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小兵,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
淺談新時期下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面臨的現狀及改進對策
文/向小兵,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藝術設計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門新興學科,雖然其發展速度和成績令人矚目,但是在教學中所表現出來的問題需加以重視。筆者針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管理上所具有的特色進行詳盡的研究,可以使得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得到更加長遠的發展。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管理;改進;對策
當前藝術設計專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擴招,致使藝術設計教育過度膨脹,使專業設置與課程教學體系、師資隊伍建設、場地設備,實習實踐等教學必備條件都出現了問題,導致藝術設計教育落后于現代制造業的實踐,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到了工作單位根本動不了手,頂不了用,是常見的現象,高等設計教育產出與中國制造業需求與中國制造業需求.因此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有必要加強教學管理。
相較于其他的專業來說,藝術設計專業更加注重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情感關系,學生與專業之間需要加強的交流和溝通,這樣才能夠滿足藝術設計專業發展的具體要求。高校開展藝術設計教學,主要是為我國的相應藝術機構和文化機構提供必要的人才,針對藝術設計教學實施有效的管理,可以實現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長遠發展。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管理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藝術性人才綜合素質的高低。藝術設計教學相較于其他的專業教學來說,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在對其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不能夠單純的蠶蛹的那一刻的方式或者是傳統的方式來實施管理工作。現階段,我國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管理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只是單純的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而且是沿用的其他專業的管理模式,并沒有構建屬于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管理自己的管理模式,這樣就使得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發展上很容易受到限制,而且還會使得管理出現嚴重的問題。
目前,很多的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管理工作并沒有安排專門的人員,而是采用的非專業和兼職人員,這些人員針對管理工作并沒有較高的責任心,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也較為落后和單一,所以,很多的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管理工作無法有效的凸顯出藝術設計教學管理的特色。造成這一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的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管理工作并不受教育部門的關注,沒有得到各方的支持,無法滿足我國的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管理工作的實際發展需求。
現階段,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依然沿用的是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其是以行政管理為主,但是卻很少采用相關的輔助性管理手段,最近幾年,在高校教學中,采用行政管理手段來展開管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還出現了較大的爭議。雖然行政管理在過去為藝術設計教學管理提供了優質的條件和動力,但是面對現今的藝術設計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現狀來說,其已經無法起到相應的作用。
目前,一些高校仍采用以往的教學方式。高校藝術設計課程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程三個部分組成,個別高校正在進行課堂翻轉的研究。從高校生源的綜合狀況來看,民辦高校的學生由于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家庭條件等各種原因,學習理論知識的能力不強,對理論知識沒有足夠的興趣,學生接受基礎知識后不能靈活運用,不能將基礎課學到的知識很好地滲透到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很難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并作系統性的思考。但他們對實驗有較濃的興趣,在實踐方面具有一定的潛能。
一是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對教學的監控、評價與反饋滯后。體現在:監控范圍不全面,側重于課堂理論教學,較少關注實踐教學;側重于本校教師,疏于外聘教師的教學質量監控;側重于評價教師的知識傳授,忽視了對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教學效果的考查。評價方式單一,大多通過督導聽課,期初、期中、期末教學檢查,且多以系部自查提交報告為主,針對性不強,合理性不夠,反饋不及時,導致評價反饋未能發揮其應有的職能。第二個層面是就教學管理本身而言,這樣的管理模式、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專業特點,適合專業建設發展的需要,是否滿足教師、學生教與學的需求,是否積極有效,這是需要教學管理部門領導、管理人員認真反思、總結和分析的。而在實際工作中,這樣實質性的反思、分析、研究與評估比較少,未能引起管理工作者的重視,一些小結報告也往往流于形式。
藝術設計是在結合原有環境特點和社會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對既定環境進行設計創新,實現藝術創新再設計。創造性思維是在突破常規思維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新穎思維產物。創造性思維能幫助設計人員突破既定思維模式,進行更加優秀的藝術設計,對設計人員順利開展設計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進行藝術設計教學時,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進行創新設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采取啟發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進行設計創作,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課堂外,高校可成立藝術設計研究所,讓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實現思維模式的創新。
藝術設計教學管理要想使得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就需要選用綜合性的管理人才,加大對管理人員的培養力度,實施
專業化的管理,在遵循藝術管理特殊性規律的基礎上,有效的展開藝術設計教學管理,從而有效的提升教學管理的水平。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管理要注重對專業管理人才的培養,社會各界均需要加大關注的力度,在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充分的考慮到就業和人生規劃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并獲得這些方面的支持,從而使得人才實現多方位的培養。同時,要合理的選用適宜的管理手段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的發展,使得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創造力。
之所以進行藝術設計教育,一個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扎實和熟練的設計能力,但是現實中卻出現了“紙上談兵”的尷尬局面,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對實踐的重視不足。所以,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成為了當下藝術設計教育的關鍵所在。一是對實踐基地的建設。在校內,學校要對各種實踐設施,如工作室、計算機、打印設備等予以全面的完善,并委派專人進行管理,保障所有的場地和設施都能夠正常運轉,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實踐需要。而在校外,則要和諸多設計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爭取到更多的實踐機會。二是各種實踐活動的開展。藝術設計院系應該主動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設計比賽,并對獲獎者予以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鼓勵,由此營造出一個重視實踐的氛圍。三是對課程設置進行調整。多數院校都將實踐類課程放置在了最后一年中,但是大學的最后一年,往往都是學生最為忙碌的一年,或者忙于找工作,或者忙于考研,難有時間和精力真正進行藝術實踐。因此,要對實踐類課程進行有機的調整,將其和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學會了某一種知識和技能后,就要予以及時的運用,經過由學到用的多次磨合,使其不斷成熟和完善,讓實踐逐漸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
就當前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管理工作的主要管理形式就是行政管理。藝術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靈活性,要想使得藝術能夠凸顯出其特性,就需要保障管理不能夠過于嚴格,而行政管理卻在管理上過于嚴格,這樣的管理方式對于藝術設計發展有著極大阻礙作用,限制了藝術設計教學的自由,并且違背了藝術設計教學發展的規律。通過研究發現,在很多注重研究性、創新性的機構的管理實踐中,特別注重對人員的柔性管理,從藝術的特點分析,引入柔性管理方式是給予藝術類學生自由創作空間的有效手段。柔性管理與藝術教育行為相聯系,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除了要在管理工作中,重視柔性管理與藝術設計教學管理的結合,同時也要針對管理進行實踐處理,在實踐管理中,融合藝術設計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有效的將管理與藝術結合在一起,凸顯兩者的特點,利用柔性管理來更好的推動藝術設計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使得高校藝術類學科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實現高校教學的長遠發展。
[1]普通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研究[J].楊球旺,王洪亮.美術大觀.2012
[2]關于藝術設計教學管理的幾點思考[J].許傳宏.藝術百家.2006
[3]論藝術設計教學的特殊性[J].紀向宏,張品.中國輕工教育.2004
本文系《地方本科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現狀與對策研究》課題。課題編號:湘教通【2016】39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