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逸哲
網絡游戲對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影響
◎賴逸哲
近些年來,全球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互聯網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普及,但是互聯網的伴隨物網絡游戲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迅速成為很多人重要的娛樂和社交方式,并隨之出現了很多社會問題。現在開發的網絡游戲的內容越來越豐富,網絡游戲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眼花繚亂。這些網絡游戲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導致很多青少年對網絡游戲比較癡迷,甚至依賴。筆者作為高中生也是青少年,因此對青少年這個群體的身心狀況和喜惡都比較了解。青少年在整個人生中都處于一個特殊的敏感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身心發展還不健全,思想意識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或干擾而產生各種情緒上的波動。現在多數網絡游戲教育功能極低,游戲開發廠家為了盈利賺錢,設計不健康的情節與內容,給玩游戲的青少年帶來諸多負面影響。網絡游戲現在已經被證實存在太多影響健康的內容和因素,使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分不清現實世界與游戲世界。青少年從游戲世界學來不健康的思想來理解現實生活,甚至在現實生活中去效仿游戲世界的某些情節和內容。由于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普遍比較淡薄,部分網絡游戲不僅對青少年造成諸多誤導和不良教育,經常還會出現由于模仿網絡游戲中的某種行為而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
隨著電子產品越來越先進和普及,網絡游戲越來越普遍,網絡游戲基本進入了大多數家庭,進入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青少年日常的談話內容現在往往涉及最新的網絡游戲內容。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2015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達到2.87億,占中國青少年人口85.3%,遠高于2015年全國整體網民互聯網普及率(50.3%);從年齡結構來看,青少年網民中19~24歲占比最高,為48.1%,較2014年降低1.5個百分點,6~11歲青少年占比從2014年的7.5%提升至11.5%,增加了4個百分點;截至2015年12月,中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34億,未成年網民占青少年網民的46.6%;青少年使用網絡游戲超出網民總體水平最多,達到9.6個百分點。通過對不同學歷段用戶的網絡游戲使用率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中學生網絡游戲使用率最高,達到70%,超出網民總體水平13.1個百分點;大學生網絡游戲使用率低于中小學生,有66.1%是網絡游戲用戶。
通過上述報告得知,青少年使用網絡游戲的比例非常之高,尤其是中學生,而中學生這個群體學習任務很繁重,更存在部分自控能力很差的中學生。因此幫助青少年網民如何科學適度的使用網絡游戲,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一直是整個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這涉及到成千上萬個家庭的喜怒哀樂。
網絡游戲的快速發展帶來很多社會問題,但是現在政府監管方面很滯后。網絡游戲的合理化、規范化運營是政府和社會進行網絡建設應該積極面對的問題。對青少年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的未來決定國家的未來,沉迷于網絡游戲的青少年不可能成為國家的棟梁。
青少年應該必備和擁有最基本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這樣有助于青少年正確理解法律問題和社會問題,青少年良好的法律意識可以促進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身心健康,有利于青少年未來更好的發展和規劃,少走人生彎路。
首先青少年應該明白在法律范疇之內“什么該做”與“什么不該做”。家長、學校和社會應該對青少年進行法律知識的灌輸和教導,使其盡量掌握法律知識,從而使我們擁有比較好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儲備,能夠對社會上的一些常見事件進行基本的判斷和辨別,形成正確的行為觀念和價值觀,避免不良行為的發生,我們始終應該明白自己的行為狀態和可能產生的各種法律后果,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事情與不該做什么事情。因此,良好的法律意識的形成和培養對于青少年是至關重要的,能夠使青少年遠離和避免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其次是培養青少年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意識。青少年對法律知識了解與掌握之后,可以使青少年擁有比較好的法律意識,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觀念,青少年在必要時應該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和利益,成為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社會良好公民,不僅知道應該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同時也知道應該履行法律設定的義務。現在整個中國社會處于轉型階段各種情況紛繁復雜,青少年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但是缺乏社會經驗和為人處世的技巧,對周圍事物防范意識很薄弱和警惕性較差,青少年在違法犯罪事件發生時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和沖擊。因此,青少年只有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和基本的法律知識,才能使青少年的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能全面提高,進而保護自己的人身財產利益不受侵犯。
