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幼教專業聲樂課程教學反思
王瑋
幼教專業中聲樂課程是重點學科課程,它關系到學生今后在工作崗位上能否順利地完成音樂律動,童聲合唱等課程的教學,本文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分析了目前在幼教聲樂課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出適合幼教專業聲樂課程適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2016~2017年度第一學期我所任教的課程是16級三年制幼教專業聲樂課程,現就我所教授的聲樂課程的情況做一反思和總結。
入學時生源差距大,基礎良莠不齊,在音樂素質和嗓音條件等方面輔修學生比不了主修學生,聲樂教學以小組課教學為主。少數悟性較好的學生學有所成,大部分學生還不能建立正確的發聲方法,學生之間的差異問題得不到解決,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不注重教學實踐能力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今后的就業方向是幼教,但我們的教學內容脫離幼教實際,教學效果不佳,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是培養幼兒音樂教師的教師教育專業,作為一種職業定向的專業教育,應該具有自己的專業特點,其聲樂教育應與音樂專業相區別,讓學生早接觸、多實踐具有本專業特點的課程。
聲樂教材嚴重缺乏目前學前專業聲樂的教材沒有統一的規范,很多老師來自選歌曲教學,嚴重制約著上課效果。所以,根據學前專業大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結構和心理、生理等特點,選擇古今中外思想性較強、藝術性較高、訓練價值較大的的藝術歌曲和優秀民歌做教材顯得更加重要,同時要不斷更新教材,補充和選用反映時代精神和現代生活的新作品。這些作品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心靈受到震撼,精神人格得到陶冶,思想品格得到升華,從而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審美能力。
調整教學內容
由于目前學前專業聲樂的教材沒有統一的規范,完全靠上課的教師來自選歌曲教學,嚴重制約著上課效果。針對這一問題,要求我們必須選擇具有學前專業特色的聲樂教材。讓學生聯系實際,更早接觸幼兒園歌唱教學內容。
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聲樂是專業技能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受學時的限制,在整個課程設置中,專業技能課程在所有課程設置中所占比例較小,通常只有兩年半。所以需要我們對現行的課程結構進行調整,加強旨在養成藝術文化素養和提高實用技能的課程,使聲樂課程更加生動豐富,專業性更強。
學生的學習時間十分有限,應加強幼兒歌曲教學。對于幼兒來說,教師的正確范唱是幼兒獲得美好聲音的重要源泉,所以幼兒教師必須具有較好的兒歌范唱能力。
強化幼兒歌曲彈唱方面的教學。加強對學生幼兒歌曲伴奏能力的培養,并積極吸引聲樂教師的參與,以指導學生對幼兒歌曲進行演唱和表現,讓學生能“以彈伴唱,以唱為主”,逐漸提高幼兒歌曲彈唱能力。
充分發揮聲樂小組課的優勢
由于聲樂小組課既不像理論大課那樣,以教師為主,講授一般的基礎理論知識,也不像聲樂個別課那樣針對性極強,聲樂教學只在師生兩人之間進行,所以聲樂小組課才非常適用于學前專業學生的聲樂教學。學前專業的聲樂小組課根據情況由8~12個學生同時上課,這樣解決了聲樂基礎理論學習與技能的提高也兼顧了不同學生存在的個性問題,既能在學習過程中互幫互學,又促使學生在多觀摩,多思考的學習實踐中改變和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從而實現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對學生展開聲樂教學。此外,學生還可以看到聲樂教師如何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科學地選擇和運用聲樂教學方法來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可以看到相同的或不相同的啟發用語及訓練手段如何在不同人身上體現,所有這些都使學前專業的學生在聲樂學習中,增加對聲樂教學環節和要求的了解和廣泛認識,對聲樂教學方法有感性和理性的了解和積累,這些都是聲樂小組課教學的優勢所在。
加強多媒體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
把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合理恰當的運用到聲樂教學中,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極大的豐富了課堂內容。
教學把學生上課的情況和舞臺表演錄音或錄象復制給學生,以自身為參照,對聲音概念更加清晰,可使課堂教學有延續性,學生可按自己在課堂上良好的聲音狀態去練習。
利用錄像學生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糾正缺點,有效提高學生的演唱及舞臺表演能力。充分發揮網絡功能,播放教學音像資料。強化音樂教學的視聽效果,刺激學生的生理感觀,激發學生的各種積極心理因素,使學生更快了解樂曲風格和演唱風格更好地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演唱自信心,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加強學生實踐能力提高。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的活動,如:各種聲樂比賽、卡拉OK大賽,可以經常組織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獨唱、二重唱等,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每學期可以定期地搞小型的,以班級合作形式的匯報演出,以聲樂為主,可以穿插一些兒童歌舞表演等,讓學生大膽上臺演唱,提高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這樣既鍛煉了學生,又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的優缺點,以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還可以在學院附近的幼兒園、藝術中心、文化館等從事聲樂教學和觀摩工作,這樣更有利于貼近現實,對學習更有促進。
總之,通過分階段分層次的教學研究,聲樂小組課增加了聲樂教學的點與面有效結合,拓寬了聲樂教學的內容,加強聲樂理論的系統與科學性,使聲樂共性與個性的問題有側重的解決。在聲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同創造一個邊教、邊學、邊實踐、邊討論的生動活潑而富有刺激性的音樂教學環境。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體現出學前聲樂教學特點。聲樂小組課不僅豐富了教師的知識結構,促使學前專業聲樂教師打開思路,還為培養高素質、高水平和具有時代感的幼兒音樂啟蒙教育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