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以莊
韓國廉政建設對中國的啟示
◎李以莊
中國和韓國同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兩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承受了腐敗,韓國經過幾十年的反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中國也可以參考借鑒。文章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進行分析闡述,提出了三點借鑒與啟示:一是加強對公職人員和普通民眾的反腐教育;二是通過媒體進行反腐知識宣傳;三是引導民眾參與反腐行動,強化公民意識,由公民意識的萌發促進反腐體制的完善。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將反腐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整頓了黨內外一大批腐敗現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透明國際的清廉指數來看,我國的世界排名從1995年的第50名下降到2014年的第100名。排除對我國2014年反腐成績的忽略,可看出我國在近二十年內腐敗的嚴重程度是不斷上升的。
雖然韓國近幾年腐敗指數有所下降,但是必須承認韓國廉政制度建設還是比較成功的。作為和我國有著相似文化背景,相近發展道路的國家,韓國的反腐經驗對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廉政制度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鑒于韓國青少年的反腐意識十分薄弱,也鑒于我國目前對學生的反腐教育尚屬探索階段,公眾的反腐意識還沒有得到明顯提高。因此,廉政建設中自律機制研究顯得迫切和重要。
1.對公職人員的教育。韓國通過《公務員法》、《公職人員倫理法》等對公務員行政倫理要求的法律法規完成了對公務員的部分教育。我國歷來重視公職人員的道德建設,在完善公職人員道德規范方面也作了一些探索。如近年來,黨和國家相繼頒布了《國務院工作人員守則》、《關于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收入申報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等,標志著我國行政道德建設的制度化步入了新的階段。同時,各地還切合實際,制定了相應的制度,比如,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制度等,把黨員干部的道德規范要求上升到制度層面,對端正黨風政風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上述有關倫理道德的規范大多數是以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下發的關于黨政干部廉潔自律的一些規定表現的。這在效力范圍和層次上,在強制性程度上,在內容的詳盡性和可操作性上,也都與其他國家道德法的力量有一定的差距。
我國目前尚無《公職人員倫理法》這類對公職人員道德要求的專門法律法規,盡管在公職人員層面也規定了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如《國家公務員法》明確了公務員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其中對公務員的道德規范未提出明確的要求,且有些條文十分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大大制約了其在基層實施過程中的適應性。對公職人員可以采取多種方法開展廉政教育。以集體談話的方式,對新進公務員進行廉政談話,提出行為規范和道德要求,增強其廉潔自律意識;對公務員進行入職培訓,讓其充分了解與崗位相關的廉政知識,使其明白腐敗的代價和公職人員的職責與使命,從而能夠對自己的行為有清晰的認識并遵守這些道德上的要求;定期在公務員中開展廉潔知識講座或評比活動也是不錯的教育方式。
2.對普通民眾的教育。對普通民眾的教育可以根據其不同的職業特點和年齡層級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可以將反腐知識教育滲透到教育和其他文化機構或培訓機構。對于企業員工,可以通過工會進行廉政教育相關的主題活動,進行企業內部或企業之間的活動,增強人們的廉政意識。對于退休老人,可以將反腐教育嵌入老年大學和老年活動中心。普通民眾也可以參加政府開展的反腐宣傳活動,與專家互動,增加反腐知識。
3.對學生的教育。對學生進行廉政思想教育,重要是保證廉政教育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首先,把反腐相關的課程計劃納入到學校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中去,增強他們對腐敗的認識。其次,根據不同年級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廉政教育,對低年級學生可采用動畫、歌曲、講故事等形式讓其了解廉政建設的意義,增強他們對腐敗的感性認識;對高年級學生則可以開展反腐講座,更多偏向理性方面,將其以前對腐敗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層面。最后,開展課外活動加深學生對腐敗的認識,在校園、家庭生活中體會腐敗的存在和危害,培養其廉潔意識。
積極運用電視、電腦和移動終端進行廉政宣傳,可以通過電視在黃金時段播出反腐相關節目,制作和播放各種類型的以反腐敗為主題的電視劇、電影、紀錄片和談話節目,為教育和公開反腐提供素材。使用微博、微信(公眾號)、手機應用等方式對反腐知識、案例進行推送,定期收集反饋,不斷改進反腐教育的程度和方向,加快培養人們的反腐倡廉意識,減少腐敗現象的滋生。
黨要領導、規范、引導新聞輿論界,努力轉變領導方式,使新聞體系為國家和人民服務,同時打擊新聞腐敗和造假新聞,禁止不良新聞危害社會風氣。通過新聞體制和宣傳方式改革,引導民眾對輿論的信任感是必要的,因此,新聞輿論需要在黨的領導下改革和調整:廣播、電視、報紙等大眾媒體側重反映民眾生活和廉政建設的新聞,切實改變形式主義的宣傳和枯燥無味的說教,真正反映民眾喜聞樂見、說理感人的現實生活。
“公民社會”是圍繞共同利益、目標和價值上的非強制性的集體行為。韓國廉政建設組織體系不僅包括官方組織機構和制度設計,還包括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私人部門、非政府組織等社會力量。公民社會組織可以對政府權力形成有力監督,從而有效預防和遏制腐敗,因此需要加快推進我國公民社會組織建設。
廉政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加快“公民社會”建設,提升公眾的政治參與度,需要在全社會營造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爸挥谐掷m不斷的強有力的整肅,才能消除腐敗。為了構筑廉潔的經濟和社會秩序,將動員一切人力和辦法?!保ㄅ嶂拒?韓國政府反腐敗政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2.36.)全民參與反映了公民的公德心與責任心。加強對公民公德心和責任心的教育,即培養公民意識,對維持社會良好風氣和秩序有很好的作用。
廉政建設中,法律體系、內部監督和社會監督三大機制缺一不可,探討反腐經驗時還應該注重對自律的研究,將自律和他律機制結合起來。韓國的廉政建設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國在吸收外國經驗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國內實際情況,堅持以完善法律體系為主,保證監督機構的參與,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加入到反腐行動中來,推動反腐工作取得更多的成績。
重慶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