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超
摘要:國際結算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大學課程,在外貿實訓課程教學中將其與國際課程相結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必然選擇。因為課程本身就是一門實際操作性的課程,特別考驗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學習這項技能需要學生擁有很強的積極性,手高眼低是不行的。筆者通過研究分析在外貿實訓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國際結算方面的實際操縱情況,找出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求制定更合理的培養方案,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關鍵詞:國際結算;外貿教學;實際操作;解決方案
引言:對于金融專業而言必須緊隨時代潮流與國際接軌,很多高校為使得學生更進一步發展都設置了國際結算這門課,希望解決國際債權結算清算的問題,讓學生們對經濟問題有更多的了解。這是一門非常注重實際操作的課程,但是教學課程中的外貿實訓是一個開放性的課堂,所以很多學生這方面的素養不夠,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不是很好。我們要做到的就是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和專業技術能力,以期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讓學生可以立足。
一、為什么進行國際計算培養
(一)學科本身的需要
事實上,國際計算這門課程本身并沒有多大的難度,學生完全能夠輕松學習這門課程并理解其中的簡單理論,但前提是采取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國際結算顧名思義就是解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債務關系問題,相關人員根據已有的票據信息,通過正確的計算方式將票據之間的數據計算清楚即可。雖然這只是簡易的數據計算,但是許多細節卻不容忽視,必須保證各項計算數據準確無誤。保證數據準確無誤的前提條件除了是計算時各項數字必須精確之外,還要求進行計算的工作人員對國家計算知識有著熟練的掌握程度,這就就是說國際結算基礎必須扎實。所以選擇從事外貿工作的學生,在學校學習時期學好國際結算的基礎知識,既是為以后正常工作做準備,也是為保證以后的企業工作質量做準備。
(二)社會要求的需要
國際結算課程作為高等學校主修金融和貿易等專業學生的重點掌握課程之一,在校學校時必須掌握其中的重要原理并能運用于實際操作過程中。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工作都會在有形或無形之中與國際結算工作相互掛鉤,盡管這門課程有著極高的應用性,但是調查顯示很多剛剛畢業才從事外貿工作的人,他們絕大部分雖然在學校學習時都學習過這門課程,但是只有極少數人能夠進行一些簡單的運算,很多人卻連相關的簡單原理都不甚了解。這種現象在企業招聘新員工時常有出現,企業需要正常運行與發展,需要大量的會進行國際結算的人員。因此,企業不得不向社會進行招新,對于專業知識不扎實的新員工,企業必須花費精力和金錢對其進行專項培訓。也就是說,應屆生要適應社會發展,要想在社會競爭過程中不被淘汰,就必須扎實自己的專業知識。
二、國際結算課程中培養學生能力的困擾
(一)教師方面的問題
由于國際結算課程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很多老師沒有積累足夠的教學經驗,有時會因為自身教學方面的一些問題,導致在教學上出現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國際結算這門以最終進行實際操縱為目的的課程,他的關鍵之處不在于理論知識而是實際操縱,因此教師只知道機械地要求學生掌握一些理論知識是沒有用處的。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有些老師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也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這就很難去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另一方面則是國際結算這門課對于一些老師來說沒有研究的價值,學校也未曾出臺相關的鼓勵機制和教育方針,這就造成大部分老師就對于教學沒有很高的主動性。教師沒有足夠的動力與積極性去尋找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中就很難掌握國際結算的具體方法。
(二)學生方面的問題
國際結算課程包含了一些其他科目的知識,算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學生對于這種跨學科包含幾個學科的學習科目就會通常會感到恐懼吃力,再加上一些學生之前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太牢靠,這就為現在學習國際結算這類更深層次的課程造成了巨大的困難。教師很難在這種不平等的基礎下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學生的學習進度。一方面,由于很多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了解并不足,嚴重的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很多學生只知道機械的背誦相關理論知識而不愿意深層次的去理解原理和進行實際操縱,而不能真正把握這項技術,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本學科的發展。
(三)教學環境方面的問題
調查發現,在國際結算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千篇一律的向學生灌輸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很少讓學生進行實際操縱,學校也沒有讓學生進行實際訓練的環境條件。正因為如此,學生不能通過實際訓練檢驗自己的掌握程度,更談不上在訓練中強化自己,教師也不能了解清楚到學生的實際能力。國際結算作為一門運算技能知識學科,與其它理論課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它需要通過反復的實踐練習,讓學習該課程的學生在實訓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強化所學知識技能。但問題是即使學生能在學習期間從事相應的實習工作,也很少有人有機會進入外資企業進行鍛煉,所以當學生畢業之后,常常因為缺乏實際操縱經驗而被招聘單位拒之門外。
三、解決國際結算中困擾的具體措施
(一)強化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
對從事國際結算教學任務的老師而言,要讓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的基礎知識并熟練運用于實踐過程中,就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景制定課堂教學方案,從而才能具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指導,這對各大科任老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由于國際結算是一門實際操縱的技術,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求其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能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操縱。所以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制度,國際結算的老師有著更高的實踐能力要求。要保證和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除了教師自己要多進行實際操縱外,學校也應該定期組織對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培訓活動。教師為了提高自身的專業操縱能力,主動進入相關企業進行實際體驗,在學習和參觀企業員工工作的情況下,在進行自我操作的同時提高了教學實踐能力。endprint
