動。而全域旅游則是指在特定區域范圍內,將旅游產業作為主要產業,基于對各方面資源進行全面分析、系統改進,來達到資源整合以及產業相融的目的,通過旅游產業來推動其他領域的經濟發展。全域旅游理念為農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鮮活的推動力,促進著農村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下面,筆者將通過一系列論述針對全域旅游模式下農村旅游發展的具體路徑進行探討。
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現狀。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將農村旅游作為自己日常放松以及緩解工作壓力的途徑,這一現象有效推動了農村旅游業的發展。有關數據顯示,在我國范圍內以農業經營為主的經營組織已經達到了15萬家,2016年所接待的游客為8755萬人次,創造了211億元人民幣的營業額。
我國全域旅游的發展現狀。我國地理位置以及環境氣候十分獨特,在國際上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也是全球范圍內的農業大國之一,農村土地面積十分龐大。在“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旅游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達到了5.6%,發展成為了國家的經濟支柱產業,2016年期間,共創收了211億元人民幣的營業額,同比去年實現了12.9%的增幅。
優勢。首先,我國資源優勢突出。我國具有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高山、大漠以及草原都是的當地的象征,此外當地農耕氛圍濃厚。我國還是全球著名的商品糧生產核心基地,擁有全球十大牧場的稱譽,農業實力非常雄厚,這些優勢都會當地農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其次,政策保障充分。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我國農村地區也成為了主要的工作對象,這也為我國農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各種扶持農村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紛紛出臺,這些充分的政策保障,為我國當地農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劣勢。首先,規劃方案落后。農村旅游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各經營主體都是各自為政,缺乏合作精神,在經營過程中無法充分體現當地特有的文化特征。而農村旅游的管理部門十分混亂,所涉及的管理機構較多,在管理過程中很容易存在盲區。其次,經營理念滯后。農村旅游產業開發的目的主要在于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將更多先進的理念推廣出去。然而在實際開展過程中,經營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運營資金匱乏,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導致寧夏農村旅游產業開發過程中的經營理念極為落后,無法在游客之間形成較大的影響力。
對組織模式進行創新,對全業進行融合。農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僅僅通過單個部門單打獨斗是無法完成的,此外全域旅游的發展也不可能完全依靠旅游產業,兩者必須實現有效結合,共同發展。在新形勢下,必須對組織模式進行創新,將各種規劃方案落實到位,全面將旅游產業以及農業產業結合在一起,實現兩者的共同建設、共同發展,推動全域旅游模式下農村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合理規劃定位,以品牌促發展。旅游產業的發展能夠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對我國農村旅游產業進行發展,實現全域旅游這一目標,必須以我國特色為依據提出合適的方案,預防不同區域出現同質化現象。全面掌握我國農業產品特色以及產業部署情況,以現代農業三大示范區建設為核心,對當地優勢文化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做好規劃定位工作,創建當地特色品牌,以品牌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
完善保障機制,實現精準扶貧。對于農村經濟發展來說,農村旅游產業的開發是有效路徑,旅游產業能夠促進更多新的領域發展,并有效實現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使其與全域旅游產業融合在一起。在新形勢下,政府更應做好宏觀調控工作,全面開展精準扶貧,構建一套與當地旅游產業相輔相成的政策體系,并依靠基金擔保、社會資本引進等措施來籌集當地旅游產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將自身的引導作用發揮出來。在改革實施后,鄉鎮農技服務中心開展聯合辦公模式,然而在辦公條件上仍然較為滯后,且辦公模式也沒有進行改進,在推廣過程中仍然使用傳統手段,無法對現代化農村旅游產業的發展需求相匹配。
健全基層農業旅游創新服務系統。構建完善的農業旅游服務體系,強化隊伍建設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培育多功能服務體系,建立一個以農業旅游推廣機構為核心,以農村合作經濟機構為根本的多功能農業旅游服務系統;致力于農村旅游服務設施的改進,從外引進各種先進技術,并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持。
全面培養農村旅游人才。全面開展農村旅游人才的培養工作,做好旅游專業人才的繼續教育,制定相應的教育計劃,根據計劃開展分批培訓工作,培養一批具有豐富理論知識以及充足旅游實踐的優秀人才;加強農村實用型人才的培育工作,開展農民旅游培訓工程,針對各種大規模種植經營主體提供相關旅游知識的培訓,從而改善其經營水平,與農村旅游需求接軌;向外引進相關旅游人才,建立人才激勵制度,從外部體系當中選擇一批綜合素質較強的人才,用于支持當地旅游事業的發展,為農村旅游產業的開發工作注入新鮮血液。
強化農村旅游創新服務力度。以市縣為單位推廣當地農村特色產業,在以往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農村旅游服務力度,通過基地建設、園區建設等措施在當地農村居民中推廣農村旅游服務理念,使我國老百姓對農村旅游產業形成更加正確、充分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加強農村旅游產業創新服務的經費投入力度。政府應加強農村旅游產業創新服務方面的經費投入力度,為我國農村旅游創新服務工作設立專項基金庫,用于支持農村旅游創新服務的實驗以及推廣、農村居民的培訓教育,為我國農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充分的資金保障,全面促進我國農村旅游產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