最后是良好的法律意識能促使青少年形成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是人們對社會上的行為和事件的一些觀念和看法,良好的價值觀形成之后將具有穩定性和指導性,價值觀是人們日常行為的指南針。青少年對法律知識的學習,能夠使我們具有一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體系,同時時刻鞭策和調整自己的行為舉止,遠離不良行為的影響。另外,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正確的價值觀賦予青少年任重而道遠的任務,促使我們可以運用法律手段去伸張正義,幫助弱者,使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能得到提升。
對實際生活中的規則漠視,從而發生違法犯罪或悲劇行為
網絡游戲雖然部分內容來源于現實,卻遠高于現實,更多的網絡游戲和生活脫節,網絡游戲通過各種技術處理手段,有時候能把現實生活中非常普通甚至無聊的事情轉為比較神奇和有趣的事情,網絡游戲創造了自己的規則體系,與現實生活的規則體系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時候甚至是相違背的。這些差異使青少年出現混亂分不清是現實世界還是游戲世界,長此以往,青少年對實際生活中社會規則比較淡化和忽視,甚至出現漠視的情形。
例如,某地某學生經常上網玩QQ里的偷菜游戲,玩得非常上癮,以致于在現實生活中,該學生看到領居家的菜園子時,聯想到自己玩的有趣的偷菜游戲,竟然萌發了真實偷菜的想法,最后居然被人扭送到公安局,該學生最后也得到了相應的處罰,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偷菜屬于盜竊,盜竊屬于違法犯罪行為,是非常嚴重的事件。這個事件我們可以權當一個笑話來作為談資,但是下面的例子就更發人深思了。
有時網絡游戲往往會制造出一些悲劇事件,某學生很羨慕游戲中的人物可以通過輕功等方式自由飛翔,該學生從高層樓房上縱身一躍想模仿游戲中自己的偶像,這一無知的一躍帶走了青春的生命,更給自己的家庭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無盡的悲痛。筆者通過和身邊朋友同學交流溝通,大多數自制力好的人認為游戲對現實生活不會造成負面影響,只是一種娛樂方式;而小部分意志力薄弱和容易受他人影響的人認為網絡游戲對實際生活會有些負面影響,在生活中可能會出現判斷失誤或者異常行為。
法律意識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石,而樹立規則意識則是法律意識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法律意識是社會規則意識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社會生活中,要遵守社會規則就首先應該遵守法律,法律是統治階級為全體公民制定的一系列的規則體系,通過這些來約束人們的行為舉止,從而維持社會運轉。規則和法律意識能夠帶來良好的社會秩序。因此,我們每個公民要知法守法懂法,共同維護社會規則和維護社會這個機體良性運轉。大部分青少年玩網絡游戲時,在缺乏家長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的,而這樣對青少年社會規則意識的形成是非常不好的,會出現偏差。以游戲中的“正義”、“規則”、“俠士精神”等替代實際生活中的法律規則,很容易出現一些社會規則意識不確定和不正確的情形,從而對社會規則和法律規則的權威進行質疑和挑戰,主要原因是網絡游戲中的規則會與實踐中的法律規則和社會規則進行劇烈的沖撞,而青少年本來就法律意識不強,很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行為。前文所述的“偷菜”游戲就給部分青少年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和壞的體驗,讓青少年認為偷菜能帶來比較刺激的體驗,進而形成了不正確的、不符合社會規范的法律意識。
游戲開發廠家開發網絡游戲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和更加吸引玩家,在設計上不會考慮到游戲規則與現實生活中社會規則的差異和背離,這會對部分青少年用戶的行為產生很多負面影響,這些進而使我們可能做出一些違反社會規則的事情。由此可知,為了社會更好的發展,在進行網絡游戲設計時,游戲開發廠家應該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政府在必要時應該進行干預,使游戲規則與社會規則趨于一致和統一,這樣有助于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自覺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識,規范自己的行為。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決定我們國家未來法律之路的建設,當全社會都有較高的規則和法治意識之時,我們就看到了法治國家的曙光。
與現實生活脫節,不利于融入社會
眾所周知網絡游戲對于青少年有利有弊,現階段而言,是弊大于利。網絡游戲以自己特有的表達方式,向游戲玩家呈現了一個虛擬世界的模樣,而且這個虛擬世界色彩斑斕,網絡游戲使得青少年在復雜畫面中搜索細節的能力得到鍛煉,游戲就像是大腦的興奮劑,可以使青少年活躍思維,提高智商,大腦處理圖像的能力增強,使我們的思維得到多方向多維度的發展和鍛煉,進而激發我們的潛力,使我們在遇到問題時能多動腦,并通過多途徑、多方法、多角度去考慮和處理問題。
但是,網絡游戲也會對部分青少年產生消極負面影響,使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長期玩游戲之中發生改變或者侵蝕,甚至讓人變得非常殘忍和暴力。我們往往對打斗類戰爭類充滿暴力的游戲癡迷上癮,一時難以走出來,甚至不愿意和他人交談相處,專注于游戲,長時間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對于游戲上癮比較嚴重的青少年,應該由家人或者社會組織對其限制和引導,用其他健康的娛樂、體育鍛煉方式使其從網絡游戲中走出來。青少年如果長時間與游戲打交道,很容易產生社交問題,畢竟每個人不能永遠躲在房間里面只和自己打交道,必須融入真實的社會。另外,網絡游戲一旦參與非常耗時,長期久坐也會帶來健康問題,另外不排除會產生一些精神問題。
