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呂丹
隨著企業云的興起,大家已經逐漸看到了未來云的落地的最佳方式,那就是搶占企業云市場。
企業云的興起,對IT廠商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挑戰。之前的云計算市場,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也從側面凸顯出大家對云計算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看的并不是很清晰。各家都有各自的打法。當前的管理軟件市場正在面臨新的變革,隨著平臺化、SOA、虛擬化等技術的完善,讓完整的“云計算”架構成為可能,構建在云計算模式上的ERP也成為一個新興的、必然的挑戰。
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的驅動下,交易平臺化、票據電子化、流程自動化、數據資產化、組織扁平化、管理智能化成為新技術時代的商業場景,社會化商業和數字經濟正成為商業社會和各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預計到2025年,全球經濟總值的50%將來自數字經濟。
在新的技術浪潮下,企業互聯網化發展加速,企業應用從私有化部署走向公有云服務,從企業內部走向全產業鏈和最終消費者,從局部應用走向全員應用,從基于流程的功能化系統走向基于數據的場景化服務。在工信部剛剛發布的《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中提到,到2019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達到4300億元。
以云化為代表的信息化進程,正令企業IT產業重構,企業的應用正在快速從基于企業級計算的私有部署向社會級計算的公有云部署快速轉變。巨大的市場空間下,繼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華為云之后,用友也在4月19日正式推出“用友云”,提供企業社會化商業應用云服務。
通俗地講,用友云通過聚合大量的企業服務,形成一個大的生態,為各類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在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同時,幫助各類服務商帶來客戶資源的共享,也帶動各類服務商自身的發展。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信息化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周劍指出,我國經濟正從工業經濟走向信息經濟、數字經濟,數字經濟當前階段的核心就是共享經濟。用友云以云聚的理念,以云的手段,為人、為企業賦能,并在賦能的基礎上,幫助中國企業抓住轉型升級中的新機遇,帶動中國企業業務模式和管理方式變革,也帶動著產業的全面升級和經濟的全面轉型。
業內認為,生態伙伴通過共享云平臺和公共基礎與領域服務,實現能力聚焦,快速創新,極大減少產業重復浪費。同時,通過云的企業服務聚合,共享客戶和渠道資源,帶動生態伙伴更快發展。
事實上,在公有云市場,科技巨頭的競爭也很激烈。有媒體引述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公共云市場規模約20億美元,其中阿里云占據約50%市場份額。除了阿里云外,在國內,還有騰訊云、百度云、華為云、金山云等一大波入局者,用友能在公有云市場博得多大市場份額,還有待時間來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