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糾紛協調與審查服務部門合伙人 單藹然
中國大陸和亞洲各地企業正在經歷一場市場波動的“新常態”,董事會和公司高管在業績、股東回報和應對經濟動蕩能力方面面臨更高要求。
中國大陸企業面臨若干特定風險。去年,安永第十四年度《2016年全球欺詐調查報告》在了解公司高管對詐騙、賄賂和貪腐的看法后,發現50%的中國大陸受訪者可能以實現財務指標為由,為不道德的行為開脫。而針對中層管理人員和員工的《2015年亞太地區舞弊調查報告》也顯示,52%的中國大陸受訪者認為,在市場不景氣或公司業務發展緩慢時,當地管理人員可能會采取不道德或可置疑的手段提高業績。這些調查結果表明,中國大陸各階層員工都承認公司管理人員可能會迫于財務指標的壓力而“打破規則”。有鑒于此,在中國大陸,企業若沒有該風險意識便如同高空走鋼絲。然而,這些風險實際上可借助一些基本工具去規避,比如眾所周知有助于打擊詐騙、賄賂和貪腐的舉報程序。
美國注冊舞弊審查師協會(ACFE)近日報告稱,普通企業每年因舞弊而損失高達5%的收益,其審查的2410個職務舞弊案例共造成63億多美元的損失。ACFE還發現舉報是察覺舞弊的最常見方法,占比39%。相對沒有舉報熱線(28%)的企業,配備舉報熱線的企業(47%)更有可能通過舉報發現舞弊行為。由此可見,舉報程序在保護企業免受欺詐、賄賂和貪腐損害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其他合規規定不同,舉報在中國大陸企業中一直以來面臨的障礙之一是缺乏舉報體系的確切說明。不過,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財政部于2016年3月30日發布了《關于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下稱《規定》),為舉報人提供更多保護和支持。隨著中國政府努力打擊官員貪腐,《規定》有望鼓勵更多人舉報。
在注重成本節約和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商業環境下,企業似乎認為舉報體系雖可錦上添花,卻非不可或缺。公司通常認為提供給員工一個舉報電子郵箱或電話就夠了,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為了營造一個讓企業以正確道德價值觀為傲的商業環境,舉報體系不能僅僅淪為一項“勾選”的項目。我們應積極宣傳和鼓勵舉報行為,公司也應鼓勵而非懲罰舉報者。廣泛來說,公司應考慮對道德行為予以褒獎,并將其納入所有員工和管理層的績效評估,而舉報體系不應是孤立操作。
中國大陸的公司可以為亞洲做出表率,激發員工對舉報的信心。雖然目前《規定》只保護檢舉貪腐官員的舉報者,但公司不應坐等,而應積極采取行動,鼓勵真正的變革,促進公司舉報熱線的使用。可由公司高層設定基調,弘揚道德規范,鼓勵和支持員工投訴不當行為。更重要的是,公司還應清楚表明在必要時會為不當行為舉報者提供保密和保護工作。根據安永2015年亞太地區舞弊調查報告,這是亞太地區使用舉報熱線的主要障礙之一。調查發現,僅有一半受訪者愿意使用公司的舉報熱線,在過去數年間,受訪者比例下滑的原因似乎是出于他們認為公司對于舉報人的保護和保密方面的擔憂。因此,在員工選擇其他渠道(例如中國政府大肆宣傳的舉報程序)舉報之前應采取行動,大力提倡公司舉報文化從而消除員工的疑慮顯得至關重要。
歷史證明,不當和舞弊行為終會為人所知,并很有可能是因被舉報而曝光。肯定的說,現在是時候開始鼓勵和強調道德規范的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