長期玩網絡游戲的青少年很容易對家庭、學校、社會事件漠不關心,缺乏溝通能力。青少年無論是身體還是心智都不太成熟,而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得人喘不過氣來,而新奇的網絡游戲能立即給青少年帶來與現實生活中不一樣的放松和刺激感受,導致上癮不能自拔。而長此以往,青少年很容易混淆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容易產生錯覺。有些青少年實際生活時已經完全與現實脫軌,這樣常常出現自閉自卑情形。
社會責任意識淡薄
游戲開發廠商將網絡游戲的內容設計的非常豐富多彩,游戲的主人公更是無所不能,能上天遁地,滿足了青少年的各種夢想,很容易將游戲中的主角幻想成自己本人,特別在生活中受挫的人在游戲中更容易找到滿足感和歸宿感。青少年同時通過游戲來放松學習時的緊張狀態,來釋放壓力,但是自制力不好的很容易被游戲吸引。而游戲中的三觀和生活中的三觀是不一致的,游戲中例如兩個人互相看不順眼直接可以互相開打,用暴力解決問題,但是實踐中絕對不允許這樣。青少年社會經驗生活常識往往都比較匱乏,游戲中的三觀會干擾我們正常的三觀,造成我們忽略了社會責任感,致使很多社會問題涌現和青少年犯罪的事例層出不窮。我們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應該有社會責任感,不能被網絡游戲耽誤青春和未來的責任。從個人角度來說,癡迷網絡游戲,主要還是因為個人沒有堅定的自律意識和責任感,因此,家長和社會應該多方面加強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和培養社會責任感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網絡游戲給青少年帶來諸多的不良影響和欠缺社會責任感,網絡游戲開發廠家也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應該從網絡游戲開發源頭來進行改進,改變這種現狀。
首先,從青少年自身作為最根本的因素應該考慮,學校和家長作為責任人應該要多方面加強培養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只有青少年自我法律意識提高才能抵觸網絡游戲帶來的危害。而每個青少年的個體差異很大,有的孩子叛逆,有的孩子聽話,有的孩子膽大,學校和家長要針對孩子的差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青少年法律意識淡薄令人擔憂,一方面,青少年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事件時有發生,另一方面,青少年作為加害者犯罪主體也日趨嚴重,尤其是在人身方面的暴力犯罪。現在很多家長能滿足青少年的物質要求,但是精神層面的需求提供很少,家長作為重要的引導者,要多從精神層面和青少年進行溝通,了解青少年沉迷于網絡的真正原因。家長和老師同時都應該注重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并使青少年知道法律是客觀存在的制度規則,知道法制的作用,青少年應該自我意識到違反法律的嚴重后果,這樣能制止青少年犯罪,降低青少年犯罪率,也同時使青少年形成自我保護意識。另外,在對青少年進行加強法制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而不能簡單地用說教方式,把一些犯罪情形和法律知識用視頻等更形象的方式播發給青少年觀看,一方面使青少年對法律知識能更加了解,另一方面讓青少年知道違法犯罪的嚴重后果以及自己的不良行為會給他人、自身、家人帶來很大的傷害。因此,通過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培養法律意識,減少或者降低青少年參加網絡游戲的活動,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和控制青少年對游戲的癡迷程度,進而使青少年建立比較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心理狀態。
其次,政府部門應加大對網吧的監督和管理。現在各色大型網絡游戲無處不在,網吧為青少年打網絡游戲提供了溫床和最佳環境。部分青少年的暴力行為與火爆的網絡游戲是不分開的,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對于網絡游戲給青少年帶來的不良后果,網吧管理勢在必行。網吧這種外部環境對青少年成長很不利,只有為青少年的成長建立良好的社會環境,才能避免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政府執法部分應該對網吧這種游戲盛行的地方加強監督管理,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玩游戲。立法部門應該切實可行的制定關于網吧管理的各項法律,使執法部門有法可依。只有從立法和執法多層面來對網吧從制度上進行管理,減少青少年打網絡游戲的溫床,這樣外部環境改善,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案件就能減少。
再次,對游戲開發廠商和運營商進行管理。對于大型、容易有網癮、花費時間較長的網絡游戲加強監管,如開始注冊游戲之前必須進行實名認證;每次玩游戲之前應該進行人臉識別;青少年未經家長同意不能玩游戲;設置在線時長的最長時間;游戲支付方式也進行限制;含有暴力和不良內容的游戲設置限制級別;另外對于高利潤的游戲行業征收高額稅收。由此通過多種方式從源頭上來管理游戲開發廠商和運營商,他們才是造成網絡游戲傷害青少年的罪魁禍首。國家應該積極重視起來,不能讓網絡游戲危害青少年的一生。
青少年年紀較小,心智不成熟,在社會中整體上處于弱勢群體,整個社會都應該對青少年這個主體進行寬容、呵護和保護。社會、學校、家庭都應該時時刻刻關注青少年的成長,遠離不良游戲,減少網絡游戲對青少年自身和社會帶來的危害,并成為青少年成長路上的指南針,給我們指引正確的方向,使我們不至于走彎路。網絡游戲是把雙刃劍,在發揮其有益用處的同時更應該克服其弊端。我們青少年要不斷加強法律意識,樹立良好的價值觀,遠離不良的網絡游戲,使我們能夠成為陽光少年,遵法、守法,健康快樂成長。
南昌市心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