(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對于要從事外貿工作的學生,在校學習時除了要掌握好相關的理論知識外,還有具備相應的實際操作能力,這不僅需要學生自身做好相應的規劃外,還要求學校制度完整的教學方案。首先,學校應當安排好國際結算這門課程的具體上課時間,因為要學習這門課程時必須要具備相應的基礎知識,所以這門課程最好開展在大四的上半學期;其次,學生學習的具體教學內容應當緊密貼合相關的教學培養法案,因為對學習此門課程的不同專業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要求,比如金融專業的學生主要是研究與商業銀行有關的知識,而對于貿易專業的學生則更多的是學習與進出口有關的知識;最后,為了讓學生在今后能夠順應時代的要求,并且在從事工作的過程中能夠滿足企業崗位的需求,學生必須要將基礎知識熟記于心,并且能夠熟練的運用于實踐操縱過程中。
(三)提高教學環境的質量
不論是從事國際教學的老師還是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都需要更好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只有在不斷的實訓過程中鍛煉和強化自己的知識與技術,才能成為一位合格的技術人員。有條件資源的學校應積極與從事外貿交易的企業聯系,通過邀請一些從事國家結算工作的相關技術人員入校講解的方式,或者分批量安排教職工進入相關企業進行課程實習的方式,來強化教職工國際結算的實踐知識。一般性學校則應該配置足夠的教學信息資源設備,通過模擬實踐自主出題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總之,一個良好的教學質量環境是讓學生全面學習國際結算知識的重要保障之一。
(四)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
學習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學習方式有著不同的優缺點,只有將各種方式的優點集中起來,才能將所學知識全面掌握。案例教學是現今學習的一個常用方法,它將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轉換為形象具體的實際形象,縮短了理論與實踐的差距,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極大提高國際結算的學習效率。模擬教學也是一個廣受好評的教學方法,顧名思義模擬教學就是讓學生根據模擬的情景進行學習和思考,學生在給出的假設條件下進行虛擬經濟交易,然后再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計算交易數據。不論是通過計算機設備等進行的軟件情景模擬,還是在實驗室里進行的虛擬業務操練模擬,還是計算實際生活中收集的票券計算模擬,都能讓學生進行一個完整的實際計算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加他們的感性認識能力。
四、國際結算課程中如何培養學生能力
(一)從實踐能力方向著手。
在國際結算課程中最重要的是實際操作能力,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因為這不僅是一些重要科目的專業基礎課,還是一門涉及面廣、知識點繁多的課程。因為它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讓學生不斷實際操作,才能解決課程廣度造成的學生吸收不了的問題。首先,教師要主動去體驗學習國際結算的內容,向相關從業人員學習如何進行實際操作,絕對不能紙上談兵;其次,學校相關部門必須重視我們的課程,經常性的聘請一些相關人士來我校做演講培訓,提升老師和學生的見聞。
(二)要將理論知識用到實處
教師在自己的課堂中,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夯實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操作中運用得體。只有將書本知識靈活掌握,才能讓所學者將其游刃有余的運用到生活工作中,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知識點的真實意圖,將書變成自己的,將知識變為自己的。任課教師該做的就是盡其所能的完善課堂,通過講解知識來幫助學生,而學生需要的則是對課本進行反復研讀和深思,通過不斷地挖掘探索并聯系實際情況來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三)利用多種資源進行教學
教師可以借助多種方式輔助自己的教學工作,通過先進的科技技術讓自己的課堂更加生動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媒體投影一些經典教學案例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識點,做到理論與現實的有機結合。教師在設計課程氛圍的時候,必須要考慮諸多因素,對書中重點難點采用特別環節教學,針對教材內容對問題進行調整分析。要在自己可控的范圍內進行教學,盡量做到不超越學生現有的理解程度。更可以通過建立相應的情景模式模擬現實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提前感受到未來的工作范圍和情況,在這種虛擬模擬的場景中感受國際結算的真正用途就是實際操作訓練方式。這是一種很好的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方式,不僅提升教師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五、國際結算課程中培養學生能力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注意國際結算學習過程中中外銜接
國際結算是一門涉外的金融貿易課程,這就需要我們很好的將中外之間的金融貿易業做一個過渡和拿捏。既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經濟理念又要結合中國的制度和國情來考慮,思考如何才能將國際結算更好的利用于社會主義中。這既需要我們在課堂講授過程中慢慢滲透一些關于思想教育的內容,也需要加強學生對政策的學習,還有就是要建立起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在正確價值觀、職業觀、人生觀的領導下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才能為國際結算課程的研究做出一些貢獻。
(二)提高學生的自我能力
需要提升什么樣的能力,這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首要的就是提升學生的辨別能力。也就是說,在這樣一門中外理念相互滲透的課程中,對哪些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內容,哪些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內容,教師和學生都一定要有所辨識,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和思想,而不能照本宣科。對比中外知識點的不同處,并找出不同的原因,為什么不能很好地把它用于中國的國內結算,而是需要另辟蹊徑,讓學生思考和研究這些問題,對學生知識面的擴展和適應今后繁雜工作都很有幫助。讓學生從基礎開始一點一滴的積累,這也是學生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之一。面對國內外文化的差異和制度差異,要深入了解每一種制度背后的原因,以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從而能大大提升自我能力和國際結算能力,這才是長遠發展之道。
結束語:
開設國際結算課程的初衷就是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師優化教學方案也是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關鍵舉措之一,這有利于引導學生做出更好的方案,擁有更好的前景。此外,國際結算是一種需要長期培養的能力,所以建立一些資源的平臺是十分重要的,學校和老師都應該對其引起重視。教學的課程目標是將學生的能力培養達到一定的標準,為學生今后深入學習或者是學習相關課程做好鋪墊打好基礎。教師需要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帶動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賈先文.淺談國際結算課程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J].湖南文理 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3):118- 119.
[2]李陶然.淺談國際結算課程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J].成功(教育 版),2013(16):32-33.
[3]賈先文,張籬.“國際結算”課程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 2011(16):114-115.
課題項目:江西科技學院2017年度“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名稱《基于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構建立體化的外貿實訓模式(主持)》,項目編號:JY1711。endprint